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抱团取暖”齐“过冬”
2009-03-10
仓储爆棚、港口码头争抢空箱、企业减员降薪……这是最近《物流》杂志社记者走访物流企业的所见所闻,由欧美引发的这场经济危机虽然还未完全登陆中国,但国内的物流业已意识到这股“寒流”的征兆。“没订单、没货发、没生意、物流企业生意惨淡!”香港物流协会黄辅华会长说这种现象是他一生中从未见过的。香港作为全球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已经深受这次经济危机的危害,最近他一直奔波内地为香港的物流企业开拓内地市场牵线搭桥。
事实上,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其影响早已引起国内物流相关行业的“连锁反应”,“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的订单明显减少,同时又受前期金融危机引发货币汇率波动太大,为减少损失,企业迟迟不敢发货,本应出货的产品暂时存放,出现仓储爆棚的现象,进入2008年下半年以来,仓库租赁非常活跃”仲量联行助理董事、中国区物流基础设施总监王志成分析这种现状可能会延续到2010年上半年。
虽然目前国家已出台投资4万亿元来救市拉动内需,但这笔投资落实到企业的具体运作中还会有段时间,物流业作为企业的后勤服务,只有当企业有订单才能开始生产,产品才能进入物流环节,物流企业进入正常运营。“国家投资4万亿,其实对我们的直接拉动意义不大”顺丰集团总裁王卫表示,目前企业自救是抵抗经济危机的最有效的办法。王卫还认为面对这场经济危机,建立同行间的良性互动和交流对彼此都有益,以互相借鉴成功的经验,共同应对危机非常关键。
面对这场经济危机,削减开支、压缩成本是目前企业的普遍做法。国际公司的做法是首先削减三项费用,即广告费、公关费和差旅费,在应对危机方面极有经验的日本企业裁员减薪是最后一道防线。其实,物流业与制造业有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国内多家民营的物流企业高层表示,如果明年第一季度市场仍低迷,将采用裁员减薪的办法渡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