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谈李商隐的诗
2009-03-07建新
建 新
众所周知,毛泽东喜爱“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据曾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图书管理小组工作过的张贻玖的统计,毛泽东圈画(毛读书通常在书封面、诗标题前画上一个大圈。几个大圈就表示读过几遍。在诗标题前连画几个小圈,表示对该诗重视或欣赏。对诗中好句子和值得注意的地方,则画直线、曲线,或加以密圈)过的唐诗约600首,其中“三李”诗约200首,占三分之一。
毛泽东对李商隐诗的喜爱程度在他的“圈画”中也可见一斑。据张贻玖的《毛泽东和诗》一书介绍,毛泽东圈画过的李商隐诗多达30余首。毛泽东圈画过多次的李商隐诗有《有感二首》、《重有感》、《锦瑟》、《夜雨寄北》、《马嵬》等。《贾生》有6处圈画。《北齐二首》、《隋宫》和《韩碑》,分别圈画3至5遍。《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在标题上连画三圈,圈画过5遍。《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画着大圈、小圈。他读《随园诗话》时,对杨守和、尹文端集李商隐诗句的对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和“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加了圈画。
毛泽东对李商隐诗的喜爱除了他的“圈画”为证外,更有他的“语录”为证。1958年11月1日那天,在河南新乡视察工作的毛泽东召见了时任沁阳县委第一书记的张汉儒。毛说:“沁阳是李商隐的故乡,李商隐的诗写得好哇,我很喜欢他的诗!雍店这个村还有吗?李商隐就是这个村的!”张回答道:“这个村现在叫新店。”毛接着说:“应该叫新店,叛匪火烧雍店,新村叫新店好,好!”
其实,毛泽东对李商隐诗的喜爱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壮年时期。1933年底,毛泽东在福建长汀养病,与贺子珍常在卧龙北山散步。一次贺子珍被路边腊梅吸引,招呼毛泽东赏梅,毛泽东望着盛开的梅花朵朵,随口吟诵了两句:“春心乐共花争发,与君一赏一陶然。”(见余泊流、陈钢《毛泽东在苏区》,中国书店1993年版)这第一句显然是化用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诗的第7句“春心莫共花争发”而来。正是对李商隐的诗句烂熟于心,所以他早就能随口化用李商隐的诗句。
1965年5月,湖南籍学者周谷城在上海与毛泽东见面。在谈到旧体诗及李商隐,周谷城兴之所至,不禁随口用湖南腔调吟诵起李商隐的七律《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入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五、六两句连吟几遍,最后两句咋也记不起来,毛泽东便笑着用同样的湘音接着吟诵:“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同年6月,毛泽东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刘大杰谈论古典文学,论及李商隐,毛问刘:“能背出《贾生》吗?”刘立刻吟诵:“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毛慨叹道:“写得好哇!写得好!”1975年6月,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安排,北京大学中文系芦荻老师为患了“老年性白内障”的毛泽东读书。据她回忆:有一次给毛泽东读李商隐诗,读错了一字,毛立即让她停下,并进行纠正。可见即使到了晚年,毛泽东对李商隐诗歌还是那么熟悉,足见他对李诗的喜爱程度之深。正因为喜爱,毛泽东对诗人的生平事迹也很感兴趣。他曾给秘书田家英写过一封信:“苏雪林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请去坊间找一下,看是否可以买到,或者商务印书馆有此书?”也正因为喜爱,毛泽东还以李商隐的诗,诸如《锦瑟》、《筹笔驿》、《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马嵬》、《嫦娥》、《贾生》等作为练习书法的文本(手迹见《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1965年6月,他和刘大杰谈李商隐《无题》诗时说:“《无题》诗要一分为二,不要一概而论。”他还和刘大杰谈到李商隐的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说这是篇史诗,可与杜甫的《北征》媲美。1975年8月2日,刘大杰为修改自己学术著作《中国文学发展史》,致信毛泽东。他在信中说:“关于李义山的无题诗,说有一部分是政治诗,也有少数是恋爱诗,这样妥当吗?"1976年2月12日毛泽东复信,审慎答复道:“李义山无题诗现在难下定语,暂时存疑可也。”这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极为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毛泽东对李商隐最负盛名的《锦瑟》诗读得尤为细致。为了深入赏读,他细读了《历代诗话》中有关“锦瑟”的解释、考辨,一律画了密圈。那些圈圈点点就是他读得极为认真,积极思考的形象注脚。1975年7月,芦荻为他读《锦瑟》,谈到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解说甚多:有的说是写锦瑟之为乐器的乐音特点的,有的说是写对女子的爱恋的,有的说是悼亡的,有的说是自况、自伤的,还有说是诗人总结自己创作体验的等等。芦荻请教毛泽东,毛泽东说:“不要做繁琐的钻牛角尖的研究,只要感觉文采非常美,徜徉迷离,给你一种美的享受就行了。这首诗为什么流传这么久,自有它迷人的魅力。不要整天说它是悼亡还是托言,怎么说都可以,总之是寄托了作者内心中的一种惆帐。”毛泽东的这些真知灼见,跳出千年来喋喋不休的争论之框囿,高屋建瓴,自成一家,不仅对我们赏读《锦瑟》很有启发意义,就是对诗歌史上的其,他“公案”的评判也不无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