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丑闻拷问企业社会良心
2009-03-02张炜
张 炜
当时间进入2008年8月份的时候,社会的聚光灯全部投射到奥运会上来。这个时间里,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誉为无与伦比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将之前的雪灾、地震等大灾难带给中国人的悲伤气氛全部冲淡了。
但这样的美妙时光并不长久,9月初,有媒体开始报道有部分婴幼儿因为长期饮用某品牌奶粉导致肾结石。随后,陕甘宁江苏等地出现多个婴儿患肾结石病例,疑为食用问题奶粉所致。9月11日,卫生部经过调查,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同日,三鹿承认奶粉受污染,全部召回8月6日以前产品。
更为让人尴尬的是:三鹿集团在汶川大地震救援期间,还向灾区运送了大量的三鹿奶粉。当然,很快这件事情就被遮掩过去。因为铺天盖地而来的是更多的奶粉含有三聚氰胺,各地质检部门开始检查本地销售的奶产品,并形成上报机制,每天上报检测结果。
这场由三鹿牵头的丑闻,随之让众多知名奶制品企业落马,不但如此,整个食品行业也开始一次全面的检查。最终三鹿事件导致三鹿集团的垮台,石家庄市大批官员下台。
9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全面整顿奶制品行业。会议要求,尽快修订监管法规,严格法律追究制度。国务院办公厅9月18日发出关于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通知。
在政府的积极努力下,三鹿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同时其他大奶业巨头也开始投放广告,形式几乎一样,那就是向消费者阐述:现在自己的奶制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公开透明的信息让民众稍微松了一口气。
但事件的影响并不会就此停止。三鹿的丑闻让政府和民众意识到,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不像他们自己所宣称的那样,于是政府开始取消免检制度,重新开始了食品检测,而民众在这次事件中看到的是:中国企业家社会责任的集体缺失。这样的局面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其损失要远远大于自然灾害,因为道德的底线将在这次事件中又一次被降低,这个伤痕的弥补可能需要几十年,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之路还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