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实地认识美国

2009-03-02杨玉圣

世界知识 2009年2期
关键词:世纪

杨玉圣

《20世纪的美国》是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资中筠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我甚至认为,该书和《资中筠集》、《追根溯源: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财富的归宿》一起,很可能成为资先生美国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不管喜欢与否,美国是当今对全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少数大国之一。无论是“美国世纪”还是“美国现象”,如本书作者所说,美国“作为人类发展的一种典型,值得深入研究”。本书独辟蹊径,主要是从美国的人文条件和独特的发展道路,来探讨20世纪“美国何以兴?其秘诀何在?”这一主题。

作者的研究表明:20世纪美国的发达与繁荣,是由于其渐进而持续的改良之道。尽管也充满了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种族冲突、对外的热战和冷战,但美国始终没有出现暴力革命、军事政变或其他方式的无序的政权更替,“基本上在原有的思想和政体的框架内不断更新、变化,较之任何一个主要国家都稳定。正是在这种稳定的局势中发展为全方位的超级大国,一个世纪独领风骚。”本书给予进步主义运动以很高的评价:“奠定美国20世纪进程的基调是进步主义运动,而且这场运动有诸多普世意义”(修订版序)。书中总结说,推动改革的动力来自劳工运动、平民主义运动、公众舆论的监督和批判、基督教福音派及其他教会改革派以及学者、政党和政治家,由此而兴起遏制垄断财团、改善劳工福利与社会保障、资源保护、市政改革、反腐败与民主化等全国性改革,强调平等,关注弱势群体,反对弱肉强食。正是一系列的进步主义改革,“构成对资本主义残酷竞争的制衡,同时有效遏制了政治腐化,从而形成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对后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名副其实的‘进步主义时期”。

这种渐进主义的改良传统,与以言论自由和批判精神为特征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密切相关。在整个20世纪,美国社会批判的声音虽有起伏,但从未被压制下去过。书中引用了瑞典著名社会学家米尔达尔在《美国的悖论》中关于美国人公开自我揭短的现象的评论:“如果说全世界都充分了解美国的腐化现象、有组织的犯罪和司法制度的弊病的话,那不是由于其特别邪恶,而是由于美国人自己爱宣扬缺点。”这种社会批判的传统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在美国,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一方面是权力制衡的政治体制,另一方面是言论自由保障下的自我揭短、互相揭短的批判传统,由此促成了持续的渐进的改良,把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围,使“社会在不断摇晃中避免了激烈动荡”。所以说,“这种自我批判精神和对通过公开讨论解决问题的信心是美国改良机制的灵魂,也是美国的活力所在。”

本书特别用“悠久而丰富的精神遗产”作为其中一节的标题,并说明其用意是“要澄清两种通常对美国的印象:一是认为美国历史很短,没有源远流长的传统;二是认为美国是暴发户,因而只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匮乏。事实并非如此。”作者强调指出:美国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一部分,故而源远流长。以美国丰厚的精神传统和思想资源而言,书中论述了基督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广泛影响:“基督教精神对美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在激烈竞争中赖以自律,在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中提倡集体合作,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宣扬平等,是物欲横流的浊浪中的净化剂。”作为深入人心的美国式自由主义,包括个人自由和公平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理想,甚至是普遍信仰,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各族裔凝聚成一个国族的胶合剂,是在最大的差异中求同的共同标准,也是一切改良的动力和指针。”美国主流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个人才智和力量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全社会的进步。即使是最激进的改良,也没有脱出自由主义的框架。“总的说来,美国社会实践的主线还是自由竟争。”作为美国立国之本并贯穿于整个美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是美国特色的自由主义传统,包括个人主义、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平民主义。胡适之先生曾有言:“美国不会有社会革命,因为美国天天在社会进步之中,这种革命是渐进的。”作者在引用上述名言后进一步总结说:“渐进主义的确是美国发展的一大特点——不断从改良和妥协中化解矛盾,避免了大起大落。如果以‘左和‘右来概括其思潮和政治的变化的话。犹如钟摆,每隔一段时期就向一方摆动一次,而总的趋势是向中间靠拢。”在改良和妥协中保持社会稳定与发展,正是20世纪美国的基本特点。

本书对于影响20世纪美国发展的关键因素的讨论,还有如下两点值得特别重视:一是关于移民和人力资源的重大影响,一是关于公益基金会的特殊作用。关于前者,资先生在《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书系“总绪论”中已给予高度重视:“作为独特的移民国家,在全世界人才自由流动几乎无国界的今天,最优秀的人才流向美国势不可挡,使美国在这方面形成绝对的良性循环。全世界在不知不觉中追随美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影响。这是一种无形中的‘美国化,连欧洲也不例外。”在正文中,又通过《移民、教育与人口素质》和《美国良心的负担》这两章加以论述。书中重申:作为移民国家,美国因移民而获得的人力和智力资源是任何一个大国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在人口素质上不断优化。这是美国特有的先天加后天的优势,其他国家很难仿效。只要全世界人才的自然流向还是美国,在21世纪的竞赛中美国仍将遥遥领先。”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种族矛盾又是其最大社会难题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黑人问题。经过一个世纪的变迁,今天的黑人状况已发生深刻的变化,黑人境遇的改善仍是美国和平改良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作者强调:“美国的种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而且要深刻得多。”“迄今,美国黑人的境遇仍是美国民主的疮疤。”关于后者,即大财团出资创建的基金会和其他私人公益事业,本书对于这一“20世纪美国的独特现象”的阐发深入浅出,也发人深省:作为20世纪的美国一大特产,基金会不仅体现了“发了财就捐赠”的美国传统,而且还有平衡自由和平等的悖论中的杠杆作用。这些基金会以传播知识、促进文明、造福人民为宗旨,对内推动社会改良,其影响及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捐赠文化”对社会风尚的引领作用:“财富的流向能引领社会风气。20世纪初的美国,先富起来的一代人以其财富和智慧创造了公益基金会这样一种新事物,引领了社会风尚,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捐赠文化,促成财富的某种良性循环,其意义不可估量。”

温故知新,顾后瞻前。《20世纪的美国》提出的如下三个问题,尤其值得深思:第一,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在总体上将继续维持领先地位。“美国是否会发生重大转折,现在还言之过早。但是对外人说来,不论美国过于强大,或是突然衰退,都非世界之福。”第二,“三权分立、舆论监督、思想界的批判,这些美国的看家法宝能否继续有效地制衡金钱和市场专政的腐蚀力量,这是美国进入21世纪(面临)的大课题。”第三,“现在美国总是以国际事务最高裁判和国际警察自居,动辄制裁别国,但是如果联合国无能为力的话,谁能约束美国?这是世人所担心的。”

一本好书,理应反复修订、不断出版。本书初版于2000年5月,第二年重印,本文所评论的是其2007年9月出版的修订版。这不仅说明读书界对本书的认可与需求,而且也说明作者对本书及其论题的看重。若本书推出第三版的话,兹建议对以下问题再加斟酌:

第一,目录页中的“20世纪:美国世纪”,似属蛇足(这原是本书初版时的书名),建议删除。

第二,第186页说“本杰明•弗兰克林本人就是白人至上的信奉者和鼓吹者”,有两个问题:一则建议将“弗兰克林”按惯例译作“富兰克林”;再则“白人至上”(White supremacy)是特指针对黑人的极端白人优越论,与对印第安人的态度关系不大,故书中根据富兰克林关于印第安人的只言片语而得出他“本人就是白人至上的信奉者和鼓吹者”的结论,恐欠妥。

第三,第188页注释1,显然是把约翰•亚当斯的夫人艾贝盖尔误作为“塞缪尔•亚当斯的夫人”。第226页提到1918年纽约新移民大游行时,把独立日写作“国庆日”,欠妥。第195页把“三K党”印成“3K党”,怎么看都别别扭扭,不知能改为“三K党”否?

猜你喜欢

世纪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
世纪赞歌
屹立一个多世纪的学校
冰河世纪大访谈
21世纪发现的特大钻石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世纪中国梦
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文白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