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不必太高调
2009-03-09
楚树龙
■中国外交仍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而不是随世界其他国家的要求和节拍走路
当前国内有一种思潮,希望中国能够在全球追求利益和作用。比如,中国应在中美关系中主动提出和制订议程;中国海军要更多的走出去,甚至设立远洋基地;中国应该效仿二战后美国,拯救世界;更有人认为,中国应该自信和高调地向世界说明的中国战略利益诉求。
这些舆论和观点都是正常的,都各自有些道理,是中国和世界将持续探讨的课题。但是,就目前看,中国外交仍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而不是随世界其他国家的要求和节拍走路,也不必揽更多的国际责任,更无须过于追求全球的作用。当然,中国要根据外部世界的变化调整自己,但更主要的是根据中国国内的战略、利益和需要,制定和执行其对外战略和政策。
■中国外交以我为主,首先是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其次还由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最根本的还是由于中国当前的国家战略
以我为主,首先是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尽管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中国还不是真正的世界强国,甚至还基本上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当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仅相当于美国的32.6%。苏联鼎盛时期,经济实力达到美国的60%。这说明中国还根本不是经济超级大国,惶论军事和政治大国。而且按人均计算,中国的基础更薄弱。人均产值低表明中国的生产率低,生产能力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经济质量低。可见,中国“大而不强”的基本国情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在这种力量基础面前,中国能为世界所做的是相当有限的,能追求到的全球利益和作用也是有限的。
以我为主,其次还由中国的国家利益所决定。中国不是一个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利益和影响的国家。当前,中国与远至拉美、非洲等地都有经济往来,但这种所谓的“国际利益”的存在几乎是纯商业性的,中国只是从经济、经贸、能源等经济合作角度去发展和世界各地的经贸关系,这种关系不带任何政治条件,除了双边友好合作外,也没有其他政治和意识形态目标。中国的主要政治、安全和战略利益和影响还局限于亚洲,特别是东亚、南亚和中亚。在世界其他地区,中国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影响,起不了多少作用。更重要的是,即使在举世公认的1820年之前,中国长期是世界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利益、力量和影响也从没有遍及世界各地,因为中国的文化、哲学和传统不是扩张性的。这一文化传统在今天和今后不会改变。因此,中国几乎永远不会也不能成为一个像过去英法、今天美国那样,在全球各个地区都有利益和政治影响。固守本土,管好自己事,在可预见将来,还是符合中国利益和战略的最佳选择。
中国外交以我为主,最根本的还是中国当前的国家战略。除非在战争和某些特殊时期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世界各国的国家根本都是在本国国内,而不是在国外。在多数正常情况下,外部与内部相比是次要的,外交与内政相比也是较为次要的。外交是为内政服务的,这种主次关系不能颠倒。过去30年、现在和今后长时期内,中国国家战略的核心是发展,实现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即几代中国领导人一直反复强调的“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外交就应该且只能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而不是为别的国家和地区、为世界的形势和问题服务。
■“主”“次”必须分明,外部、外交这一“末”永远不应改变内部、国内这个“本”
中国是国际社会的一员,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中国也一直并必将继续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但“主”“次”必须分明,外部、外交这一“末”永远不应改变内部、国内这个“本”,更不应离开国内的“本”,奢谈什么所谓的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贡献,不管是“救市”,还是“救世”,还是“议程”。中国有自己的根本利益、中心议程,那就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及国家安全,这永远是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核心,不必也不应改变。▲(作者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