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语长安解读DV西安的文化特征

2009-03-07韩卫东

数码影像时代 2009年2期
关键词:小罗作坊小巷

韩卫东

从事电视的事已经十数年了,教人做电视的活也已经干了近十年。其问,电视带给我的苦与乐尽沁心问,而我生活在的这个城市,电视却不温不火,及至电视平民化的Dv时代,电视之于这座城市,仍然默然!

这个城市,名叫西安!

与长安相比,西安显得过于年轻,而与年轻的西安相比,长安又显得过于老态。这,恐怕就是人们不愿用现代化的DV思忖长安的缘由吧!像极了年轻人之于耄耋老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现如今,电视里的西安,是无城市特征的城市,是凡夫俗子生活的市井,如此,深思过后,我们只能幽幽地说:电视人愧对西安。

然而,仍有一些人在关注着西安,他们,是电视台的一群编辑。工作之余,他们寻找着DV与西安的契合之处,把西安昭示到DV当中,用他们年轻的智商去掌控DV,又用时新的技能去絮语长安。

长安是帝王之都,是诗歌之都,但又是平民之都。几千年的文化浸润与风雨剥蚀,这里,氤氲了很多惯常而又孤僻的渊源。是故文人不敢、不懈又不忘怀,百姓则是一副骨子里饱满、面子上又虚泛的情形。DV西安,着实为难。

然而,DV之所以是DV,关键的一点就是它的无所畏惧。加上它的随意、简单,技术的心思不多,便很有市场。在西安,DV不是没有,有限的几多DV人,不约而同地把镜头焦点对准了市井小民,一任这些大路的题材泛滥,让西安流落成一座毫无特点的小城,失却了它应当有的大气!

《长安十记》

小罗,大号鹏涛,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误打误撞地进了电视台,起初的想法和做法是用photoshop作画,让自己色彩的灵动光耀荧屏,于是就成了一名电视的后期编辑。每每有别人的作品出世,他就用大红大绿的色块伴上风舞的汉字包装一番,让这些片子堂皇地在电视上流淌。编导们和观众于是很高兴,电视台也偷偷的乐着,为找到一名廉价的美工而自喜。

时间久了,小罗自己先悟着了电视和自己的最终关系,哭了闹了要做编导,自己上手做电视。台里自是不允,想着法子让他把心思用在包装上,日后定当前途无量。小罗心里不美,却不能拗着台里,偷偷的自己做了打算。

忽一日,部三十分钟的DV作品《诗语长安》在他那个栏目办公室角落的电视上播出了,小罗不吭声地搬来自家DVD放了盘进去,花花绿绿的色块和着字幕,音乐过后,是小罗自己略略沙哑的配音。

“……踏歌之声徐徐而来,仿佛日时的长安隐隐若现,那是曲江池畔踏青的女子,是青门古道旁折柳的少年,是才子把酒对月时的吟唱,是故人追忆中的此情可待……”

画面很美,语言间充盈着唐诗的灵动,画意巧妙的叙说着段段诗句。小罗用一架偷着拎出去的PD150P把现时的西安拍摄之后,又夜以继日地锤打,电视里就洋溢出一个活脱脱的长安来。那个李白,杜甫们来来往往、醉酒吟诗的唐都!

大家惊呆了,这个绰号“墩子”的画师,竟然胸臆激荡,竟然熟稔视讯,一部《诗语》惊煞四座。自此,小罗开始在包装之余,独立编导,做出了《柳色》,《残照》、《家国》,《流饮》、《烟花》《曲江》,《大明官》《雁塔旧事》等十余部DV作品,散文化地杂而不乱。结成了《长安十记》在陕西电视台隆重推出。

《哪条街多少号》

蒲若锟,瘦高的身材,像个书生,却偏偏风流倜傥,讪笑怒骂间,又有着别样的智慧与狡黠。是他发现了小罗,也是他放任了小罗,才有《长安十记》。放纵罗用DV去记述西安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是制片人,有权利,二是他在西安土生土长,有热情,爱西安。如果说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他有文化,善于观察。

在小罗潜心做《十记》的时候,蒲若锟自己也拎了DV,与罗整天浪迹于唐诗导引的名胜。不同的是,他一头扎进了西安特有的四方城中间的胡同里去了。三两个月的忙碌之后,他做了一个十多分钟的小片子,自己起了个很随意的名字——《哪条街,多少号》。

西安沿袭了中国城市建设中的对称布局,规规整整。自唐以来,这种城池虽然经过几多变迁,但街坊众多名号繁复,城中间遍布的街巷,无论大小长短,均有命名。在一个12平方公里的方城之内,纵横着百千街巷,任是老生老死的西安人,记下的却也不多。而随着城市变迁,拆旧建新,这些阡陌在渐次逝去,而先前的格局也因这种时代的变迁变得更为繁复。

尽管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地发展,尽管身边也有许多沧海桑田,西安,依旧在忙碌中,呈现着昔日的欢颜。小巷里的天空,也依然宁静而安祥,时代的气息不时在小巷里穿行流淌,时间在十自然侵蚀这里的空间。

这是条时间的隧道,它从时间中走来,又在时间中消逝。

小巷是城市的生命,是孕育城市繁华的精灵+小巷里的故事,是三轮车拉不完,毕生读不遍的书,是浓荫里永远品不完的香茗!

小巷课邃而豳远,曲折而蜿蜒,曲曲折折中,人们在寻找什么?是区别宽阔街衢灯红酒绿的别样风情?是一份难得的平和心境,是怀旧的情绪,还是感悟人生?

小巷在人与车的律动中缓缓苏醒,各样的行走都带给西安一份别样的风景,而每一种速度都以自己的方式走进充满希望的天。……

想要在这样座新旧倾轧的方城里标出一个坐标,很是麻烦。人们惯常的问话,哪条街,多少号?这时显得失去耐心而又焦躁不安。西安到底怎么了,古老而文明的这座城市走在一个由问号构成的迷宫里了。

芦荡巷,甜水井,东西柳巷、炭市街、麦笕胡同、大学习巷,正学街、四府巷……,各种各样让西安人悠然的故地被片片高高低低的楼房遮蔽的严严实实。若非DV镜头里那些破旧而又斑驳的铭牌提示,那些曾经亲切而悠长的故事,就断了脉络,而这样的担心也从镜头里那些垂在门首、用拐杖支了身子、愣愣地看着镜头的老人们混沌的眼睛里,向四处流淌。

《西安时光》

蒲若锟手下的一名女将,叫刘波的,在日常的薰陶里,也注重了西安,不唯注重市井生活,她也把目光投向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中去,试图用影像向人们阐释古老而文明的西安。

与前面的两位不同,她的镜头捕捉到了在西安生活工作的一群人,藉由他们来述说西安的与众不同,来记录西安漫长的变迁,来彰显西安深厚的历史。她在一个限定的时间里把这些人的生活,定格在一处处典型的西安地标上,让这些地标因了这样的人而生动,而流光溢彩,而显现活力。

她给自己的DV取名《西安时光》,让镜头里的日子去向人们展示一个启明中的西安,一个没有忧怨,鼓点渐强的西安。

《老作坊》

沈静、霍光也是蒲若锟他们一伙的编导,在致力发掘西安文化的DV探索中,他们也积极而主动。当人们流连在西安街头,因为烤羊肉串,肉夹馍、米面皮子而大快朵颐的时候,他们想到的,不是街头的铺面,而是这些铺面后面的支撑——老作坊。

每一座城市都有作坊,作坊支撑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很长时期的城市时代。但每一个城市又都有着自己共同而又不同的作坊形制,在西安也有油坊、染坊、醋坊,这些作坊,让西安人与历史同步的同时,自己却追求着特立独行的西安气质。

沈静开始关注的作坊是一家乐器坊。这家乐器坊做的乐器叫埙,是一种陶土做的蛋状的吹奏乐器,中空,表层开上几个小孔,吹奏时双手捧起,嘴作吹笛状,几个手指开合各自的小孔,便有曲子流淌。埙音哀婉、绵长、清越,是西安独有的乐器。做埙是一门独到的技艺,当是祖传的方式,做法简单,如同制陶,但要在鸡蛋、鸭蛋一般大小的乐器上合适的留下足以翩跹七音的孔洞,却是作坊的秘密。

沈静找到作坊的时候,却遭致冷水浇头,那位老师傅不愿意拍摄,任由她三顾茅庐,终是不允。

最终使她能拍成第一部作坊DV的机缘,仍在于她的执著为了能更好的与老人交流,沈静除了遍查资料,熟悉了埙的来龙去脉之外,还与书院门卖埙的师傅死缠硬磨,学得了一段古老的埙乐,当她再一次到这间作坊去的时候,那段不甚确切的曲子,敲开了老者的心门……

“我手指都有些硬了,嘴也开始哆嗦,好在从我双手捧着的埙腹里溢出了悠扬的曲子,老人开始回头,并渐渐的舒展眉头,开始咧嘴,他笑了……”

藉由这一部DV,她开始喜欢这些作坊和这些作坊里的老老少少,开始由单一的介绍作坊,展示手艺,到最后的几部片子讲作坊里形形色色的传说和故事,她和霍光的《老作坊》系列开始叫座!

一座城市,是由前赴后继的人和众多的故事构筑起来的!这就是文化。西安,因为多了一些特殊身份的人,故事就很确切而生动!今天,当DV可以讲故事的时候,西安的那些古老故事的主角早已故去,化作渭北塬上的座座土丘,所以,很多人便觉得DV西安的无趣。殊不知,那些古老的人和事,在坊间残存着,沿袭着,只要我们DV镜头后面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为DV涌动的心,DV西安,因为其固有的文化特征,可以与逝去的历史同样辉煌、同样精彩!

猜你喜欢

小罗作坊小巷
《古村小巷》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下一站,爱情
汾酒老作坊
小巷深处
90分
《徽墨作坊》
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