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学校的生命教育
2009-03-02阎力坤
看到在物质利益受到人们极度关注的这个社会,我们的教育研究者能把生命教育提到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而且在全国的中小学掀起关于校园生命教育的研究与研讨的热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说实话我的心里甚是激动,因为我觉得这才真正体现了教育为人的终身发展负责的价值和意义。
看到学校内教师们对于生命教育研究的热情及为此所做的大量工作,特别是读完了王丽与钱理群老先生有关中国语文教育的谈话录,我的心中更是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刚刚毕业时自己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再想想三年后自己对自己中学语文教学的亲身体验,心中感慨万千。但是在感慨之余,脑中又清晰地浮现出钱老先生有关中学语文教育目标的谈话,不禁又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更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所以在这里,把钱理群先生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对比反思整理如下,希望与大家共勉。
钱老先生非常推崇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所以他借用蔡元培的教育理论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他说,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活着,人还有一种超越于现象世界的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的追求,也就是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仰和理念。而具体到中学语文教育,他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更有其文学教育的目的,即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唤起人的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
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们通过语文课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进而感受、体验人的精神的美,追求美好的理想,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和自然、宇宙生命的和谐。即在他们人生的起始阶段,赋予他们的生命以最基本的亮色,以便在他们长大以后,真正面对社会与人生时,就能以从小奠定的内在生命中强大的光明面,来抗拒外在与内在的黑暗。
在这一观点上,他还讲述了自己的切身体验:他讲述说,他在青少年时代曾学过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所表现的对人的信念,对美好东西的信念,还有为了这个信念不惜献出一切的精神支持着他在被流放到贵州一个偏僻的地区18年间,仍保持一颗完整的心、一颗赤子之心。
看到钱老先生的教育理念,特别是他的亲身经历,我又想到了巴金先生的那句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我觉得巴金先生这段话说得朴素,也非常深刻。实际上,我们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有整个教育的目的,包括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使人类变得更美好。
由此,我们想想自己看到一本好书之后的欣喜,想想这些好的作品对我们工作、生活的意义,再想想那些名人们谈及读书对于自己人生影响的名言,我们不难看到:好的作品让人受益无穷。那么,如果我们在初中阶段能借助我们的课堂,培养出学生对书的热爱,对书的痴狂,那么他们的人生又会变得有多美好啊!
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一个叫邓驰的学生在课前演讲时为我们讲述了《半个苹果》的故事:一个在沙漠中前行的人得到了半个苹果,正当他想吃掉它时,他想到前面还有更漫长的路,于是他把这半个苹果放起来,等自己最饥渴难奈时再吃掉它。正是靠着这半个苹果的支持,这个人没喝一口水成功地走出了沙漠。
邓驰的演讲让我们十分惊讶,也博得了我们热烈的掌声。然而更让我惊喜的是,从那以后,学生的日记、作文中会经常出现半个苹果的典故,并以此互相鼓励,战胜困难。甚至在一次足球比赛时,他们班的女生竟以“半个苹果”为口号激励场上的队员。直到现在,我和他们还以这个典故互相鼓励。
由此看来,自己曾经致力的那种以训练学生掌握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不是已经背离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呢?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总结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后,能读懂文章,读懂文艺作品,认清是非。让他们在世界观形成的中学时代,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在储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储备好精神的底蕴。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具有遇挫折而毫不气馁的韧性,具有在经历人生风雨之后变得更成熟、更稳重的人生准则。
那么,形象一点,借用钱老先生的话说:中小学时期就是人的幼年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他能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尽管长大之后,他看到的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美,他也会因此而分裂、痛苦和怀疑,但他绝对不会限入虚无主义,因为他有一个“精神的底子”。他会在痛苦的思考和怀疑之后,从原来那种幼稚的、不自觉的和谐过渡到更高级的自觉的和谐,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因此,从现实生活来讲,我想,那些大学设立中文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一批熟识写作技巧的人,而是让这些学生在大量研究前人杰作的基础上,对社会、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写出更振作人心、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更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换言之,真正的文学家并不一定都出身于中文系,凡是对人生、对社会有深刻感悟的人,在激情的促使下,都能以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写出一部惊世之作。
回到我们中学语文教育来,应该说,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它不是外加的“另一张皮”。首先所选的课文本身,就渗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这些课文,感悟作品的语言,与课文的作者(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世界与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课文里的人文精神就自然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营养。在我看来,这“对话”与“交流”才是阅读教育的根本。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让一个学生因为学习了某些文学作品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为自己理想而拼搏的人生信念,有了为追求理想而坚韧不拔的意志,那么一切的目标: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他们天天向上,让他们出类拔萃,不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吗?
但谈到这里,我并不是想抹杀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中学阶段,有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而且掌握要牢。但“从语文的本体来看,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即语文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语文的‘底座,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构,语文就是文化”。所以,在掌握那些实用知识的同时,请让我们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多给孩子们一些梦吧,给孩子们一个“精神底蕴”,别让已经束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那种“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再继续束缚我们的下一代。
人活着,是应该有梦、应该有灵性的。如若不此,别说是钱老先生所提及的清华、北大学生灵性的衰落,就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泯灭,恐怕也指日可待了。
几十年前,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提出了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仰和信念的教育理念,但可惜的是,他的这种颇具远见的教育理念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扬。那么。我希望,几十年后,中国教育的改革能让蔡元培的这种教育理想变成现实。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虚心求教,努力工作,处理好理想教育与实利教育间的关系,为实现我们心中的教育境界而奋斗。
阎力坤,辽宁省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