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相

2009-03-10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问话领导

尽管去做

领导很爱学习,每周五下午开会,通报过工作情况,就面带微笑地兜售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眼里闪动着纯真诚挚的光。

但事情总不是那么顺利。比如他推广头脑风暴,在会议室钉了满墙最大号的白纸,以某项目为例,让所有人想办法,每人都走到白纸前把自己点子的关键词写出来。

“一定要把白纸写满!写满!”领导搓着手叫道。

真是挠头啊,哪有那么多新点子可想?只好写一些假大空的言语。回到座位大家都对着白纸会心微笑:原来我们想的都一样,握握手哈。领导在总结归纳时段,手握马克笔,看着一墙同义词大字报,迟疑了很久,三划两划把雷同的部分删掉,只留下清晰简明的七八个词……其中有4个是我一开始介绍项目时写的。这下被划满黑线的整面墙都在昭示我们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过程。他毫不气馁,继续教我们“思维脑图”的使用方法,说这是头脑风暴最好的伴侣。

第二周开会我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脑图,大都是在开会前20分钟画的。前台秘书的脑图,纸的正中,写着领导的名字,圈住,加引线,写“不在”;旁边用另一个颜色写“XX公司曹XX”,引到领导名字上,写“找”;又在“曹XX”旁写“男”,划掉,重写上“先生”,又“找共性”地将领导名与“先生”之间连线,继续从“曹XX”处引线,写了个手机号,旁注“回电”;大概为了尽量占满A4纸,在手机号的139下画了波浪线,引出一栏,写上“刘、关、张、赵”。领导看到这里,怒不可遏:“这什么意思?”秘书不慌不忙地说:“您不是让我们做脑图时联想、抒发么?我对着公司电话本把手机号是139的人全列出来了。”她忽然拿出笔在领导名和139之间又加了条线,吐了吐舌头:“忘了您了。”

不久,领导又提出了“GTD”(Getting Things Done,尽管去做):记下你操心的所有大小事儿,定出行动计划,组织分配,不时回顾调整,周而复始。任务收集、任务分解、任务清单、行动清单、头脑风暴、思维脑图(都用上了!)、日常便签——家事公事都照此办理,B5记事本每日写得满满当当。

看着黑压压的本子,内心果然异常充实,仿佛做了好多好多事情。领导又推荐了一个网站,安装一个小小的客户端,每周会收到网站寄来的邮件,显示你一周以来在电脑上干了什么,用过什么软件、浏览了哪些网站,各耗费多长时间。正当我们拿彼此在MSN、豆瓣、开心网上消耗的时间相互取笑,领导不声不响出现在身后:“把你们的记录都转发给我,立刻。”

讯问笔录

我很喜欢常宝霆、白全福的相声《大审案》,全本、节本加一起听了不下50遍。相声里,甲代东家请乙来演堂会,却使用混杂黑话的审讯语言——“什么时候放出来的?”“跟我走一趟!”诸如此类。

这种错位平时不是见不到。翻看报纸杂志,能读到为数不少的审讯式访谈,以致我一度怀疑现在的新闻系毕业生是否都在法院实习过。从刚登光荣榜的财经大牛到新添了娃娃的整容女星,大家都要接受相似的讯问。文艺界的最有嫌疑人相,刚拿一个奖杯的演员,刚攒一个戏的编导,因为他们的流窜频率最高、受害群众最广,见报机率跟着居高不下。

这些访谈像考试一样包含主客观两种题型。一般客观题有这么些:你是什么时候抵达XX城市(报社所在地)的?你干这行几年了?你的第一个作品是什么时候完成的?主观题灵活一些,多和客观题穿插进行:你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是什么?这几年的奋斗中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你完成第一个作品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当然也可以给出明确选项:你完成第一个作品时兴奋不兴奋?一旦对方“不兴奋”,还可以大喜过望地追问“Why?”

手头一本杂志上有篇访谈,采访一个在进贤路上开服装店的主。进贤路,离我家直线距离500米,走过多少次从来没注意过这家店铺,可见我是多么不入人家法眼的非目标人群。

问话1:先谈谈你的经历吧。是怎么开始设计服装的?

(先谈谈你的情况吧。是怎么认识被害人的?)

问话2:“自己的品牌QiuHao至今出了几个系列?”

(到案发为止,跟被害人发生了几次性关系?)

问话3:“谈谈你眼中的中国时尚产业。”

(谈谈你真实的杀人动机吧。)

问话4:“从0-100给你的工作打分,给多少分?”

(事到如今,嗯,你后悔吗?)

这些提问营造出一种有压力的氛围,潜台词是“不要心存侥幸,最好从实招来”,在国产警匪片里浸淫过的人很熟悉。只要努力把供词和问话的篇幅对比控制在4:1以上,也就是说问一句至少答四句,无冕之王立刻不言自威起来。这篇访谈基本遵循了这一规则,只有一句对白例外。问:“最喜欢哪个设计师?”答:“Margiela。”苍白无力的回答比提问更短——作为专业人士,至少要把设计师的全名给说出来吧?

我不明白为什么至今没有几个媒体来讯问我,我就长住在离进贤路不远的地方,还不需要“窜访”。

现实给你打的叉

亲爱的木木:

我明白再炙热的爱情也会归于平淡,可人家总算“高峰”感受过,我却没有。

我和男友认识的方式挺像电影里面的场景,很偶然而且如果晚几分钟就错过了的那种。我们在一起后我很幸福,他非常照顾我,事事给我安排好,处处为我着想,之前我不是很爱他,现在似乎爱他了。我没谈过恋爱,我的期待是找个高高帅帅聪明能干的人,可他就比我高几厘米,让我没有安全感。他做事是认真,可他并不聪明。虽然觉得我们在一起会一直幸福下去,可心里还是别扭,和我的期待不一样啊。

差距

亲爱的小距:

几年前一位大姐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告诉你什么样结构的感情会特别稳固吧,就是那种男人是初恋而女人感情经历特丰富的。

我至今没明白这句爱的箴言背后的逻辑和科学根据是什么,令我震惊的是,据我在现实生活中的目测,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也许男人真的对第一次有着永恒的迷恋,而女人就是要头破血流之后才能在茫茫宇宙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我觉得一切对现任伴侣之身高体形智商情商有诸多不满却仍然和他在一起,然而午夜梦回之际想起自己的初衷还是会暗暗垂泪的人,面对的其实是这么个问题:如果一定要淹死自己的话,我愿意淹死在哪里?

对伴侣不够满意而感情经历又不够丰富的女人,常疑心淹死自己的是条小水沟。她为此彷徨、抑郁、不甘心,她觉得水沟外面一定是一望无际的波涛汹涌的精彩无限的太平洋。和一个高大英俊潇洒体面智商高达270的大爷在太平洋里遨游,多令人向往!

所以如果一定要淹死自己的话,有的人觉得死也要死在太平洋,有的人觉得死在哪儿都一样,不如就地。有的人对什么是爱情以及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我伟大的爱情有执着的信仰,有的人图的是一个方便就手不折腾。

而我对你的疑问是:你当初打算跟电影偶然男在一起时,怎么不把自己的期待拿出来仔细对照之后再作决定?难道他是在和你一起幸福地过了好几个月好几年之后才突然身高变矮、智商变低的?残酷的事实是,你当初跟一个你不爱、哪儿都不符合你期待的人在一起图的就是方便快捷,结果和期待不符是因为你压根儿都没有坚持你的期待。你只是想有个可怜的人爱你关心你照顾你罢了。

我的建议是:你向往太平洋,你期待高峰体验,你就坚持你的期待,离开你的小水沟;如果坚持不下去,就承认现实给你的期待打的这个叉,不要再哀叹结果和期待有差距!

不折腾

有一天,同事小K带了本《时尚芭莎》给我,翻到某一页:“喏,这个发型适合你。”我一看,莫万丹,酷。开会也没心思,催着她们快点讲完。

奔到常去的那家店,我那位师傅不在。把画报向领班一摊,这个,能造出来吗?她说,“没问题,我帮你安排一位。”接下来是老三篇:洗、烫、剪。诸位,这个弄头发的过程好比吃了迷魂药,发廊总把暖空调打得那么足,就是要催化、发酵、弄到你头昏的意思。

3个多钟头后,我顶着一蓬棉花糖一样的新发型走在路上,感觉自己变了个新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过了两天,老妈回来了,没认出我来。我听了发型师的话:总要适应、稳定两天才能看出好歹来。可稳定之后,我发现这发型跟画片上的一点关系没有。第二天就要出差(去采访一个大腕),我本来应该多做做功课的,可是这桩事情不解决,我问不出问题来。戴了个上帝发火的面具跑了去,要那个蹩脚发型师赔,最不济也得修改。两个钟头后,顶着另一款棉花糖出来,跟画片上更没有关系了,这才想起总书记说的:不折腾。把心得发短信告诉小K,她回:“不!折腾!”转念一想,去雷雷大腕也好。

大前天,在MSN上跟某人讲,我去哪儿了干嘛去了。他说,你怎么变娱记了?我一想,倒真是。嘴硬:只要出来的不是娱稿就行了。

多亏小L帮忙,否则这些录音我理到今天也理不完。我写啊写,好像纺织女工要纺块花布出来,手边一大堆五颜六色的线,纠作一团,要费点心神才能理干净。下午坐着打瞌睡的时候,才发现这种写作对人的伤害。要说记者写了什么伤到被访者,那真是不全面的,记者把你写出来也很受伤的。

作为一个爱美的女人家,我不想知道这么多,也不想去作分析,关我什么事嘛。可我是吃这碗饭的,又天生好奇,凡事都十万个“这是为什么呢”,所以弄到最后往往这副样子:I'm so tired。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娱记才是中国最最牛叉的记者。不仅在于那种采访前的折腾,那种一天八变的不靠谱(靠谱还叫大腕么?),还在于看到不该看的、听到不该听的东西之后,如何在职务行为之外,把它们消化掉。为什么有的心理咨询师听着听着跳楼了?人性的暗面,是不宜端上桌面的。潜着伏着,就对了。天下太平,难得糊涂。

下个月拿到手机账单,我再忏悔一次。

猜你喜欢

问话领导
院领导简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怪鸟夺妻杀夫(下)
我家领导
荣禄在“问话”时担任的不是军机大臣
文本阅读中变“问话”为“对话”浅探
文本阅读中变“问话”为“对话”浅探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