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09-03-02张慧云
张慧云
摘 要:新时期中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有益的教育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1-0021-02
中学生健康成长关乎社会的发展,应当倍加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忧,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增多。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南京市15.7万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初武汉市有近20%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1999年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三成中学生心理有问题》;近几年,因沉溺网络而性格偏执、因心理受挫而一蹶不振、因生活突遭变故而意志沦丧等原因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也时有发生,其结局和教训无一不令人扼腕叹息。青少年包括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怀有回避和恐惧心态,缺乏科学态度,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在我国许多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现在虽然有些地方发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多数学校迫于升学压力,很难保证开全课程上足课时,心理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错失了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良机。
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二是部分中学生沟通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三是对自我认知能力尚不完全,自信心不足;四是生活顺境多,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志;五是对情感的认知能力欠成熟,出现“早恋”问题等。
二、语文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齐抓共管的大事,从现实情况不难看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任何一种教育,点滴的渗透才是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正所谓“春风化雨”、“滴水穿石”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正是兼具这种作用的载体。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很有优势。
三、语文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针对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模式,从宏观角度培养中学生综合心理素质。
从心理学的定义来讲,心理包括人的认知、感觉、思维、注意、记忆、气质、能力、意志等方方面面。身心健康是学生成才的前提,心理健康尤为重要。语文教学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便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从课堂教学模式上,将这种渗透贯彻始终。这是一种较宏观的思路,培养中学生综合心理素质。具体做法是,教师首先要把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化成自觉的教育行为,通过不同的教学途径,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每一个教学步骤,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探索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式课堂结构。第一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唤起高昂、饱满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第二段:利用创设的气氛,提出问题,在学生好奇的思索中,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里,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第三段:巩固扩展第二阶段的学习内容,强化心理品质训练。在用三段式课堂结构时要有意识地、灵活地结合教材内容,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实践证明,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2.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创设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情境。
“环境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课堂上,大到结构模式,小到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仪态、语言的美感、语句的顿挫、授课的节奏以至教师的性格、气质、修养、人格魅力都是育人的“环境”。因此,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这些全部融汇在一起,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课堂环境,以语言的美,巧妙地把握教学节奏,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和一个人格健全的“自我”创设情境。这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用心体会,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课堂上授业、解惑、育人,课下也就该多熟识、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这样,课堂上施教时才能顺畅地与学生交流情感,产生心灵默契。
3.挖掘教材意蕴,结合具体内容有机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而言,这是较为具体的一种做法,它甚至细化到每篇课文内容。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训练。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深挖教材的意蕴,做到“意大于形”,只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益。篇目不同,内容自然地也就不同,深挖到的意蕴自然会从不同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五柳先生传》一文中,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活脱脱一个“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文章表层意思要讲透,授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这种“安贫乐道、不计得失、不慕名利”的人的看法。教师启发,学生表达的观点各异,从不同的回答看到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教师不必急于评价学生们价值取向的优劣。学生有观点并敢于亮观点,有自己的追求和取向,对于每个十四、五岁的中学生而言都是值得肯定的。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其效果是显著的。对于其他文体来讲,深层意蕴的挖掘和灵活实施心理教育相对稍显容易。比如写人记事文体,老师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确立情感目标,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通过有意识地把情与知统一于教学之中,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欣赏能力、情感陶冶同时活跃起来。另外,记叙文体中如有表情、心理等描写,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情复述、心理话自白,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如遇情节显明文体,利用课本剧排练,让学生多角度感受人物性格心理和人生遭遇,提升心理素质。
总之,写人记事的文章侧重对学生情感认知、人格培养及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说明文体的文章,侧重加强学生对事物的感觉、认知能力的培养;新闻文体的文章,侧重加强学生分析、理解和判断等素质的培养。因教材制宜,随内容而变,做到灵活转换心理教育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成功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辑 薛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