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群落配置方略

2009-03-07胡祖勤刘良源

现代园艺·综合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绿篱花坛行距

胡祖勤 刘良源

1 自然式配置

植物配置不要求中轴对称排列,株行距不固定,株数和种类多少均有严格的规定。要求自然搭配,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有大有小,互相掩映,参差错落,生动活泼,变化自然。

1.1 孤植

在开阔的草地上、广场、门前、院内、道路转弯处、水边、小岛上、巨石旁边只栽1棵树,称为孤植。其作用是庇荫、观赏兼而有之。要求树形美,创造空旷地上的主景,或体型壮伟,或体态潇洒、秀丽多姿,或色彩斑斓、飘香四溢;突出其个性美。凡是树形高大,树冠轮廓富于变化,树姿优美,开花繁茂,叶形、叶色美丽的树,均为理想孤植树种。但必须注意与空间的大小相协调,且有适当的观赏视距,要注重背景色彩层次间的调度,以增加色彩,丰富风景层次。常有体型壮伟树荫如盖的樟树、榕树、雪松、银杏等;体态轻盈潇洒多姿的槭树、垂柳、棕榈等;花繁色艳的海棠、玉兰、紫薇、梅花、碧桃、山茶、樱桃、桂花、广玉兰等。还有春秋叶红色或黄色的枫香、五角枫、漆树等。若与环境配合得体,就能创造异常良好的艺术效果。

1.2 丛植

是指将几株至几十株植物配成丛。按其功能可分2类:一是以庇荫为主的树丛,一般由乔木树种组成,常用单一树种。二是以观赏为主的树丛,则可将乔灌木混交并可与宿根花卉相搭配。丛植不仅要考虑个体美,更要表现群体美。在草地上、广场上、花坛中、路旁、小岛、树木前都可采用丛植的方式。丛植在植物数量和观赏效果上,比孤植富于变化,效果突出。

丛植应处理好株间远近和种间关系,就一个单元树丛而言,应有骨干树种形成主体,配以若干陪衬树种。树木配置必须符合多样统一的原理。树与树既要有差别,又要协调一致。前面应植灌木或花丛;后面植高大乔木。层次深远,错落有致,左右成揖拱或顾盼之状,俯仰斜直方位显得生动活泼,且不繁琐杂乱,疏密相间,既有重点,又参差自然。

1.3 群植

是指由十几株至几十株树木混植而成的群体结构树丛。单元面积较大,株数多,实际上是小块人工林。因此,要从团块整体考虑其生物学特性、景观效果及种间关系。

群植可由单一树种或多树种的乔、灌木所构成。要按群体美的构图要求进行搭配,郁闭后应长期稳定,使之既美观又各得其所。此外,群植也应考虑色彩、形态和大小的对比,方显观赏效果。

1.4 林植

是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森林景观,能发挥特殊防护功能。林植多用于面积大的空静区、风景浏览区、疗养区及卫生防护林带,如江西省政府后院就是一片樟树林,林下栽种麦冬草。这样,夏天可庇荫,冬天有阳光,林下空地供休息、活动,林内景色变化多姿,给人一种宁静和怡神的感觉。

林植在构图上应讲究风致韵调,疏疏落落,断断续续,自由错落,有转换,有过渡。时而树丛,时而草地,时而孤赏,时而远眺,形成疏朗简明的园林风光。在树种选择上,多选用观赏价值较高的樟树、银杏、香榧、罗汉松、杉等及名贵的灌木,并与草坪、花坛、花景相配合。

2 规则式配置

植物配置严谨规整,有中轴对称,株行距固定,排列整齐,强调几何线路造型。

2.1 中心植

在广场或花坛中心地点栽植树形整齐、轮廓简洁、生长缓慢、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强调视线交点或构图中心。如种植塔形、枝条下垂的雪松就显示出自然潇洒而又严谨的风格。其他可选用松、柏、罗汉松、苏铁、棕榈等植物,其艺术效果随树态而改变。

2.2 对植

一般在建筑物前或纪念物出入口两侧作左右对称栽植一至多对,两边呼应,强调主景,对植的树种要求形态整齐,大小一致,四季常绿,尤其是纪念物前两侧。如烈士陵墓的碑前两侧栽植松柏等整齐划一的树种,则更显庄严肃穆。但在一般建筑物入口处及自然式园林中,对植时多选用雪松,以其特有简洁明快塔形的外观,侧枝开展下垂,而显庄严、肃穆。在一般大学校门入口处,选用广玉兰等花木,在古建筑人口处则不强求左右两边对称统一,常一大一小,以显自然活泼。

2.3 列植

它是保持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排列,一行或多行,一种或多种树种按一定的方式搭配。多种树列植也要以一定的隔株式或隔行的方式整齐排列。列植多用在行道树、防护林带、岸边、绿篱等处。列植如果是2行以上,可以采用正方形、三角形或长方形等形式。

2.4 环植

环植是按一定株行距把树木栽成圆环,由一种或多种树木或花卉搭配。可栽成半环、一环或多环,多用于陪衬主景或周围花坛或开阔地。

3 混合式配置

即自然式和规则式配置并用于一体的配置。

3.1 花坛

是在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不同色彩的观赏植物,并构成美丽图案的一种植物配置形式。多布置在道路交叉点、广场、庭园大门前等地。花坛以所用材料不同分为:1~2年生草本花坛、球根花坛、灌木花坛。以布置形式不同可分为:毛毡花坛、带状花坛、立体花坛、盆景花坛。

3.1.1 毛毡花坛。用五色草和其他植物材料组成各种图案文字,图案按高低不同修剪成浮雕状,尤如一块华丽的地毯,故称之为毛毡花坛。多布置草坪或庭园当中,直径大小视地面大小而定。以圆形居多,也有其他形状的。但都需中间凸起,从四周看都均匀对称。所用材料:中间部分常以姿态优美、枝叶丛生、观赏价值高的小乔木或常绿灌木为主,如苏铁、雪松等。中间高以不超过花坛半径的1/2为宜。内部花纹材料用五色草、大丽花、紫堇、雀舌黄杨等,周边用三色堇、石竹、一串红、金鱼草、麦冬、葱兰等镶边。但也有的花坛中不栽乔木树种。如1999年昆明世博园的中央花坛,中央是用1个大圆钟,平铺在其周围边的是盆栽的大丽花、五色堇等,更显得恢弘、气派。

3.1.2 带状花坛。以长条形为主,布置在路边、四边或草地边。花纹有反复的变化。有时布置在大门或入门的两侧。

3.1.3 立体花坛。布置在大门入口、路口或建筑物前。如1999年昆明世博园大门入口处,两边各布置4根圆柱形的花柱。以竹木、钢材构筑骨架,然后绑缚网蔸,内装已栽植好的五色堇。加强管理、喷水、修剪。当花色一出现凋萎,便全部更换。还有的在公园或广场布置菊花展时,多将菊花造型成花盆、火箭、龙腾虎跃各种图案,也是立体花坛栽植布置的一种造型。

3.1.4 盆景花坛。布置于入口处、路口,用山石树木等制成盆景式花坛。

3.2 花丛、花台

花丛、花台是发挥花卉观赏的群体美、色彩美和节奏美的布置形式。有的栽植在围成栏栅的花池中,有的栽植在砌筑成规则的花台上,或栽植在以石块成不规则状土石花台上,多为不规则布置,草本木本都可栽植,但种类不宜太多,要主体鲜明,色调和谐。

3.3 花镜

花镜是发挥花卉的色彩和群体美的栽植形式。多设在庭园边角、建筑物边缘,多为自然式栽植。能从一面或三面观赏。色彩要协调,种类不宜过多,高度不能超过窗台,可以高低不一,显得自然,排列要有变化,矮的在前,高的在后,以表现参差不齐,美观自然。

3.4 绿篱

绿篱是紧密的株行距延长栽植,并修剪控制一定高度,维持一定形状的栽植形式。绿篱按高矮可分3类:高篱为3~8m,中篱为1~2m,矮篱为30~60cm。

绿篱的功用主要是绿屏挡风、防尘、隔音、遮荫等。作花坛、雕塑、喷泉的背景常用高篱;区划境界、装饰绿门、组成空间常用中篱;花坛、花镜镶边、图案及空间组成常用矮篱。

设计时,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几种配置方式灵活运用,强调整体协调一致,过渡转化和谐。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何种配置,都应全面考虑各种树的生物学特性要求、观赏艺术特点、树木形态和姿态、色调及香味等,进行合理配置,并要求将树木配置图例标志在绿化设计平面图上。

(收稿:2008-07-05)

猜你喜欢

绿篱花坛行距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感情强烈的叹号
刺梨做果园绿篱的栽培管理技术
八月紫薇红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北方地区景观绿化中绿篱的应用前景
豫北地区绿篱的春季培植
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