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思路与对策探析
2009-03-05罗玫
罗 玫
摘要:随着城市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城市园林绿化迅速发展之间矛盾的不断加剧,建设节地型园林已成为当务之急。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从规则、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订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重视园林科技与创新,强化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城市园林;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2-0262-02
近年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同时,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管理费用也在逐年上升,城市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园林。
1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资源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解决难度异常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摆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要求各行各业坚决执行。如何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各种资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开展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并使它们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应及创新城市绿化模式,大力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走节约型道路,园林部门一定要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树种选择、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为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要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
2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思路与对策
建设节约型园林任务艰巨、涉及面广,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1 积极建设节地型园林绿化
近年来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用地之间矛盾的不断加剧,走节地型园林绿化之路已迫在眉睫。建设节地型园林绿化,应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推广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绿化形式,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要尽量保持绿化场所原有的地貌特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做到土方就地平衡。要充分保留城市中的自然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精心管护,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在道路的绿化隔离带上,种植高大的乔木,小雨天挡雨,造成树阴和花园式的步行道、自行车道。对城区道路实施以补植、增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化改造,确保每条城市道路两侧都种植行道树,有条件的种植两排或多排行道树,建成林荫大道。要在停车场植树造林,进行生态化的改造。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停车场几乎都是建在水泥地面上,这种停车场不仅缺少荫凉,而且热辐射比较强,夏天一进车里像进了蒸笼似的,既难受,又耗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尝试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绿荫停车场工程,选择成荫快、规格大、适合本地环境、分枝点高的优质树种。这样,夏天车停在有树荫的停车场,既美观遮荫,又节油节能,同时又净化了空气,可谓一举多得。
2.2 大力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化
开展节水型绿化,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普及雨洪利用技术,坚持科学灌溉方式,逐步淘汰落后的灌溉方式,根据气候变化、土壤情况和不同植物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调整灌溉作业,努力实现精准灌溉。要节能降耗建立节水灌溉型绿地,普及推广先进节水的滴灌技术。用微喷、滴灌、渗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先进的节水设施、设备,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建立节水灌溉型绿地,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
要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发展集雨型绿地,要把集雨工程作为今后园林绿地建设的一项标准,列入工程预算。通过加快管线铺设,着力推广使用再生水灌溉绿地,同时鼓励社会单位、居民区物业建设内部的再生水处理系统进行绿化灌溉,进行绿化灌溉的再生水一定要符合相应标准。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或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
2.3 推广节能型园林绿化
近年来,由于大型城市广场、音乐喷泉和景观大道等城市形象工程的盛行,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的电能的消耗量不断增加,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中能源消耗问题应引起普遍关注。
建设节能型园林,应提倡并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通过合理采用太阳能、调整绿地内的照明系统等措施建设节电节能绿地。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尤其是那些远离城市的郊区公园或绿化带,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另外,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又能产生趣味盎然的园林景观效果。
节能型园林建设应以各种材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地方工艺以及环保型材料。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色。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与其将其大量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不如将其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营造独特的园林景观。
2.4 重视资金节约型园林绿化
规划是绿化建设龙头,建设资金节约型绿化,首先要切实解决高价设计问题。对一些超越现实、华而不实的设计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能盲目地效法。外来先进理念符合本地情况的可以适当采纳,不符合本地情况的,要慎用。
在苗木选择上,要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积极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广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郊野气息的自然景观,要推进乡土树种和适生地被植物的选优、培育和应用,培养一批耐旱、耐碱、耐阴、耐污染的树种,推广耐旱性、节水型的植物群落植物配置模式,在节约上下功夫,在实用上做文章,真正实现科学建绿。
2.5 倡导养护管理节约型绿化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逐渐提高,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也将越来越高,现在若忽视养护管理问题,园林绿化有可能很快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节约人力、科学养护成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标准之一。节约型园林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的标准,要用精细化的养护管理办法来养护成本,对园林植物适时抹芽、修剪,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城市绿化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尽量用生态的方法来进行防治。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只要措施得当,城市绿化的经济性、生态性、美观性与实用性可兼得。
3 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建设节约型绿化,抓紧研究制定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建设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具体措施,切实有效地推动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
3.1 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管理
建设节约型园林,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做起,要在决策者的思想观念上树立节俭的意识,从根本上扭转追求豪华奢侈和视觉冲击的园林建设指导思想。节约型园林绿化必须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规划设计模式、建设模式和维护管理模式。规划部门在审批各项规划时,要会同园林部门加强园林绿化规划的审批控制,杜绝高价设计、高价建绿的问题,从源头上制止不切实际,不尊重科学以及铺张浪费的行为;在建设上,坚决纠正“大广场”、“大草坪”问题,避免移种大树古树和珍稀树种以及洋树种的现象;管理上,建设部门在各项工程验收时,要会同园林部门加强对关于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验收,对不尊重科学,不实事求是,铺张浪费,高价建绿的问题要坚决纠正,对不划定绿线的不予交付使用。要加强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监督检查,要大力推广节约型养护管理模式,走节约型、可持续性发展的园林绿化道路。
3.2 重视园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该以科技为先导,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从园林规划、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入手,提高资源利用率,摒弃浪费,从而实现园林建设的低能耗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大节约型园林绿化各项相关技术的攻关力度,针对本地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突出矛盾和优势,建设一批示范工程。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节约型园林绿化替代技术,对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研究成果,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要加大对园林绿化科研工作的投入,落实科研经费,充实科研队伍,增强科研人员的素质,提高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能力,推动城市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只有重视园林科技,推广园林科技,走科技兴绿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资源浪费型或环境破坏型园林绿化,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3.3 强化监督管理
要加快制定和修订促进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规章制度。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财、节水、节地等各项标准。目前,在园林城市创建考核、人居奖审查等各个环节都要注重节约型园林的考核,对发现有重大事件和浪费行为,造成损失的,实行一票否决。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实施绿线管制制度。建设、规划、园林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认真整改。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必须明确目标,坚定信心,紧锣密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