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之思,晚风之境
2009-03-04邱贤
邱 贤
毛水清继《莲心集》、《流云集》之后,于2007年推出《晚风集》。
《晚风集》有“故乡忆旧”、“情系南京”、“北海岁月”、“访美之旅”、“八桂掠影”、“走南闯北”、“唐诗之路”、“短评·随笔”与“心海微波”九辑,共收录毛水清先生的七十七篇散文,多为2000年至2005年之作。全书充满了“思”意,即思念与思考,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对大江南北的喜爱之情,对历史的感慨之情以及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思考等等。
乡土之思 情真意切
“乡土文学”一词,最早见于鲁迅先生的《中国新文艺大观·小说二集序》,现当代文学史上不乏乡土文学作家,如废名、沈从文、汪曾祺、刘绍棠等。乡土散文作家对乡土总是怀着浓烈的感情。他们对乡村、乡亲、乡情、乡音、乡景、乡俗,总是那么痴迷,沉醉。他们的作品,流露出一种微醺的醉意。唯其情深,方能感人——这是乡土散文美学价值之关键。毛水清先生的散文有不少属于乡土之作,往往通过描绘故乡的自然风物,回忆儿时的有趣生活,缅怀已故的父母乡亲,抒写浓浓的乡亲与亲情,让读者领略秀美的山水和醇厚古老的风俗人情,并感受善良、正直的品性。值得一提的是,毛水清先生在广西生活多年,早已把广西看成是第二故乡,因此,本文把先生在广西生活的点滴一并纳入乡土系列。
在“故乡忆旧”一辑中,我们看到了毛水清先生对养育自己的故土——浙江江山,怀有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蕴涵在家乡的人与事物当中。例如《鹁鸪声里》的描写,作者因为鹁鸪的“咕咕”声想到故乡江南,想到“鹁鸪是故乡的鸟”,接着话题很自然地转到故乡的鹁鸪上,“在我故乡这个小县里,鹁鸪也称‘郭公鸟。相传黄巢部队过境时,乡下一对善良的老夫妻不知何故被冤杀,因此古老相传,说鹁鸪的叫声为‘郭公郭婆,黄巢杀我”,年幼时的作者不解其故,甚至觉得“有点滑稽”,直到参加工作重返故乡时才理解鹁鸪的奇特叫声与故乡民间故事口头传承的关系,鹁鸪不仅是自然的鸟类,更是“故乡承载着往昔记忆的悲情鸟”。文章后半部分则回忆童年时期掏鹁鸪蛋、养鹁鸪鸟的情景。这里,鹁鸪成了连接作者与家乡的一条纽带,所有的思念都通过这条纽带来传递。
乡土散文注重描绘乡俗,表达某种感情。《麦秆扇》是很好的例子,文章介绍了编织故乡麦秆扇的方法,由编麦秆扇到给扇子绣花,在一系列的介绍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先生对于家乡的麦秆扇是十分赞赏且为之感到骄傲的。但文章不止于此,先生由扇子引发出对已逝母亲的思念。母亲从小不识字,但她心灵手巧,是编织麦秆扇的高手,尽管如此,母亲并不满足。解放后,母亲进民校,上冬学,认得数百字以后就试着描龙绣凤,创作新的花鸟扇心,母亲一生为家庭操劳,她把自己编绣的麦秆扇都拿到县城去卖,以补家用。母亲送给“我”的麦秆扇,不仅可以为“我”夏天驱蚊,“即使我在浩劫中那一段低着头的日子,母亲的扇子也始终陪伴着我,使我对生活增加了一份信心,对人生增加了一份期望”。作者由介绍家乡的麦秆扇引发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毛水清先生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之后到广西任教,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早已使先生把广西这片土地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北海岁月”与“八桂掠影”两辑记载了先生对广西的感情。如《梦回干校,在春雨夜……》讲述先生被指派到广西工作,以及在“文革”期间被批斗被下放到干校改造的情况,“干校大多数是‘被贬的人,大家心里有数,互相同情,反倒比较温暖。一百两百同命鸟,南北东西落难人。我仿佛一下子从冰窟重回人间”,干校的生活清贫如水,但这里充满温情,先生不忘苦中作乐,与同志们一起留苗、砍切和下种,增加新技能的同时也唤起了原有的自信和热情。历史的错误造成了先生的悲剧,有辛酸,有委屈,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对干校的感激。而今,干校已不再如从前那般热闹美丽,显得荒芜、冷落,先生有些许失落与惋惜,笔者认为大可不必如此,干校遭到冷落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表明“文革”期间颠倒黑白的岁月已经过去。
此外,文中的八桂风光与广西的风俗人情栩栩如生,《龙州素描》书写了至今保留完好的抗战防御工程——小连城以及相关历史,倾诉着对小连城的建造者忧国忧民的苏元春的崇敬。
毛水清先生的乡土散文,在描绘实物的同时倾注自己的感情,从真实出发,引起作者与读者间的共鸣,这里的真实包括两层含义:客观对象的真实与主观感情的真实,也就是先生所提倡的“亲历性”与“内心袒露”原则。
历史之思 沧海桑田
20世纪90年代初,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散文轰动一时,它以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尖锐的文化批判、精神批判,赢得众多读者的关注。陈剑晖先生认为“文化散文不仅充满了文化意味,显示了作家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而且以一种可贵的自由开放的精神向度,在现代—文化生态的意义上完成了对历史、传统和现实的认同”?譹?訛。毛水清先生在《晚风集·序》中说:“现在的散文,有些人过分追求闲适,小题材,小摆设,小感慨,缺乏淋漓的大气和充沛的激情。读多了疲软,没有劲。”基于此,先生把目光放置于更宏大的历史文化当中,写了一篇篇充满活力与哲思的文章。如“唐诗之路”一辑和“八桂掠影”里的《初访大藤峡》、《湄江晨歌》、《濯濯灵渠波》。
大多数文化散文的创作模式为“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譺?訛,其中“故事”(即情节化的历史典故或人物故事)占很大比例,由于通篇议论、说理和引经据典而缺乏鲜活的文化生命形态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能打动读者,此时的创作成为一种堆砌文化的现象,发出来的只能是空洞苍白的声音。毛水清摒弃这一不足,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性与感性相交融,主观与客观相呼应,虽不像钟鼓般震耳,但却是娓娓道来,犹如阵阵习风,让人舒坦。《初访大藤峡》开首就设了一个悬念,“大藤峡在哪里?在现代的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可是,大藤峡古老相传,世世代代刻印在周围数百里瑶、壮聚居区百姓的心坎里”,继而先生介绍了明代年间在大藤峡所发生的瑶民起义,引用一首七言歌行描写了官军镇压大藤峡的残忍无耻,面对这一切,“似乎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我多么想快快走进大藤峡两岸的群山里,寻觅当年的战垒和残存的瑶寨,多么希望奇迹般地发现英雄们偶然遗留在岩洞中闪光的箭镞和雷石,多么愿意和起义先烈的后代子孙们在风雨桥头对话,听他们叙说前人抗击镇压的种种生动的活灵活现的细节……”,终于有机会走近大藤峡,雨丝洞前,先生遥想当年侯大狗也许年轻时曾在这里砍柴,“也许这泉水他曾洗过手、解过渴,这雨帘也曾湿润过他的衣衫。这样想着,一时间我们古今两位不相识的人似乎也有了共契,彼此相通,互相亲近起来了,我无法推想他的面相到底怎样,只是独自吃吃地笑”,这一句古今相连,让读者感到自然亲切,没有丝毫牵强附会。走过“明敕永通峡”,回到宾馆,先生不禁感慨起来:
大藤峡在哪里?我以为,它在黔江的深水和石滩里,它在两岸的深山、崖壁、岩洞和草木丛林里,它在千千万万瑶乡壮寨家家户户的民歌和口头传说里。它是一部刀光剑影、血泪交迸、充满反抗的民族史,历史不会被忘记。
大藤峡,我在大声地呼唤你。我要不断地走近你,我要亲手摸一摸你粗壮、发达、绵延的根系,我要走进你永远不死的心里。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密。
《徘徊唐宫前》给我们介绍了西安三大宫殿之一的兴庆宫。“兴庆宫”是唐代盛世的象征,但先生自始至终都怀有一丝忧郁与落寞,直至看到一对幸福的新婚夫妇才略感心宽,“平静的龙池也有风雨,也有波澜,也有龌龊。即使是盛唐,历史也不是完全明净的……世界又大又小,又宽又窄,昨天的,毕竟是历史,永远翻过去了,人们有更美好的明天”,从中我们发现,毛水清先生关注的重点不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建筑,而是人们自由、平等的思想,显示出极大的人文关怀。《湄江晨歌》讲述广西蒙山的湄江,蒙山古称蒙州,当时的蒙水就是现在的湄江,蒙山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改名为“永安州”。作者在历史的回想与现实的亲临中领着读者一起参观了武庙、冯云山指挥所、东江街、湄江河畔和长寿桥,还体验了蒙山的风俗人情等等。最后,作者借古诗表达自己对蒙山湄江的了解及深情。
历史是一个时代的记载,毛水清先生在回顾历史、缅怀古人的同时也把现实生活融入其中,过去与现在贯通,沧桑与活力融合,让读者不仅看到曾经的烽火,更看到如今的希望。
《晚风集》还收录了很多佳作,如走南闯北、访美之旅、情系南京和短评·随笔与心海微波,前两辑大多是写景状物篇,有人曾说,风景是心灵的镜子,一个人怎么看待自然,也就意味着他如何看待生命。作者把自然看成是与人类平等的一份子,表达了对花草树木、飞禽鸟兽的热爱与珍惜。
晚风之境 安然幽雅
由于情感阅历、生命体验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的主张朴实美,有的追求怪诞美,有的含蓄,有的粗犷,等等。毛水清主张朴素真实,他的散文犹如习习晚风,给人启示的同时也给人一种沉思的静谧。
巴金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文学创作应该是真诚的倾吐,不虚夸不做作,语言和感情都应朴素而真实。毛水清先生尚朴实,去雕饰,力图追求散文美的本色。在他的作品当中,我们很少看到过多的语言修饰,只有简洁凝练的叙述。他在语言结构上还表现为对古诗词和历史事件的运用。如《鹁鸪声里》引用陆游、刘宰等诗人的诗歌介绍鹁鸪鸟和鹁鸪鸟的叫声;《初访大藤峡》和《湄江晨歌》里借太平天国运动表达对苦难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反抗精神的认同;“唐诗之路”以历代史实表达对古代文化的追忆等等。
同时,毛水清先生还注重散文的率真和诚挚,只有率真和诚挚,才能使作品质朴亲切,浑然天成。于平实之间流露真情是先生散文的特点之一,如《父亲的墓》讲述父亲操劳一生,病逝后因家境贫寒只能用旧砖砌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的思念与不能尽孝的愧疚。毛水清先生认为“散文的生命在于真实”,“景、事、物都应该是实有的、亲历的”,宣称“我愿意把自己的心袒露在读者面前,决无忸怩之态”,“我追求一种醇厚雅正的境界”?譻?訛。毛水清先生强调散文创作的真实性与亲历性,主张散文创作要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把作者的生命体验融入作品当中,决不隐瞒伪装,这是散文创作的真谛,也是先生的散文之所以感人的内在原因。
《晚风集》没有大风大浪,没有豪情壮语,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抒写,自自然然的表达。从另一层面来说,“晚风”也代表了先生的处世之道与为人原则,他在《晚风集·序》中说:“我虽不是李谪仙,也不是李后主,自认才拙力弱,但在那荒唐的岁月里却也有自己的‘痛楚,自己的逆境,自己的沉郁,并不一帆风顺,触处生春。然而我仍有自己的欢乐,自己的追求。”
确实,“万里快哉风”是一种境界,“晚风轻轻吹”也是一种境界,在“晚风”中,我们走进先生的内心,沐浴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坦然。■
【注释】
① 陈剑晖:《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载《文艺评论》1995年第2期。
②朱国华:《别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载《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2期。
③ 毛水清:《莲心集·自序》,接力出版社1997年版。
(邱贤,广西民族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