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化研究
2009-03-08张晓峰
张晓峰
摘要:近年来,河南省旅游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旅游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势在必行。针对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应从政府统筹规划、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等方面着手以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而推动河南省经济得以不断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8902お
1产业集群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旅游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有明显的淡旺季,所需劳动力流动频繁,如果旅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就容易形成一个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从而使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时调整员工规模,减少人工费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集群内企业通过竞争与合作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
其次,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可以形成定位不同、特色差异的旅游吸引物及其配置性产品,从而能够扩大并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旅游消费需求,减缓(一定程度上)旅游生产的脆弱性,增强集群的吸引力。同时,集群内大量集中的市场需求和比较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降低了新企业的投资风险,也能够吸引大量的旅游资本及相关配套资本集聚于群内,从而实现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和竞争力的提升。
最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可通过整合群内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诸生产要素和组织优势,从整体上促进群内旅游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重新设计和包装,循序渐进地整合旅游资源为旅游产品、使旅游产品成为旅游资本,并通过对旅游资本的精心经营,为区域旅游品牌的树立创造条件。
2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不高
河南省旅游业时空发展的不平衡较为明显。从空间上看,全省景区景点主要集中于沿黄一线和豫西、豫北,而豫东、豫南地区的旅游景观建设明显滞后。从时间上看,旅游高峰期游客接待量占全年总接待量的比重偏高。黄金周期间,许多景区一天的游客量动辄上万,在一些景区,黄金周的游客量之和能占到景区全年接待量的50%以上。这种状况导致高峰期人满为患,旅游资源及环境遭到破坏,旅游安全受到威胁,而旅游淡季则又出现设施闲置和浪费。
另外,河南省的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第一,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田园风光独特,有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条件得天独厚。但从目前看,河南观光农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观光农业产品类型单一,服务功能低下,遍地开花,粗加工等现象普遍存在。第二,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城市不仅商贸发达,而且节日活动、工艺土特产品展览会、博览会、大型会议等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发展会展旅游的有利条件。第三,河南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有森林公园40多个,但目前的开发处于分散状态,尚未形成线路集中,特色突出的森林旅游网络。
2.2旅游产业链条存在瓶颈和薄弱环节,综合配套不完善
旅游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饮食住宿、保健娱乐等关联产业还不够完善配套,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瓶颈。尤其在旅游购物方面,普遍存在旅游商品研发能力弱,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档次不高、结构雷同,在旅游消费中比重过低等问题。另外,旅游交通方面尤为突出;区域内公路特别是通往旅游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不安全因素多;水上旅游航线还停留在设施陈旧、航速缓慢的较低水平;航运方面,虽然目前新郑国际机场民航运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旅游热线航班旺季严重不足,经常出现压客现象,国际航班少,机场偏小,且设施较差。
2.3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缺少名牌产品,品牌形象不突出
河南省旅游景点、景区数量多,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手法大同小异;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极少,名点、名景比例小,目前推出的精品只有郑汴洛这条文物古迹游线路,众多旅游产品停在观光表面上,导致了吸引力不强。尽管河南省旅游商品品种较多,但缺少向外宣传促销的拳头产品,具有河南特色新颖、美观、实用的旅游商品少。除钧瓷、唐三彩、南阳玉雕、信阳毛尖、双汇肉制品等为数不多的品种外,大多数旅游商品的知名度不高,商品缺乏精心设计和策划,未能反映河南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许多只是具有地方性影响,尚未真正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品牌价值的系列旅游商品。多数商品包装粗糙,旅游商品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品牌形象模糊,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收藏性不强,难以激起旅游者的购买欲望。
3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
3.1政府牵头,统筹编制旅游规划
由政府牵头,召集旅游地、行业协会、旅游专家、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制定全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进行旅游集群规划时应打破行政区划,以主题为线索,把围绕这一主题的旅游资源、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及其他企业和部门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
3.2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通过建立网络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产业区域应紧紧依托区域内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优势,加大高新信息技术在旅游开发和管理上的应用投资,构建集聚区域的统一旅游信息网络平台。加快集群区域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为旅游者节省旅途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由旅游所带来的满足。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由区域旅游发展联席委员会牵头、相关部门协助,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开发各具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鼓励建设旅游购物中心,由旅游部门制定旅游商品商店规范,符合条件的由旅游部门挂牌命名为旅游商品定点单位。
3.3优化群内旅游产品结构,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1)打造旅游品牌,开发精品旅游板块和产品。河南省应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开发文化遗产观光旅游、自然风光旅游、民俗风情、休闲娱乐旅游和现代都市文化旅游等五大产品系列,形成以现代城市为依托,文物古迹为主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观光、休闲度假及特种旅游共同发展的现代旅游产品结构;抓好在国际上有吸引力的专线旅游产品的配套开发,与有关国家加强联合,推出系列跨国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组合型旅游产品;重点做好“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旅游精品工程和伏牛山、南太行山生态山水景区的连线连片开发;进行旅游线路整合,结合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出2到3条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的、能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旅游线路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特色旅游资源。
(2)挖掘河南省的人文历史遗产,弘扬黄河传统文化。应着力塑造“人文之都”主体形象,展现民俗风情,打造独具特色的“寻根游”、“农家乐”游;继承革命传统,把新县作为最重要的起点城市和游游聚集地,开发一系列发生过历史事件的旧址、纪念馆等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以名城、名山、名水等景点为载体,推出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游、体育健身游和休闲娱乐游;大力发展商务、会议、修学、宗教、体育、农业专题旅游等。
3.4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培养、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
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培养、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旅游业中的人力资源不仅包括酒店业,还包括其它旅游企业,如交通、旅行社、娱乐等部门。集群内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依赖于各方面力量的合作。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各种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旅游企业须建立技术开发基金,提供适应不同层次旅游人才的培训项目。在人力资源开发项目中,加强教育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着重培养一批对河南的历史文物资源和风土人情等非常熟悉的导游人才和熟悉推广、营销、会展和管理等业务的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春.旅游产业集群探析[J].商业研究,2006,(15).
[2]@冯德显.产业集群及其对河南经济发展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
[3]@冯德显.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