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策略
2009-03-10潘穗雄邹应贵
潘穗雄 邹应贵
摘 要: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时代的到来,高校需要加强信息化网上教学资源的建设,以促进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培养创新性人才。本文主要提出了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一些类型和高校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以此推动高校信息化的进程。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 数字化学习 移动学习 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3-0007-0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规范使用信息资源,开展信息资源的深度加工,促进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作为培训人才的高校来说,建设好网上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的学习,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提出了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一些类型和高校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以此推动学校信息化的进程。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1.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学习需要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信息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是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的辅助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数据库等等。但这些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在高校教学的使用中仍然比较无序和非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信息化的整合,使之成为具有多样化和全球共享特征的系统学习资源,在统一的网络共享平台下,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发现、探索性的学习,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协商合作的学习。[1]
2.信息化时代的移动学习模式推动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无线终端和无线互联网的共同发展和推动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出现了,它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的学习模式,借助于无线互联技术,使用无线终端(比如笔记本电脑、PDA、手机等)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时代已经到来,移动学习也必然要求出现适应便携终端的组织管理平台和丰富的网络系统学习资源,满足不同类型移动学习者的需要。
3.深化教学改革需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
当前,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是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2] 国家目前所实施的高质量、高水平、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目的是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可见网络学习环境最重要的是资源建设,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是高校培训创新性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没有资源就成无米之炊,没有经过整合的资源使人不知所措,迷失方向,影响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含义与要求
所谓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把各类文本、视频、音频、图片等整合成数字化的网络学习资源,能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调动起来,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进行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整合的目的,发挥出整合的效益。[3]
1.对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使用统一的技术标准,以保证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应性、交互性和共享性。
2.对现有的信息化资源进行清理、归类和筛选,剔除陈旧过时的资源,及时加以补充、升级、改造和更新,使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仅完整配套,同时也与时俱进,保持新颖性和先进性。
3.打破资源分割局面,处理好投资与回报、管理与权限、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建立灵活多样、公平合理的共享机制。
4.整合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心设计,务求实用,降低整合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5.树立信息化资源整合的大系统观,对信息化资源整合的运作应加以宏观把握,遵循整合的基本原则,结构上加以优化,管理上力求创新,技术上实施集成,使孤立零散的教学资源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资源,从而使得整体效益最大化。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类型
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以整合成以下五种类型。
1.个人网站或博客
高校教师可以把掌握的资源整合成个人网站或博客。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Blogger”。Blog是Weblog的简称。Webl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或者简称为“网络日志”。Blog可以包含的内容很广: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的新闻,以及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如果不是以博客的形式来组建就可称其为个人网站。不管是博客还是个人网站,除了上述的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把手头上的教学资源包括个人的研究专长、研究课题、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收集的各类教学资源等都整合起来,学习者只要访问个人网站或博客就可以了解教师的相关教学资料。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利用此资源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此资源与学生进行交互式教学。
2.网络课程
高校教师可以把资源整合成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通常应当包括教学资源在内(至少应当包括部分教学资源);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理想的(至少是不完整的)网络课程。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例如分工或并行运作的需要,有时也把教学资源独立出来,甚至将它与网络课程并列称为“网络课程与网络资源开发”。不过,这时应当特别注意:这种区分只是开发的需要,而网络课程原本是应当把网络资源包括在内的。[4]
3.专题学习网站[5]
高校教师还可以把所占有的教学资源整合成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至少应包括专题知识、专题资源库、专题学习应用工具和专题学习评价四部分:
(1)专题知识指的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建设与本专题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媒体资源,按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分类、组织,以网页形式制作的具有较强交互性的专题网络教学课件。
(2)专题资源库指的是按有关的资源建设规范分类、整理与本专题相关的资源入库,并提供良好的资源上传、下载、资源维护、资源检索、资源应用等资源管理与应用功能。
(3)专题学习应用工具是指为学习者提供能应用专题知识和专题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的工具。
(4)专题学习评价是指为学习者提供自我学习评测的手段。
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要符合学科的教学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其创意与设计要做到主题突出、立意明确、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富有创造力,在知识点覆盖面上不能过窄。专题学习网站要重视教学设计,注重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运用。专题学习网站的界面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专题学习网站要具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4.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要求所建立的内容新颖、方法和手段先进、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精品课程建设要有一定的要求和指标,诚然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能建设成精品课程,但精品课程这种立体化教材形态最有利于学习者系统地学习某一门课程,因此有条件的都要向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迈进。
5.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资源
目前许多高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上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教师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一般是整个资源按照标准——媒体素材库、题库、试卷库、课件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网络课程库、常见问题解答库和资源目录索引来进行建设,许多资源是以单个的文件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供学习者学习。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策略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学校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成立相应的部门来组织实施。
1.通过教育技术立项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心血。因此学校可以逐年通过教育技术立项的形式,对教师建立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给予不同的经费资助,循序渐进建立教学资源,这样一来可以得到合乎规范的教学资源,二来还可以促进这些资源的有效应用。对于给予经费支持的项目要严把结题关。学校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评审验收,强调课程内容的创新性、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科学性和示范性等要求。此过程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部门的作用,教育技术部门主要计划教育技术立项,并对立项申请进行评审、加强项目的管理、跟踪、中期检查和结题等工作,使整个资源建设按照既定的目标前进,逐步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
2.搞好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高校教师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应该在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发挥作用。第一,确定一些基本的培训内容并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如教学系统设计概论与应用、利用信息资源促进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课件素材的收集与处理(搜索引擎的使用、下载工具的使用等);多媒体(PPT)课件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平台操作使用、音频素材处理;视频拍摄、采集与非线性编辑和输出;图片的处理;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以及网络平台的使用等内容。这些基本单元的培训完成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源,对图片、文本、视频和音频等素材进行处理,最后整合成网络资源。第二,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管理、及时更新一些新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网络使用工具。跟踪教师资源整合过程,对于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及时解决,使信息化教学资源高效地完成整合。第三,对教育技术项目进行管理,做好教育技术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把教师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教学成果及时加以推广应用,使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的作用得以体现。
3.对公共信息资源建立共享专区
高校教育技术部门多年来积累的全校性的教学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教学资源的存储介质多种多样,对于磁性材料记录的音频和视频需要加以数字化,刻录成光盘介质加以永久存储,同时在网络平台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专区,把经过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加以整合,统一存放在全校资源共享的存储专区里。只要教师认为对自己的教学有用都可以方便地下载或点播使用,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其整合在个人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中;学习者也可以到共享专区里点播学习。
4.学校建立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以及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要求,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开展卓有成效的建设工作,并对各种类型的资源建设提出要求和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对于建设的资源若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评定则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可以考虑对建设教学资源的教师在评定职称、其他待遇和荣誉方面优先考虑。
五、结束语
目前无线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都比较成熟,许多高校和城市都规划和建设了无线上网环境,数学化学习和移动学习已成为可能。高校教学资源整合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是适应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的必备条件。每个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做好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筅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 [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DB/OL].http://www.edu.cn/20050518/3137787.shtml,2008.10
[3]蔡海波.实现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整合 发挥其最大效益[DB/OL].http://www.edu.cn/zheng_wen_1793/20060323/t20060323_160959.shtml
[4]http://baike.baidu.com/view/69969.html
[5]广东省高等教育电化教育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建设规范(试行版),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