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全球化背景中建构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思考

2009-03-12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2期
关键词:本土化全球化

陈 霞

[摘 要] 志愿者事业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事业,中国的志愿者事业更是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转型息息相关;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中构建本土化的志愿精神及文化,不仅是实现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中国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中西志愿精神及文化发展路径的差异、构建本土精神及文化的关键问题以及它给中国青年精神文化教育的重要启示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宏观问题。

[关键词] 志愿精神及文化 全球化 本土化 精神文化教育

一、中西文化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差异背景下志愿精神及文化的发展路径对比

现代志愿行动及其相关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和外延主要来自西方世界,尽管“慈善”的概念早在西汉时期便有出现,且与志愿、公益相关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中绵延了数千年,但由于古代社会中专制国家组织早熟、国家制度控制严密、民间公共生活长期以来并不活跃等原因,志愿服务并没有随时间的积淀而真正发展起来。直至1840年前后,在外部刺激和内部要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坎坷道路,西方式的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得以东渐,中国社会才慢慢开始了志愿服务事业的新一次发展。

当代中国要在社会中大力提倡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志愿公益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提供开展志愿服务的各种保障,推动志愿者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建立健全,尤其亟需建构和培育适合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的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如需在中国的环境中发育成长,就必须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核心理念实现某种层面的对接,利用本土文化的接受和传播模式,努力实现原有观念的本土化。

以上想法的提出,源于笔者对志愿者管理实践的思考,也来自于赴美交流培训实践后的心得。需要指出的是,“本土化”并非仅仅止于回到自己熟悉的地域进行调查研究,而是要真正领悟到本土社会生活世界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传统和社会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异域文化对象进行比较研究以指导实践。因此,本文首先从西方现代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路径来参照和探讨建构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志愿”和“公益”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志愿服务便是指以“志愿”精神从事“公益”事业的行为。这将志愿服务事业与国家机构(非“志愿”而“公益”)和私营企业(“志愿”而非“公益”)的行为方式区别开来。19世纪,西方各国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大局已定,志愿服务被当成了一种社会实践的先行者,开始代替国家来探索实现公益的有效途径。西方的志愿公益部门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以国家有效运转、市场有效运行为前提来发挥其弥补“国家失灵”、“市场失灵”的可能缺陷的功能。它是在已成现实的公民社会内部产生与发展的,而并不需要为实现公民社会而奋斗。

反观中国,如前所述,由于古代中国社会专制主义的压制,并没有发展起有体制规范、影响深远的本土志愿精神及文化。直至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中国的志愿行动才随着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企业的兴起而逐渐发展,成为所谓后发展国家外生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透视出中西志愿精神及文化的最大区别。在西方,现代志愿行动是作为市场经济和民主国家的结果而产生的,无需承担建立公民社会的责任。而在中国,志愿行动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使命,它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确立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外来文化冲击导致人文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结果,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在要求。

由此可见,中西社会的发展路径和阶段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道路的诸多不同,也导致了中西志愿精神及文化建构过程中的巨大差异。现代西方的志愿公益部门产生于公民社会内部,因此其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也就理所当然包含了公民社会的精神特质,即参与意识、自主精神、自由意志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平等、信任、互惠的道德意识。志愿服务事业则是社会成员发展个性道德、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精神诉求。而在后面支撑此种精神的则是西方国家的一整套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福利国家体系。所以,西方的志愿行动在社会动员、组织协调、资金支持、活动保障等方面都有着后发展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据资料统计,1999年,美国56%的18 岁以上成年人参加过志愿工作;2000年,44%的26 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过志愿工作,参加工作的全日制雇员人数超过900万,工值2 390 亿美元。美国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如下:公共部门43%、私人部门47%、私人捐赠10%,私人部门超过公共部门的资金投入。大多数美国家庭的捐款平均占家庭收入的2%~2.2%。

二、建构本土化志愿精神及文化必须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笔者曾赴美参加志愿服务的交流培训,期间参加了在西雅图举行的全美志愿者年会,切身感受到美国人组织这样规格的大会,一方面轻松活泼,一方面严谨有序,既有轻松的主题曲演唱和集体互动,也有相当学术化和规范化的主题研讨与交流,而国内这样的组织形式却不为多见。如何做到每场大会的高效、活泼、参与、互动,看起来似乎是个形式的问题,但深思下去,便是个体制和观念问题。

志愿者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力的物质政策支持保障,而且需要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从根本上来讲,更需要文化土壤的培育和精神理念的建构,需要一个从器物到制度进而到理念的全方位的建设过程。尤其是文化理念的本土化问题,更是值得我们慎之又慎地去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只能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培养志愿者,而不可能把青年人都拉到国外去或用西方的公民精神和社区传统以及基督教文化来培养自己的志愿者。所以,如何开发本国和本民族文化中已有的与志愿精神可以对话和对接的资源,将其现代化并实现可操作化,用以培养具有现代化和全球化视野的中国志愿者,进而推动中国化的志愿精神及文化的建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中国志愿行动的发展必须融入到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进程当中

如果没有志愿公益部门的现代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它不能如西方社会般将志愿服务作为现代化进程基本完成后的改良措施;而应该被看成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在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转型关键时期的今天,用一种高尚、先进的价值观念来引导民众以保持整个社会稳定的心理状态,对于经济迅猛发展、多元文化融合的现代中国是必不可少的,而志愿服务恰恰是最适合的角色扮演者。另外,政府不过多地干预社会生活成为现代管理的趋势,由此需要大量关心民众、支持政府、志愿团体和部门承担起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投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因此,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不是短暂的流行时尚,而是长期的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再造过程,是通过管理、培训和教育等手段实现的一场深层次的社会变革。

2. 中国志愿精神和文化的建构需要以中国社会的精神特质和传统文化理念为落脚点,寻找一条易于为中国社会民众所接受和传播的道路

从西方公益事业发展的历史看,越尊重个人权利的社会,越有利于个人道德的发挥,越能维护公民的个性尊严与人格独立,就越有利于他们参与公共生活。据李普塞特援引国际组织“世界价值调查”1990年的统计,当年有82%的美国公民至少为一个(平均为2.4个)志愿公益组织提供过义务服务,这个比例在德国为68%、加拿大65%、英国53%、法国39%、日本与意大利并列七国之末,都只有36%。公民意识是根植于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土壤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几千年来以宗族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家族本位和皇权至上的专制体制制约下,中国本土社会的公民意识和个人本位一直处于被压制而萎缩的状态,即使鸦片战争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方文明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中国文化,即使近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以西方制度为蓝图的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尝试,亦不能使公民意识自觉产生于中国民众之中,而更多的仍是外生型的灌输和引导。如果此时在缺乏公民意识成长土壤的中国社会,仅以西方经验来发展志愿服务,必定会造成志愿服务理念与民众认知构成脱节的现象。

而另一方面,从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仁爱为本”、佛教“普渡众生”、宗法社会社群互助传统,到现代社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雷锋精神,中国的本土文化中处处体现出志愿精神和公益理念。因此,在封建专制体制已经消亡、家族本位逐渐弱化、西方现代化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结合中华民族的人格特质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扬弃西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经验,构建中国本土化的志愿精神及文化,是一项紧迫而又任重道远的工作。

3. 中国志愿行动必须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全民道德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主制度建设的现状,采用符合中国国情的志愿服务发展道路

以中外对“志愿服务”理解的差异为例,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认为,志愿服务是非营利服务。如西欧和日本的志愿组织规定,志愿服务为非营利服务,志愿者可以要求、接受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基本食宿和最低生活费用。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保证志愿服务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法国明确指出:“非营利是志愿活动的根本精神。”而在我国,志愿服务多为义务性质,志愿者无偿的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服务经费基本不从服务对象方获得。再加上政府资助有限、企业赞助较少等原因,使得我国志愿服务面临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尽管“义务服务”带来了经费问题,而“非营利服务”能较好地解决这一掣肘因素,当今中国仍只能沿用义务服务的观念。因为发达国家拥有一整套运行良好的国家福利制度,所有国民都能享受生活最低保障。志愿服务的目的是改善受服务者的生活质量,而并非满足受服务者的基本生存权利,受服务者有能力负担志愿者的基本开支。在中国,受服务者大多是绝对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在民众缺乏支付能力、企业捐助意识淡薄的情况下,现阶段中国志愿行动的来源只能是政府资助和志愿组织自筹,这与西方志愿行动的发展道路是迥然不同的。

三、志愿精神及文化的本土化发展给青年精神文化教育及志愿者行动带来的几点启示

目前,中国志愿者群体主要由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组成。青年志愿者行动因其规模之大、活动之丰富而被当下理论界认为是中国目前志愿服务事业的主要力量。

1. 中国志愿者事业归根结底是一项实践、教育的事业

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社会发展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个人本质发展的历史。从“经济发展”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的转变,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是社会发展观念的重大进步。而志愿服务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都是一种基于个人慈善与博爱的行为,是一种着眼于人文精神的重建和振兴的活动形态,是贯穿在青年的思维与言行中,以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趣味等为内容的人本主义发展模式。这也正是“教育”的题中之义,是一种“智能的积累遗传”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尤其在中国现阶段,志愿行动的发展承载着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责任,更使其兼具了教育功能。而所谓实践,则是就志愿服务的活动形式而言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理念的书面传承,更是一种基于人类本性中“利他”行为、在助人实践中收获的一种内心满足和心灵感悟,是需要基于中国特定国情和发展阶段进行开放性探讨的重要课题。所以,志愿者工作根本上是一个实践中的教育问题,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运动”。而采取何种有效的教育体系、教育方法,使志愿服务观念与民众原有的知识接受模式融为一体,则是我们要花大力气去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2. 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应用力于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

从青年发展社会学视角看,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承前启后、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代群,青年的发展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中国的志愿服务事业采取的是一种赶超战略,即在未有适合现代志愿精神生长的土壤中,强行推动其发展。因此,中国不能如西方社会般让志愿精神自觉于公民社会意识之中,而应采取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去引导社会群体以接受并消化志愿精神和文化。如此看来,只有青年和青年文化的特性能与志愿文化的本土化过程中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因此,将青年志愿者事业作为整个志愿服务事业的突破口,既是作用于今日青年群体本身的有益举措,更是寄希望于明日社会民众的战略步骤。

3.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必须在共青团的支持和引导下开展工作

中国青年志愿行动的发展很少能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进行,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民众公民意识较为薄弱、社会捐赠匮乏、激励制度尚不完善,而在这种情况下推行志愿服务事业,则只能由国家主导;第二个原因则是,由于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传统的长期影响所致。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一直按照“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的思路开展,这对促进资源整合,加快志愿服务发展步伐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共青团作为青年组织,有着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优势,并注重从青年成长的特点出发,开展各种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同时具有完善的组织动员体系和规章制度,易于促进青年志愿者事业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现阶段青年志愿行动必须坚持团的领导。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大规模倡导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作为共青团工作新生长点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便是明证。

四、结 语

我们不能把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发展看成一场短期的运动,而应该上升到深植于社会文化深处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甚至变革社会人心的一场革命。从这个基点出发,青年志愿者事业的长远发展应该从根本上挖掘其本土化内涵和与本土化特点相适应的运作模式,进行长期规划。具体讲,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基于中国国情和特定发展阶段实现志愿者行动的管理模式从运动型向制度型转变,志愿者的组织动员方式从命令运动型向自愿与调配相结合型转变,志愿者事业的发展趋势从短期功利型向长期事业发展型转变,是影响青年志愿者行动实现“中国特色”、促进本质性、跨越性发展的关键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正是志愿精神及文化本土化问题必然的题中之义,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关键课题,而绝非可有可无、无关痛痒的形而上清谈。

参考文献:

[1] M. Taylor.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Britain:Moving Toward the Market,in B.Gidron,R.M. Kramer and L.M.Salamon(eds.),Government and Third Sector,San Francisco.1992.

[2] R.Wuthnow(ed.). Between States and Markets:The Voluntary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1991.

[3] S. M. Lipset. American Exceptionalism:A Double-Edged Sword,1991.

[4] 陈东. 浅论美国志愿服务经验及其借鉴价值[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

[5] 丁元竹,江汛清. 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 费孝通,德里达[法]. 中国文化与全球化——人文演讲录[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7] 黄希庭,郑涌. 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 鲁洁.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 教育研究,1998.

[9] 吴宗璜. 教育是什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 秦晖. 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1] 徐富海.志愿者服务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J]. 中国减灾,2004.

[12] 杨雄. 社会转型与青年发展[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3] 张广济. 中外志愿服务比较[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14] 赵旭东. 反思本土文化建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责任编辑 张 鹤

猜你喜欢

本土化全球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毒树之果”证据排除规则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泰国神话与印度神话中神祗形象的对比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全球化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