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播 老大心态要不得

2009-03-06

环球时报 2009-03-06
关键词:外来文化所欲国人

王达三

如同许多国人一样,笔者也确信中国文化是一坛上好的“千年陈酿”。但是,在这个“五味杂陈”或“诸神争霸”的世界上,要做到“千年陈酿”的“开坛万里香”,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费一些思量,其中关键的一点,恐怕在于领会和掌握“平等”二字的精神实质。

在历史上,中国确乎一向是而且也一直以“中央王朝”和“衣冠上国”自居———周边只不过是些“蕞尔小国”或未开化的“蛮夷国家”而已,享受着“八方来贡、万邦来朝”的特殊尊崇,所以养成了文化上的自信与自大纠缠在一起的复杂心态,往往把“来学”与“往教”视为一种对他者在文化上的恩惠和赏赐。但是,这种“天朝上国”的梦在1793年乾隆皇帝接受英国使臣单膝朝拜并傲慢声称“天朝统驭万国”之后不久灰飞烟灭了,而且随后国人自己也打出了“打倒孔家店”(吴虞)和“拼命往西走”(胡适)的旗子,把中国文化打得七零八落、魂不附体。虽然中国文化近年来呈现出复苏的态势,但在现实中还远构不成和西方文化的“双峰对峙”,至多只是世界多样性文化生态系统中较有潜力的一种而已。

然而,或许由于历史的惯性使然,如今的国人仍然或多或少遗留着一些“天朝上国”的文化心态,把他者学习汉语汉字、茶艺武术之类的现象看作是中国文化优越性和吸引力的佐证,认为全世界都在热切期盼着掌握汉语汉字和了解中国文化,以便从“中国复兴”的大餐中分得一杯羹,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就是“救世主”,理应走向世界和拯救人类灾难。这种心态不仅是一厢情愿,而且是盲目自大,根本就无法与其他文化展开平等地交流与对话,只能引来讽刺和挖苦———须知,当前世界上的风行快餐是肯德基和麦当劳,流行影视是好莱坞大片,通行国际语言是英语。

法国史学大师布罗代尔在《论历史》一书中明确指出:一种文化至少具备三个特性,即时空性、借鉴性和抵制性。换而言之,每种文化都自有其历史传统和地域范围,只有当它意识到外来文化有利于自身发展时才会予以吸收和借鉴,否则就会予以拒绝和抵制,这在文化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软实力”甚至是“民族意识形态”的当今世界体现尤为明显。因此,文化传播要在谦恭和平等的基础上学会彼此礼让,至少是要学会对等地展开交流,而不是单向输出和盲目扩张,否则引来其他国家的猜忌和抵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今非昔比,对中国文化拳拳服膺、主动学习的他者毕竟少之又少。

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如饥似渴地吸收外来文化。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是,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中西合璧的文化生态正在逐渐形成,中国文化并没有失去自我———倘若有些失去,也是因为国人自己的抛弃,相反却能兼得中西之长。然而,“己所欲”不等于“他所欲”,中国不能以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来推想他者,也没有理由要求其他文化必须对中国文化开放。▲(作者是北京学者、哲学博士。)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所欲国人
冒死护友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AM NOTHING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浅析日本动漫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利用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