APP下载

模板工程支撑体系与形成楼板裂缝的关系探讨

2009-03-14马海军

新媒体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模板工程施工

马海军

[摘要]模板支撑体系用来确保混凝土结构本身的质量及强度的自然增长,承担并传递早期混凝土结构承受的荷载。如果模板支撑体系构造不合理,强度或刚度不够,会造成混凝土开裂或部分构件破坏,鉴于此,对模板工程支撑体系与形成楼板裂缝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模板工程 楼板裂缝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220098-01

一、模板体系的方案设计

1.模板体系承载力、刚度的要求模板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硷的自重及施工荷载。支模前,必须进行模板设计和刚度验算,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支架的压缩变形值不得超过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2.模板支撑体系套数与楼板裂缝的关系。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不能光采取硅拆模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即拆除的方式,一般住宅工程应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考虑到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模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因此,至少应确保结构上两个楼层来承受施工荷载,最底部一层方可作为周转安装使用。某些施工单位模板套数配备较少,常常过早拆除楼板底模以周转使用,造成了相应拆模部位楼板下沉,这些情况都极易导致裂缝的产生,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在保证合理工期的时候,建议至少采用3套模板,这是因为楼板裂缝主要是在初期混凝土强度很低时,受力后产生,而用3套模板后,保证了施工荷载不是由其单独承受,而是4层楼板同时在承担,有效地减少了楼板的压力。

3.模板拆除时的控制要求。模板拆除过程中,随意扔钢管冲击楼板,也可能造成不可恢复的裂缝和变形,应尽量避免。其次必须隔层拆除,不允许采用拆除模板后再用顶柱支顶的方法,也就是梁及楼板底模绝对不允许松动后再重新加顶撑后固定。所以在进行墙边及梁边侧模拆除时应充分考虑不影响底模,这方面在木工翻样时就应该在支模时充分考虑,受影响的包括梁边及剪力墙边立杆与支座间距的控制。因此在支撑搭设时边立杆离墙小于400,方木水平铺设时内背楞与外背楞距墙边距离应控制在200mm~250mm。否则距离大了墙边会因为无支撑受力而造成木模板自身出现向下变形,并造成楼板面沿墙边出现裂缝,距离小了又会影响在拆除剪力墙模板时造成上部墙边模板松动,因拆模时该处楼板硷养护一般只有3-4天,硅强度相当低,因此如果模板拆除的话将会影响力的传递方式,而造成该处楼板因为施工荷载的影响而产生裂缝。

二、与模板体系设计直接相关的结构施工进度问题

目前多数开发商为了早日实现经济效益,往往过分地压缩工期。施工方为了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任务,在主体工程的施工期间,努力地往前赶工期;再者,主体施工期间,穿插专业较少,易于管理,这也使得压缩主体工期更易于实现。从控制楼板裂缝的角度考虑,开发商应全面考虑工程建设,把工程质量放到更高的角度加以审视,不可因急功近利而把工程工期压得过短。施工方特别是总承包方应加强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在总工期已定的情况下,争取在装修阶段赶工期,确保主体结构工程的质量。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至少6-7天一层为宜,而在冬季施工阶段,每层应保证10天以上的工期,如12层住宅,一层在主体阶段快2天,则整个主体施工的时间也才快24天,这些时间可以在基础施工、主体验收、装饰施工中通过合理安排工序,合理组织劳动力,挤出时间,但对楼板的裂缝控制却有极大意义,可能减少后期的很多麻烦。

三、模板工程施工不到位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加强模板施工的过程管理对控制楼板裂缝的产生很关键,施工前应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特别是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方案,方案中应有计算书,其内容包括施工荷载计算、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抗倾覆等方面的验算,支承层承载等方面的验算。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对已重复使用多次的模板、支撑材料,应作必要的强度测试,技术方案应以材料强度实测值作为计算依据。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水平方料与模板的接触面不得有任何间隙,使每个接触面都有可靠的支撑点,在振捣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看模,防止支撑立管上的扣件下沉现象产生。同时应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浇捣后的养护,施工中不断用移动标志来控制混凝土板的厚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浇捣完毕后根据厚度控制点用4米铝合金刮杆进行找平,在混凝土终凝前采用三次成活施工法,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四、模板体系施工荷载的控制与楼板裂缝的关系

1.模板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荷载的关系。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前,若模板有任何松动,混凝土就容易开裂。为此模板支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其上各种作用的载荷大小,必须严格控制楼板上堆放的物料不能超载,避免模板因支撑强度或稳定不足而移动。特别在主梁与次梁及梁、板集中载荷之处,钢管支架的扣件应加双扣,避免因单扣件破裂影响模板支承能力。

2.模板体系施工造成楼板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1)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混凝土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必须获得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至少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理想状况为10天一层,以确保楼面混凝土获得充分的养护时间。(2)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硷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3)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施工用的材料,如砖混结构的砖砌体运上楼层后应控制在双排双皮并沿支座堆放,不能集中放在一个地方,放置时要轻放。这对于裂缝的控制非常重要,因为此时的混凝土强度还很低,有了冲击力和集中压力,混凝土会产生内伤,很多裂缝是在此时产生的。(4)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增加平铺方木数量(间距缩短)的方式来作为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硅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樊江,砌体结构楼、屋面板考虑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时裂缝分析与对策,工程力学,2006.

[2]孙作功、孔祥红,商品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计算分析,混凝土,2006(5).

猜你喜欢

模板工程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探析
桥梁墩台施工工艺与技术要点分析
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模板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关于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分析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