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创作,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中国作协七届四次全委会会议侧记
2009-03-13武翩翩
武翩翩
中国作协七届四次全委会召开之际,正值北京“倒春寒”的时节。窗外白雪茫茫、寒意凛人,而会场上却是一派暖意融融的景象。与会作家们共聚一堂,畅谈文学界热门话题,为作协新一年的工作出谋划策。有作家说,相信这场迟到的春雪,同样预兆了文学创作的又一个丰年。
大时代应该出大作品
“创作精品力作,是时代和人民对作家提出的要求,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作家的自觉追求。”在全委会上的讲话中,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冰转达了季羡林在今年新春之际对作家们的期望:“我们在看望季羡林先生时,季老先是询问我们近年有哪些好小说,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大时代应该出大作品,这是历史的必然。季老所说的大作品是像《战争与和平》那样全景反映一个阶段历史的巨著。季老以近百岁而抱病之身,仍然念念不忘出‘大作品,充分体现了国学前辈的责任感。我们的作家和作协的同志应该不辜负时代、不辜负历史、不辜负人民的期待。”不少作家对这番话印象深刻,在讨论中纷纷发表了感想。
雷涛说,从当代文学史看,一至七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都代表了当时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但是季老对我们的要求显然更高。他说,陕西历来是文学重镇,但我们取得的成绩已经是历史了。按照季老的要求,我们还要加倍努力,培养中青年作家队伍,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坚持文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作家们努力写出不辜负时代的大作品来。
杨匡满则呼吁说,文学要出大作品、好作品,需要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风气。当下的文学“GDP”产值很高,但是水分也很大。10万字就能打住的作品,有人会为了各种原因将其抻到20万字,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要出优秀作品,这样浮躁的心态一定要改变。
给网络文学更多的关注
李冰在讲话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新媒体,深刻地影响甚至是改变着我们作家队伍的构成,改变着传统文学创作和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互联网文学现象,不管谁喜欢不喜欢,都在不可阻挡地出现,不可阻挡地发展。大潮当前,我们只能正视它,兴利避害,积极运用,善加引导。文学需要网络传播,网络需要文学内容。我们要用健康的、优秀的文学占领网络阵地,加强网上文化建设。”有关网络与文学的话题同样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胡平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当下互联网对文学和阅读产生影响的情况。他说,据有关统计,截止到2008年,文学作品现今在互联网的阅读率已经超过了图书的阅读率,互联网将影响到新一代人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张笑天也表示,他的两部作品在新浪网上登载,点击率至今达到了一亿五千万人次。平面媒体不会有这样的关注度,所以作协一定要重视这块阵地。
为此,周梅森在会上呼吁中国作协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加强在网络文学领域的工作力度,并提出设立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工作委员会。蒋巍也在会上建议,在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作家有他们真实的情感,也有属于他们的苦恼。我们要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而不是用教导的口气与他们交流,这样才能把他们吸引团结到作协周围。不少与会作家认为,当代作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如何更多、更有效地进入网络,通过网络这个方便迅捷的媒体扩大影响;如何加强对网络文学的引导,使网络文学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加强联系、团结网络写手,做好发现、培养、扶持、评介工作,值得作协研究和思考。
张抗抗提出,作家应更多地介入到新媒体时代中去,开展与大众的交流。她说,前些日子盛大文学组织的30位省作协主席小说竞赛尽管不算成熟,但在客观上让大量平时很少翻阅文学期刊的网民们接触到了传统作家的作品。他们之中不少人也在网上评论道,原来传统作家写的东西也很不错。所以说作家不应把网民看成“洪水猛兽”,偏见和隔阂要通过交流来化解。
阿来和刘醒龙则在发言中说,对待时下正在走红的网络文学,作家不能不加以判断地全盘接受,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准自己的创作定位。
作为中国作协权威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和作家创作动态的信息源,中国作家网在大家谈论网络文学时也被屡屡提及。吕雷、扎西达娃、柳建伟等人在会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等提出建议,如进一步丰富和开放内容,加强与网民的互动,全面展示所属团体会员的工作动态和风貌等等。
在讨论中,与会作家还就加强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扶持推介、重视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学样式创作、扩大中国作家在海内外的影响、加强文学理论研究与评论工作、努力建设服务型和谐作协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