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回失落的春节

2009-03-11

数字家庭 2009年1期

回味过最近几年的春节、我们部有这样的感叹,“这年过得越来越没年味了”的确,回想小时候我们对春节是何等的憧憬和盼望祭灶神,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拿红包,心中想得是天天过春节就好了可随看年龄的增长、那种盼望渐渐地消失殆尽,甚至有些害怕过年现在仔细想来,也不仅是因为我们做孩子的时候只有在过年时才有好吃的、好玩的,因此热切盼春节、更是因为身为儿时过的春节可是真正意义上的过春节、那才是有着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特色的春节那才是真正的春节如今当时间走人腊月,“年味”还没有闻到,一股浓浓的“金钱味”却率先袭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对于功利追求的欲望已经远远超过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关心,春节的本真已消失、春节不再是对过去一年的感谢、对来年的期盼和憧憬,春节不再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现实社会的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已经彻底地将春节的神圣性淡化,将春节的原生态毁灭了失去了原味的春节也就失去了其魅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童年时的春节印象,帮您重新找回失落的春节。

找回失落的春节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上山砍柴时看到树影的移动而启发了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祖乙,看到万年发明的日晷和漏壶后,命他创造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当万年创建历法成功时正好是一年的年末最后一天,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而万年创造的历法被后世称为万年历。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历来都是中国人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即便是上世纪初国民党使用行政手段也不曾使其废止。鲁迅先生曾在名著《祝福》中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那是怎样的欢腾和喜庆,小孩子掐着指头盼过年穿新衣,盼着父辈的红包,大人杀鸡宰羊,置办年货,到处都是浓烈淳厚的人情味。春节给了每个中国人一个“文化之根”,这种根是温馨的,它世代相传,它代表了精神的富足——辞旧迎新,祈盼人生幸福;它代表了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万物.它代表了亲朋好友之间的亲情友谊。一个节日承载那么多文化内涵,这份厚重不言而喻,也正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民俗,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定是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里面的,这种文化遗产通过传统节日的方式也在一代代的繁衍了下来。而现代中国,文化缺失以及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传统节日里所蕴藏的传统文化早已只剩下空空的外壳,连最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春节也已经演变成四个人凑一桌就是麻将的节日,除尘、贴春联、贴窗花、守年岁、放爆竹等习俗如今还有几个被所谓的春节所保留?人们只是普遍感觉春节的年味淡了,却没有从骨子里发觉年味淡了其实正是因为传统民族文化的流失以及由之引发的精神状态的普遍空虚。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重提“春节”话题,很多都市人脸上却写着“漠然”。一直说“科技改变生活”,这种生活的表象就是物质越来越丰富,城市节奏越来越快,伴随而来的却是越来越大的生存负荷,越来越淡的人情味。当春节单纯的等同于辛勤奔忙一年上班族的新年假期,或者各路商家一年一度的消费“黄金周”,这样的春节还是我们要的么?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的断裂,都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中国民俗在国内正面临传承式微的堪忧境况。都市生活使太多人象断了根的浮萍一样漂流,每天匆忙于钢筋水泥之间,一分一厘的算计。“现代化”是个巨大的旋涡,所有人都被卷了进去,讲求高科技,讲求不断创新,更新型的传真机,电视游戏机,速度更快的个人电脑,你已经使用多少现代化装备,有专家同时指出,在过去10年内生产的电子设备已有四分之二被送往垃圾场掩埋,而其余的或被堆积在住宅阁楼和地下室,或被遗弃在公司、单位的仓库里,高科技产品更新的越快,也导致了更多“电子垃圾”。诚然,科技改变了生活,改变了地球生态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习惯。本应作为科技使用者的我们反而被代入的科技所支配。曾经庄重肃穆的宗亲礼仪往来,亲戚邻里之间的嘘寒问暖,在今天全由大拇指一按群发式手机短信问候取而代之。网络科技让我们相信“地球村”传播的无所不能,让草根阶层也可以迅速成为英雄红人,让每个人个性化的发挥都获得平等话语权,也让人与人的距离近在咫尺,远在天边。曾几何时,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围坐电视机旁和乐融融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听那些经典的老歌,感受京剧国粹,12点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家家户户放鞭炮,街坊邻里互道新年好,现如今在许多八零九零后的孩子眼里,这些都是“没劲”的事,还不如自顾自的沉醉在网络游戏里痛快。都说这是个高度文明的时代,物质不断被制造出来,不断填入每个人的生活,可是相应的,文明就是这样建立起来了么?为什么在结束一年的过往,展望新的未来的时候,我们的心里会有隐隐的失落々为什么房价最高的几大城市抑郁症比例也最高?学者文人喊着回归质朴,文化寻根的时候,很少有人去反思,根到底在哪里?

2008是不平凡的一年,给了我们太多震撼的记忆。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使全国铁路交通近乎瘫痪,阻止了多少人春节回家的路?天寒地冻,回家的路漫漫.家人的牵挂却那样强烈,那一趟回家之旅牵动了千万国人的心年中汶川大地震,顷刻间,在巨大而暴虐无常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的心再次紧紧凝聚在起,什么权力、财富、恩怨,都变的如此渺小.取而代之的是被唤醒的善心良知,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谐。那些日子早.何中国人的角落都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是四川人那些日子,我们的心因感动而仁爱,因爱而慈悲。年禾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经济发展快车来了个大减速,行业面临重新洗排,一时人心惶惶,然则危机也给了我们在快生活中反思和缓冲的空间让每个人重新思考自己的足位。

我们亲历了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我们亲历了这种震撼,甚至可以说,我们亲历了一种感动。科技的真正意义只是某种程度上改善我们的物质生活环境,而不是拿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春节,这古老的民俗,延续的就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传承。为什么即便平日再忙,日程再远,那么多人春节要回家?因为要团圆,要圆满,要和家人起在这利,集体化的民俗中找到心灵的温暖归宿。我们需要延续那一份“性本善”,这才是我们的“心灵鸡汤”。我们所渴望的并不是商品化的“民俗”,而是真正流淌在血液中的民族的灵魂。

旧历的新年依旧春节韵味是否依然还在?民俗中的人情味给我们的丰实,自是高科技的物

质不能赋予。“找回失落的春节”这个命题也许很大.只言片语无法道尽,关于春节,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怀旧的多了,也许不由会问自己.难道今天的生活不够好么?或许.念旧并不是否认掉我们今天的生活面貌.只是希望在寻找答寨的过程中.多一点思考……。

不可错过“年夜饭”

冬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天,彻骨的寒意却被室内空调柜机的暖风牢牢挡在了外,妈妈在饭桌上说:“又快过春节了哦,今年除夕的年夜饭你们想吃些新鲜的不?”妹妹抱着刚刚出世才四个月的小侄子接过话茬,让看看今天是几号,在我们的记忆中,最近几年妈妈总是每年冬至节气过后第三天问我们这句话,然后她就和老爸以及奶奶一起投入到熏腊肉、做凤鸡、风鱼和酱牛肉的浩大工程里,直到除夕夜的夜幕降临时全家人就会享受到一顿集中一年最大财力的丰盛晚餐。说说笑笑中,我发现妈妈的头上出现了些许白发,奶奶的手比去年抖得更加厉害,而妹妹的小家伙出世以及我女儿的到来,这已经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子了。岁月更迭,三十多年的成长历程把我拉进了那些不能忘记的岁月里,感受着起起伏伏的快意。

中国人吃“年夜饭”的习惯是我们这古老民族最不可遗忘的文化传统之一,也是这个民族最具有凝聚力的基本构成。记忆中最早的年夜饭,是八十年代初期一大锅散发着浓郁肉香的猪蹄炖藕汤以及两大盘腊肉和一小碟香肠,素菜是年年都会吃的炒青菜头儿。在我们所住的大院子里,这一桌饭菜已经显得有些奢华了,因此每年年夜饭的最后一个节目,就是妈妈给相好的几户人家每家送去一碗肉汤,而我们也会得到一些小小的馈赠……做年夜饭的下午,妈妈提早了几个小时从单位赶回家,和奶奶一起洗、炖、炒。那时候我们家还没有厨房,煤炉子就放在公共过道上,所以要“大规模”地做点好吃的,一定要有人随时盯在炉子和简易灶台旁边,否则一锅鸡汤被过路客顺手端走,吃完了再把锅还回来,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当时我和妹妹都还小,充满了香气的下午总是围着妈妈,看她飞快的用刀切出来一片片薄如纸亮晶晶的金黄腊肉片,四只眼睛真的就要掉到案板上了,甚至猝不及防之间你就能听见谁的喉咙里咕的一声吞下响亮的口水了。但平时总能让我们先尝尝的妈妈此刻却非常有原则性,年夜饭的肉是不能随便动的,要先祭祖。

从奶奶的上辈传下来,每年除夕的年夜饭一定要先祭过祖先才能全家人享用。奶奶的辈分决定了她就是我们家的大司仪。夜幕降临下来,奶奶就会拿过米碗来,点燃插在里边的蜡烛,然后就开始给祖先烧点纸钱,同时嘴里又念叨着每一位故去先辈的名字,招呼他们回来一年一度的聚会:我们随后就跟着老爸向一桌子飘香四溢的饭菜三叩首。在小孩子的心里,应该说找不到多少长辈人才会有的那种神圣追思情感,严肃的下拜多半还是饭菜的诱惑力所致,不拜就轮不到吃呀;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长辈人的“孝道”便通过这种简单又庄严的年度仪式牢牢刻进了我们的灵魂。都说华夏民族的文化传承绵延五千年而不衰,真正的意思就在于每一个家庭承继着深邃的对祖先的虔诚。所以,八十年代的年夜饭给我的记忆视觉便是一片温馨的橘红色,感觉是简捷的快乐。

一年又一年,家里不仅有了专用厨房更住进了高楼,吃年夜饭的人便逐年从一桌人逐步上升到四五桌人,原本只需几个小时就完成的年夜饭演变成了需要提前半月就开始准备的大动作。九十年代是异常热闹的十年,而吃年夜饭这个传统节目也就变成每个大家族聚会享受一年一度太狂欢的最好理由。整个家族的叔伯长辈,哥哥姐姐们都挤在并不宽敞的客厅里,神奇的各自开辟出一片战场,麻将、川牌、扑克不亦悦乎:小孩子们一趟趟地从街上赶回来,手里举着各式烟花在火药味十足的空气里笑个不住;厨房里在妈妈的统一指挥下,各家的媳妇们忙得飞快,把鸡和鱼做出几个花样来,哧啦啦啦的热油爆响了一大二公的年夜饭序幕。

那几年,每一顿年夜饭吃下来,鸡鱼肉蛋总会剩余很多,而老爸几乎每年都会说干脆明年也学别人去饭馆吃,省得这么麻烦,一顿年夜饭吃下来,搞得整个春节都要吃剩菜。当然,每年他的这种言论无一例外会遭到奶奶以及大姨的炮轰,已经成为我们家有关年夜饭最经典余兴节目之一。

记忆中关于九十年代的年夜饭,最深的视觉是灿烂的七色光,最深的感觉便是丰盛,实在是太丰盛了。虽然没有把基围虾、大闸蟹之类的海鲜计入菜单,但是各式各样的肉菜以及层出不穷的蒸菜、汤菜让你应接不暇,我们家的最高纪录是一顿年夜饭里居然喝到了四种汤:鸡汤、蹄膀汤、银耳汤、酸萝卜鸭子汤……也许那时节的年夜饭带有一点对以往艰难岁月的报复意味吧,基本上只要你春节去串门,家家户户端出来的都是冒出桌面的盘、碗、碟。从九十年代起,一些人家渐渐就不怎么在年夜饭之前履行祭祖仪式了,因为他们不是去酒楼就是在外旅游,开放了的中国正在让每一个人自由地选择着对“年夜饭”这个传统项目的各自诠释。

今年的春节又快到了,家里的“年夜饭”又该是怎么样的呢?随着热热闹闹的九十年代过去,家族里的年夜饭又开始恢复“单干”了,最主要是我们这一批小辈儿都成家立业有了小孩,各家各户牵出来动辄就十几二十几口子人,房子虽大也容量有限。我们家今年肯定还是不会去酒楼之类的地方吃年夜饭。奶奶盼望已久完整的四代同堂已经实现,她早就开始动用唠叨指示着大家必须在除夕夜回家吃“团圆饭”。

今年的餐桌上虾、蟹、石斑之类已经不算什么稀罕物,我最期盼的却依旧还是伯伯家送来的,带着农家灶台浓重烟熏味的老腊肉。这么多年的年夜饭吃过来,那一份最初记忆中的温暖始终不曾挥去。也许,那个时候制作最简单年夜饭的妈妈正是最美的年纪,她在火炉前麻利的身影,带给我们的也正是最单纯的儿时快乐。现在的年夜饭,虽然妈妈依然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个人,不过她也有了许多的“帮手”一一微波炉、电磁炉、电饭煲、电烤箱等厨房电器不仅帮助妈妈快速地做好了一大桌可口的年夜饭,也让我们享受许多以前从来没尝过的美食花样。而在我坚持下购买的洗碗机,则帮助妈妈解决了饭后洗碗的难题。

年夜饭,年年吃,年年有滋味。今年的祭祖依然会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奶奶会更加幸福而骄傲地向列祖列宗祝告,家里人丁兴旺,正在越奔越好。餐桌上肯定就会有浓香的咖啡相伴,尽管面对一桌子腊鱼、腊肉这有点穿西装打领带蹬草鞋的意思,但中国人意思中的年夜饭就是要把最新鲜、最好吃、最好玩的在这顿饭里吃个透。小妹为喜欢喝咖啡的我特易购进了现磨现煮咖啡的一整套精致机器:而饭后的饮料一定会使用鲜榨果汁机来榨了新鲜果汁喝,而那不得不看的春晚节目也会在液晶电视机里展现影像了……年夜饭,不论未来的中国人传统地吃或是洋气着吃,后现代吃抑或数字化的吃:不论是南方吃饺子北方吃大米还是会吃出别样的稀奇花样来,岁月更迭中我们依然只在同样的“家”字之下,感受并传递着这个民族的温暖血脉。

红色的家

每当过年时,我们都会想起用红色来装扮我们的家。其实,平时家里的一抹嫣红,也能让我们的家显得更加的富有生气。

真正的“山寨春晚”

如果现在有人突然问你,除夕夜你不看春晚还会干什么?你一定会觉得此人脑袋里跳过蛤蟆游过鱼,出门三趟撞到驴不看春晚怎么过?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中国人在10年前如果除夕夜离开了春晚确实会不知所措,因为那时候的娱乐活动并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而且电视台也不多,除夕夜统一播出的就是春晚这一个节目,那是春晚最牛的时段。而今年的除夕夜除开春晚,我想多数人都依然会觉得极其丰富的。

年轻人如今对于春节该怎么玩,想法自然是千奇百怪的,最普通的就是出去旅游和泡吧。记得前年小妹跑去了峨眉山,在名山古刹之间,于齐诵佛典的高古之音中着着实实感受了一把任逍遥的境界:泡吧泡得特别的是去年在足球吧除夕看国奥的比赛。从一开始的引吭高歌,到比赛时从兴奋到瞬间沉默,最后迸发出能把冰雪烧起来的愤怒,所有的球迷在毫无心理准备中就经历了一出黑色幽默的除夕夜。

对于老一辈记忆中的除夕夜,没有春晚的时候就只有年夜饭过后,从最老的老前辈开始的“座谈会”,每年都是这么翻来覆去的讲,所以一旦有了春晚就万人空巷,实在是大家也讲不出多少新鲜的故事呢。而春晚看到现在,实在也很难再看出什么新鲜的花样。谁也不知道今年春晚导演会有什么新招,但好像已经没有太多的人来关心了。相反,某天报上爆出有人要搞“山寨春晚”的消息让人为之心情为之一振。于是我就有了想法,如果我们家在除夕夜自己制作一台小型山寨春晚,这应该是一种全新的除夕玩法。

居家自制春晚,最主要的还得是要有演员和观众。鉴于我们原本就是一个大家子,今年都约好上咱们家来,正好可以从中挑选演员。我妈妈的独唱是少不了的,而最会说笑话的大姨完全就应该是翻版的宋丹丹嘛:我们还应该完全按照春晚的节目编排,开场要有大合唱,我想全家人都会同意唱“国歌”的,但小妹说这感觉有点像开人代会,最后定下来唱“我的祖国”,我们估计九零后的到时只有干张嘴不出声的份儿,他们没看过《上甘岭》。

我老婆说,既然是自制春节晚会就要有一些表演项目,而三爸的孙子正好是一个小小的跆拳道小高手,到时可以让他来踢几块木板。但奶奶不同意,她说木板是柴,除夕夜踢破了“柴(财)”不吉利。最后决定到时让他比划几下意思意思。但是当我们给小家伙说到时请他表演的时候,他却把头一昂说了句:“出场费多少?”大人还在愣神儿,那家伙眯着眼睛摇头尾巴晃的说“我要的是税后哦。”

我妹夫是一数码发烧友,现场的DV拍摄以及间歇的照片特写就全交给他了,他说他还要去整一个清摄像机,现在连奥运会都高清转播了,我们也要整一个高清版的山寨春晚。他的理由是,俺们虽然是山寨的山寨版,也要完全按照正规的来做,如果节目录制得好,说不定就真能上电视台播去。老爸说他一直觉得春晚之所以越来越难弄,就是没有把美食节目弄上去,所以他强烈建议这一次的自制春晚他要表演现场制作汤圆的节目,他说后勤保障人员也应该露一小脸儿才对。老爸确实很感概,不论我们这几个小年轻的最后究竟能不能整出一台成功的家居春晚来,都已经是原来从不敢也不会去想象的。

我们家几个堂兄妹,根据我这项稍有些疯狂的计划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各自去说服老辈子小祖宗们。令人意外的是,老辈子们踊跃报名,小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反倒是青春偶像派们纷纷谦辞,扭扭捏捏怪不好意思……这么件事我们并不真的希望会引起什么轰动,重要的只在于,春节来了,除了看春晚又找着新的玩意儿来玩儿呢。

又是一年春晚时

偶然翻报纸,看见赵本山今年在缺了宋丹丹的格局下,放言小品不行了,要整出个新鲜的东西。看架势,小品在替代相声占据了十几年春晚舞台之后,也要随着相声撤退的步伐退进历史舞台的深处了。都说春晚已经是年年难办年年办,年年难看年年看,可是每到岁末年初的时候,不论你是一个喜欢看春晚抑或再也不看春晚的家伙,都难免不对各种渠道漏出的春晚讯息瞄上几眼,春晚已经是我们生活里的一种习惯了。

我喜欢看春晚真的是从陈佩斯那一大桶面开始的。那时候家里还是一台黑白14英寸电视机,看着他被那一桶面给撑得差点背过气去,就把围着电视的大群孩子们部给笑翻在地了。除夕夜里小孩子们是没有更多去处的,除了等着十二点到就把大鞭炮小烟花给炸个痛快,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盯着新鲜的电视屏幕了。大人们则议论纷纷,点评着电视上的各色演员谁好谁紧张。对于他们而言,除夕夜有了春节晚会,也便是多了一种消遣,因为我们的传统是除夕必须“守岁”,有了这台热热闹闹的春节晚会,就再用不着守着火炉子有搭无一搭的无聊地侯着午夜零点的来临了:而在小孩子的记忆里,春节晚会的到来就像是给单调的童年生活突然加进了一个大玩具,几个小时的节目能念叨着好久都不能忘却。

小时候看春节晚会另一个大特色就是里边一群人,外边堆人。小小的黑白电视机里边演得热热闹闹,外边也看得热火朝天。我们家算是大院子里比较早进入电气化时代的,所以年夜饭一过,相好的邻居们便云集到我家来,一起等着赵忠祥那磁性的报幕声响起来。还记得姜昆演绎“虎口脱险”的经典段子,只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一不留神有一个人从凳子上跌落,便能压倒好几个滚作一团。有年纪大的阿姨高兴之余便给那还没有媳妇上门的年轻人支招了,让照着姜昆的“办法”去搞对象,顿时又是笑成一片。爸妈是春晚最忠实的观众,这台晚会每年的按时播出也许会让他们常常回想起那个不设防的年代吧,那时他们正年轻。

后来家里就添了彩色电视机,而家家户户都不会在除夕夜里再东奔西走去敲别人家的门了,各家都有了电视机。而正是好像彩色电视机以及从18英寸到29英寸的突飞猛进,春晚多了很多港台腔。太多的新鲜东西随着费翔的一片云和一把火迅速地把安静了几十年的内陆社会搅得风生水起。也就是费翔在春晚唱完一把火没几天,大兴安岭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特大森林火灾,奶奶说这火都是费翔点起来的,她着实看不惯费翔跟猴儿样的瞎蹦,事实上也的确没有人知道那就是迪斯科舞蹈。而当年只要是能够在春晚上露了面的演员,无一例外的就会成就了自己的大腕事业。我们的口味也变了,早也不大愿看一根大辫子的乡土,就等着看港台明星们嗲得洋气的手势。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电视机也越变越好,从模拟到数字,从十几二十几英寸到40英寸。一大家子围坐在宽大的客厅观看春晚,突然发现就连50英寸的电视机都显得有些过小,看来的确有必要购买一台投影机了。100英寸的画面应该可以满足我们这一家子的需要。如今看春晚的时候早不需要再事先生个煤炉子,在一片煤烟包裹中来感受欢快了。宽大的客厅,敞亮的灯光,100英寸

的画面,再用空调把寒冷赶出室外,把所有的环境都调到了最舒适,却发现没有多少心思来感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清晰的春晚节目了。有时候无意中翻到了以往的春晚节目,却仿佛觉得当时穿着最简单中山装的姜昆比现在西装革履挺着大肚子的老姜可爱多了。

时代永远在追赶着我们往前不停歇的奔跑,春晚跟着我们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尽管我们都已不大在意。我却知道,不管赵本山这近些年春晚的台柱子是否继续撑下去,或者小品相声都退出去又冒出啥新鲜玩意儿来,也不论有多少人在呼吁放弃春晚,它都将一直伴随著我们简单或者复杂的生活,这真的是一种我们的习惯了!

把宝宝快递给奶奶

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一个全家团聚的节日,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总有很多的家庭不能在一起团聚。比如去年的雪灾,就阻断了多少人团年的梦想。抛开非人力因素的影响,因为生活或者工作的诸多原因,很多家庭也难以如愿,而我也就是其中的一员。

8年前,毕业后,不顾妈妈眷恋的目光,我留在了上学的城市——上海,打拼奋斗,终有一小番成就,成家立业,自己也当上了爸爸,并且也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艰辛。宝宝已经6个月了,但爷爷和奶奶也只见上了两次。爸妈在电话里的点点思孙情绪,每每让我汗颜,作为儿子,不能让父母享受儿孙绕膝的欢乐,实是一大憾事。而今年春节,因为孩子太小,担心孩子受不了旅途颠簸以及北方的寒冷天气,所以春节我们只能一家三口在岳父母家过了。

耳边还依稀留有妈妈听到这个决定时的微微叹息,虽然她最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嘱咐我们好好照顾孩子,但是那份失望我是感同身受。其实,我也很怀念妈妈亲手包的饺子,一个个船形的饺子,蘸上妈妈特制的饺子汁,那个味道是上海高级餐馆里的大厨们都无法炮制的。想着父母对我和孩子的牵挂,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解决。一天,我在电脑里处理宝宝的照片,并和老婆翻着我小时候的影集,对儿子和小时候的我评头论足。这时一个灵光显现,既然爸妈可以将我从0岁到18岁的照片整理在一个影集里送给我(小时候,每年大年二十九,爸爸就会带上全家人去附近的照相馆照相,有全家福,也有我和姐姐每人的单人照。18岁以后因为开始上大学,脱离了父母的掌控,所以我的照片反而没有以前多了),我也可以将宝宝的照片和一些视频片段整理了邮寄给爸妈。这绝对是爸妈收到的最开心的新年礼物。

只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载体合适呢?电脑?太庞大,邮寄不方便,而且爸妈操作和查看都不方便;普通影集?照片存放有限,而且更能体现宝宝成长的视频片段无法装载。最终,我将目光聚焦在了最近兴起的数码相框上,9英寸液晶屏,内置1GB存储空间,而且支持SD、CF等储存卡的直接读取。我将宝宝0-6个月以来的照片和视频按时间段整理好以后拷在数码相框里快递给爸妈。爸妈将其接上电源以后,就可以看到数码相框实时播放的照片和视频了。

爸妈收到数码相框的那个晚上,我在电话里简单地告诉了他们使用方法,于是那个晚上妈妈连她最喜欢的韩剧都没有看,—直和爸爸聚在数码相框前面看她的宝贝孙子,看她的孙子洗澡,看她的孙子喝奶。贪心的妈妈觉得我寄过去的5个GB内容都不够(我把一个4GB的SD卡装满了宝宝的视频),还在电话里告诉我平时要多拍点,小到孩子的哭笑,大到孩子的爬行,都要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她春节要给她的老姐妹们几个看呢。最后她还不忘加了一句:“我问了隔壁的小刘,现在的SD卡贼便宜的”。

用网络承载亲情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我们还可以有多少个传统节日可以过?身在异乡,一到佳节,却不能与家人团圆,跨过大洋高山,一个简短的越洋电话承载的是游子对家人的全部祝福与对故乡的留恋,同样的,它也需要欧元。在遥远的地方,要想随时随地的跟朋友家人联系,依靠聊天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永远也不可能准确地预知家人朋友在线的时间,时差的存在也是躲不掉的问题。

回忆从前

如果时间回到10年前,当我还不那么熟悉网络,便会依靠电话给远方的朋友捎去一个祝福:如果回到15年前,当我还善于将情感表达在字里行间,每到节日便会去买一张贺卡,写上些心愿寄给朋友们.如果回到20年前,当我还稚气未脱玩耍着鞭炮时,除夕夜也一定早早睡觉,因为父母说清晨起来枕头下会有装着压岁钱的红包。而30年前,还没有我时,父亲是依靠团圆饭的机会向爷爷奶奶道一声新年快乐。

毫不隐讳的说,依靠网络生存的我们,被网速限制是个很不爽的事情。最让我感到绝望的就是在视频聊天的过程中出现画面定格、语音声音的突然消失。虽然我在国外有8M的高速宽带,却因为QQ之类的聊天软件服务器远在国内,常常出现网络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SKype,尽管在此之前我也在使用QQ和MSN跟家人保持联系,可是它们不能保证我在对方不在线时可以随时播打电话,而Skype满足了这个要求。当然,Skype不是慈善家,不会让我们免费的打电话,但它做到了让我们尽量的节约话费。在老爸也拥有账号之后,我们父子间的聊天通常是通过网络完成的。Skype允许好友同时在线时相互间如同QQ和MSN一样进行视频和音频聊天,当然最基本的文宇聊天也是支持的。

网络连接着我们

离开家远了,难免会想念父母。会想早上听到爸妈叫我起床吃早饭,会想回家之后有可口的饭菜。孩子始终是孩子,长再大也始终会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可山远水远的,回家只得自己做饭,吃水果之类更是成了随时都会忘记的事情。为了节约老爸的电话费,我让他和老妈开始在网上跟我联系。可是尽管有了网络,儿行千里母担忧,老爸老妈仍然会时不时的打电话来。我的父母在他们的同辈人里是足够Fashjon的,他们互相发温情短信的时候,他们在QQ上聊天的时候,他们在酒吧里休闲的时候,我都觉得很自豪,甚至是自私的骄傲,毕竟50多岁的人能这么做的实在不多。于是我也很轻松地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Skype。

在欧洲有种类繁多的电话卡出售,打往中国的电话卡也相当的便宜,但要去电话亭排队也是个麻烦的事情。想到平时公共电话亭外排着队等着往国内打电话的同学,我不由得担心大年初一零点时如何向父母越洋拜年。一到过年,这就会成为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大家都希望在第一时间拜年,可是时差的原因,国内零点是法国的下午6点,在这个时候,并不能保证抢到空闲的公共电话亭。跟朋友合租的房子里,唯一的一部电话成了我们的希望,可在这个极度想家的时刻,一个电话并不是一两分钟就能结束的,虽然电话费并不便宜。所以,在这里同样要经历排队与等待。于是,我只能通过向SKYPE账户充值,用它来给爸妈拜年,互道新年的祝福。

现在,周围用Skvpe的人越来越多,在海外的我们有一个自己的聊天群,大家分散在各个国家。局限于QQ和MSN的语音暂时不能支持群聊,大家

无聊时,skype的语音群聊成了我们的消遣方式。在海外听到乡音是个很令人兴奋的事情,大家可以用最熟悉的语言说说我们身边的那些新鲜事,也可以用最原汁原味的方言来回忆故乡的种种……。

节日的祝福

前些天,收到了一个朋友发来的短信,打开一看,居然是新年的祝福短信,说是担心到时候短信通道堵塞,所以就提前祝贺了,我默默的看着手机屏幕中显示的文字,不禁感叹,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逢年过节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电子邮件就为远方的亲人朋友送上了问候和祝福,不用再忙碌的奔波于邮局,不用再用担心路途的耽搁而误了拜年的时间……

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几乎都是相互转发的千篇一律的文字,似乎成了一种形式,淡了些“诚意”,还不免感觉少了几分亲切,而且,它们也终有一天会因为储存空间的不足而被删除。

贺卡里的记忆

也许,我是个特别怀旧的人,比起虚拟、形式化的短信、电邮,我更怀念过去节日里的那一张张贺卡。还记得念小学的时候,每到新年前夕,学校的门口就聚满了出售贺年卡片的小贩。而我们也是慷慨的拿出这一年来所积攒下来的零花钱,既开心又兴奋的蹲在一个个铺满贺卡的摊位前,精挑细选,“这张,是送给姐姐的,而这张,就送给好朋友小倍……”那些花花绿绿、形式各异的小卡片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对每一张都爱不释手,满载而归之时往往已经是日落西山了。

夜晚,在台灯柔和光线的呵护下,小心翼翼的拿出白天“血拼抢购”回来的那叠贺年卡片,斟酌着每一张所应该对应送给的某个人,比做练习题还要认真的思考着对每个人不同的祝福话语,在草稿纸上反复修改,直到确定后再用钢笔工工整整的将那些祝福落在卡片上。实实在在的小卡片,加上亲笔书写的文字,让祝福更真挚,让节日更“真实”。无论存放多少年,它都依然真切可见,往日的那份祝福,那段情谊,随着卡片,随着字迹,再次泛上记忆的湖面,脉脉温情流淌于心间。

最真挚的祝福

一直以来,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贺年卡片就是过年的一个特定符号,如果少了贺卡,过年都好似少了一点氛围,变得不完整。虽然现在在一些饰品、礼品店还是可以看见贺卡的身影,但真正买的人却不像从前那么普遍了,即使是在充满喜庆的节日里,它们也是孤零零的躺在角落里,少人问津,样式和色彩也不似从前那么丰富,没有太多的选择。既然无法买到心仪的卡片,我开始尝试自己亲手制作贺卡。

贺卡代表的是送卡之人的心意,不需要太华丽,但要够精致,能够表现我的特色。以前在写贺卡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在段落的最后落下自己的名字,名字就是代表自己的一个符号。现在我用自己的照片取代曾经贺卡上那些风景、卡通的图片。通过照片这一直观的形式,告诉远方的朋友我的近况和我的祝福。

我会选择一张最近最中意的照片,利用电脑上的图片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处理,比如给照片的边框上画上彩色的条形花纹,或是搭配一些节日主题的小图片。照片打印出来后,用彩色的油性笔在照片上写上我的祝福话语,这样的感觉会更加亲切。最后,再用卡片纸做成一张卡片,将照片贴在卡片里。虽然过程简单,但我相信这种文字和真实影相的交汇,能够给朋友带去的祝福更加真切,更加浓厚。

因为我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时间的很少,对于挂念我的父母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我选择做一份来年的年历送给他们。首先选出过去一年中最值得纪念的12张照片,同时在网络上下载到新年的年历,分页打印出来,再将之前打印出的12张照片贴在月历的每一张上,最后装订成册。过年的时候,亲手交给他们,如果因为工作而不能回家,就邮递给他们,让他们在来年的一年中,也能每天都“看”到我。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繁忙,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让我们觉得慢慢地失去了过节的喜气,少了些年味了。在改变中改变,现在我每年都会做不少的贺卡送给朋友,希望我们的节日过得快乐,有意义。只要有心,找回以前的快乐并不难。

红色“玩具”

不要问为什么选择红色的“玩具”,因为红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的沉淀,它是一种传统支化的传承。

拍张全家福

外婆家里有间小居室,里面挂满了历年的全家福,有的已经泛黄,也有新照不久的,每年年初的记忆都被存放到了这间小居室之中。照片中的有些人我已经记忆模糊,有些人已经完全没有记忆,但看这一张张照片亲切却又陌生,仿佛感觉遥远又近在身边。

过年的记忆

过年的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年纪不大的晚辈来说,记忆最深的无外乎三件事年夜饭、鞭炮和压岁钱。每年孩子们总是早早的把外面买来的春联、灯笼等年味十足的红色饰品布置到每个房间。等年夜饭一结束就拿着用压岁钱买来的鞭炮出去乒乒乓乓地放到12点,迎接新年。可对于外婆这样的长辈来说,三件事就变成了团圆、年夜饭和全家福。每当初三相馆开业,外婆总会张罗着给晚辈们打电话,催促着大家赶紧拍全家福。虽然每年在相馆都会排好长时间的队,要繁琐的换装和整理仪容,但每个人脸上的那种过年的喜悦之情:小孩子们对压岁钱和新衣服的炫耀之情,老人们的欣慰之情,多年以后都在我记忆中弥散不开。这也成为了那个物质稍显匮乏,科技还没有彻底融入老百姓生活的时代印记。即使那个时代相对现在显得沉重而缓慢,但是这种喜庆的气氛却更加隆重而精致,一如那时的全家福,虽然一切都是繁琐的,但精心准备之后,在闪光灯凝聚在众人脸上的那一个片刻,却使每个人都会永远铭记。

照片中的快乐

每次全家福拍完后都会等上好几天,在我上中学之后这种取照片的任务便交给了我。每次收到相馆的通知后我便匆匆前往,唯恐延长了大家焦急的心。拿到相片后又再次匆忙前往外婆家,将那20英寸的相片嵌入客厅中那擦得锃亮的镜框中。外婆总是会满脸开了花以的喜悦,戴着老花眼镜站在相片前一一分辨.谁照的好,谁胖了瘦了,谁长大了谁老了。随之一串串迎着新年承载着家的意味的故事便会从她的嘴里慢慢道来。全家福,在外婆的眼里,便是一本家的历史,在外婆家的小居室里,那些过去和现在的人的神情举止被一一记录,向后来的人展示着过去的事。外婆在亲戚们朋友们过年来访时,也总喜欢扯着他们把这年从头到尾唠给他们听,我看着她跳跃的鱼尾纹,能感觉到她心中的那一份自豪和幸福。

如今的全家福

快到2001年时家里买了第一台数码相机,虽然只有130万像素,但是立拍立得的效果让大家过年的兴致高了很多,孩子们都纷纷拿着相机开心的记录下过年的场景。尽管那时的数码相机的效果和今天的相比效果差了很多,不过这丝毫不妨碍大家的新鲜感,而且这些团圆的数码照片也更方便存储和观看。从那时开始,我们便开始用数码相机来记录一些过年时的片段了。那几年社会上开始流行穿着喜庆的服装拍春节全家福,唐装、旗袍这类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的服装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的全家福照片里,照相的背景也从过去单的幕布变得更加喜庆和雅致。

2002年后科技的进步不断加快,我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数码相机——尼康D70。从此以后家里的团圆照便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排坐照片,而是利用纪实的方式记录下大年三十的每一个片刻,而全家福也不用再去相馆排队等待了。大年三十晚上在家支起脚架便可以将全家十几口人起囊括其中。虽然这一切得来快速而精美,但有的时候得来之不易才会让人珍惜,失去了为“全家福”等待的那种焦急而美好的心情,年味慢慢变得有些平淡。为了照片那种实在的观感,家里又添置了个照片打印机。这样团年时就可以立刻将拍出来的照片即时打印,让每个人都能拿走一份属于自己的“新年照片”。外婆现在也不仅要更换掉客厅里的那张大的全家福,还要每年更换一本我为她做的新年纪念照片册,里面将过年时的美好场景都一记录下来,成为了外婆的一份美好回忆。

各地春节习俗

北京

北京过年有段谚语“(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廿三(日)糖瓜儿粘:廿四(日)扫房日.廿五(日)糊窗户,廿六(日)炖大肉,廿七(日)杀公鸡,廿八(日)把面发.廿九(日)蒸馒头,三十(日)晚上熬一宿,太年初一扭一扭。”

春节期间,北京人爱逛庙会.大钟寺庙可以敲永乐大钟,白云观庙会可以摸石猴、打金钱眼,厂甸庙会可饱览古玩、字画、字帖、珠宝、翡翠等稀奇玩意儿和高跷、太平鼓、小车会、五虎棍等花会表演。

上海

在上海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腊月廿五为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廿六至廿九,家家户户开始磨粉、包汤圆、制年糕,准备新的农帽鞋,并且买春联、年画和“门神”。除夕之夜,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故名“合家欢”。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

广州

在广州,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农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如过年的情景。

台湾

台湾称除夕为“二九噗”、“三十瞑”,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饭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压岁钱”等。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米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香港

香港的除夕夜,家家户户在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的多数菜名都含有吉利的意思。吃过团年饭后,人们通常会到年宵市场去逛花市。大年初一,人们开始正式庆祝新年,贴春联(挥春)、年画,舞龙,舞狮等,还会走亲友拜年。

澳门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除夕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帕、盆橘,花开富贵,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春节(大年初一)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要吃“开年”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山东

在鲁北,全家人的团圆饭放在大年三十儿中午。守岁到午夜零点之后,放鞭炮吃饺子。为了让自己鞭炮响得早,不少人家都要盯着表卡时间。午夜一到,鞭炮立刻响起来,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

除夕晚上零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金元宝模型放在门外,希望新的一年里招财进宝。人们要把鸡、肉、鱼炖好后,撒上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这里的年三十儿有一种独特的习俗——打醋炭。人们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锅里好放些食物“照锅”,寓意一年不缺吃。

江苏

苏州人除夕守岁时,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刻,会从广播中传出洪亮的寒山寺钟声,报道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