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小泪包”

2009-03-07

孩子宝贝 2009年2期
关键词:佳佳情绪妈妈

冯 桃

案例

佳佳2岁了。因为佳佳妈妈要上班。整个白天都不在家里,而爸爸又在外地工作,所以佳佳从小一直主要由姥姥带。最近,妈妈发现佳佳特别爱哭。有时妈妈说话声音大点或稍微带点责备的语气,她就会委屈地哭起来。有一次妈妈带佳佳上超市,佳佳蹲在地上看商品。售货员阿姨只淡淡说了一句“哎呀。别在地上蹭着玩,会把裤子弄脏的”,她就又哭了,胆子特别小。看着这个“小泪包”似的女儿,佳佳妈妈很是担忧:佳佳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怎样才能让她变得坚强一点呢?

分析佳佳胆小爱哭的成因

1,因为小的时候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特别缺乏父母的关爱,缺乏早本的安全感,因此,对来自外在的压力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变得敏感脆弱。在佳佳心里非常渴望得到妈妈的呵护和关注,而妈妈说话声音大或语气不恰当,都会便佳佳觉得特别委屈。

2,佳佳从小就是由姥姥带大的,一般来说老人对孩子比较宠爱,禁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知:“如果想要什么东西,通过‘哭这种方式就可以得到。”

3,佳佳天生属于敏感型的孩子,对来自外在的刺激,如妈妈大声的讲话或指责,都容易表现出爱哭的倾向。

孩子爱哭的原因

孩子的哭有其正面的意义,但哭的不是时候就要找出原因,只有找出哭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先天多愁善感。

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时,通常会以负向的情绪:如哭闹、发脾气等方式表现出来。

把哭当作达成目的的手段。

因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往往太过宝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大人就想尽各种方法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有这样的错误认知:“用哭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用哭可以避免从事自己不想做的事”。

常被父母所忽略,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感。

因父母没有时间陪伴、照顾孩子,导致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关爱或被照顾这些最基本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而变得敏感没有安全感,因此经常会表现出爱哭的行为。

语言表达能力不够。

由于父母或带孩子的人对孩子照顾得太周到,孩子不必说话,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指的,大人就能明白孩子的意图,使孩子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无法成长,于是惯用哭闹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父母的态度太过严厉,导致孩子胆小爱哭。

有的父母常因一点小事就对孩子疾言厉色,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泪包”,以哭来博取父母的同情。

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并不赞成孩子不哭,但也不能为了一点小事就哭。孩子经常哭是情绪管理不佳的表现,如果经常哭泣,会让孩子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之中,难以解脱出来,对健康不利。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敏感性,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为了让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泪,作为父母应该对他抱有理解、同情。其次,给孩子积极的暗示,称赞一些他认识的不爱哭的孩子,并鼓励他向这些孩子学习。偶有不如意却没有哭,及时夸奖他有进步了,给他一些口头称赞、一个拥抱或亲吻等,逐渐减少哭泣的行为。

不要强化孩子的哭。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孩子的哭闹让步,让他知道哭泣并不能为他带来他想要的东西。当孩子哭时,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方法,让他去哭一会儿发泄一下,待他停止哭泣后,再和他讲道理,强行制止或一味迁就,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都是不利的。学会忽略,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对幼儿不良行为的消除起到很好的效果。

让孩子用语言明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说清为什么要哭。

当孩子有问题时,不要一听见他的哭声就紧张地回应他,而要让他先停止哭,把问题说出来,让孩子使用正常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我很想帮你,但是你哭,什么也说不清楚,我怎么帮你呢?”孩子只有表达清楚了,父母才去帮助孩子。

父母学会控制情绪,不要吓着孩子。

父母自己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影响到孩子。如果情绪已经表露,最好立即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解释,免得孩子不断地猜想,加重敏感。另外,父母在发脾气的时候,一定不能使用各种恐吓手段来吓唬孩子,这样只会使孩子更没有安全感,更胆小敏感。

给孩子设定目标不要太高,多鼓励少批评。

把目标和要求定在孩子可能达到的范围内,对于因为缺乏自信或性格懦弱的孩子,必须多给他鼓励,让他尝试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例如:“让我们看看你脚上的鞋子,如果把两只鞋子换一下就更好了”。如果孩子做事没有达到大人的要求,但只要他尽力了,就别批评他。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要有意识地帮他转换一下情绪,比如带他到公园里去散步,去玩一会游戏,或者让他通过画图、唱歌、拍打玩具这些“用力动作”来释放他的负面情绪。还可以让孩子和父母或小伙伴谈心,这样都有利于减轻心理的压力。此外,父母每天尽可能的多花一些时间陪孩子玩、说话,一起画画、看书,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积极的情绪。

TIPS

1,父母不要凡事都替孩子去做,让他多与其他孩子接触,逐渐把胆量壮大起来。

2,父母要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等孩子身心成熟了,会逐渐明白动辄哭泣是—种错误的行为。

猜你喜欢

佳佳情绪妈妈
欢乐的歌
南瓜灯
我的校园
选择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