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教育的作用与途径

2009-03-02李美歌

文学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文学生命人生

现代教育强调为政治、经济服务,为科技发展和大工业生产提供后备人才,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格完善,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求真向善趋美的本性扭曲,甚至迷失了精神家园。文学教育正是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个性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一)纯洁道德,树立人生理想。

“文以载道”,文学从它产生时起就肩负着道德教化的责任,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重要功能。文学经典所宣扬的道德精神会成为大学生人格培养、理想确立、道德熏陶的重要食粮。

儒家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思想。儒家宣扬的仁义礼智信的人伦规范,“正心”、“修身”的行为方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最全面、最深刻的阐释。读屈原,那九死不悔、上下求索的告白,展示了不随俗沉浮的高洁人格,良心、道义、使命感、奉献精神充盈在字里行间。读杜甫,爱国的情怀深入到骨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事和家事早已水乳一体;茅屋为秋风所破,还幻想着用“广厦”“大庇天下寒士”。辛弃疾那慷慨纵横的词章,陆游魂牵梦萦、老死不忘的情怀,早已自觉地把自我追求与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李清照以女流之辈在宋朝南迁苟安时,书写“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誓愿;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格信念怎能对我们的人生没有启迪与激荡!

(二)化解苦痛、战胜挫折,培养健全人格。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1]苦难总会不期相遇,挑战苦难成了面对苦难的唯一选择。观照古往今来文学家漫漫人生之途,从一段段绚丽的旅程中去体味借鉴,我们可以获得独特的心理素质教育。

“文章自古憎命达”,坎坷和不幸是文学家丰厚的财富。我们喜欢司马迁《史记》,决不仅仅因为这部文学和史学著作本身,还包含了他那种忍辱含垢、发愤著书的人格精神;我们喜欢苏轼,也是喜欢他面对几十年宦海沉浮能泰然处之,随遇而安,化解苦痛从而战胜苦痛的精神;当代作家史铁生对于自身生命、死亡、人生意义的深层思考,充盈于《我与地坛》、《病隙笔记》的文字当中……苦难不但丰富了生命的内涵,又为日后战胜苦难积累了经验。因此,苦难感、幸福感、成就感与人生意义,在我们的生命中是融为一体而交感互动的。

(三)提升精神,感受生活的诗意。

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所以将生命融入自然,与万物对话交流,悲天悯人,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无疑是人的首选价值。现代文明让我们的心灵常处于一种焦灼甚至木然的状态,心灵感受越来越缺乏诗意。通过学习经典作品认识生活的面貌,感受生活的内涵,提升人文精神,正是文学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远离粗俗、愚钝,走向精致、聪慧的生活,是崇尚高尚、向往崇高,是在生活中随处都能感到意趣和美的存在,是对生命的领悟、肯定与热爱。叶圣陶也告诉我们:“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取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我们对诗意的追寻已超出“水仙花”的慰藉,引导学生体悟生命,点燃激情,塑造健全的人格。批注过《水浒》、《西厢》的金圣叹用“不亦快哉”表现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每一丝细微的生命波澜都能触动他灵魂的颤抖;宋代文学家王禹偁被贬黄州,建竹楼为文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2]苏轼有一不足百字的短文《记承天寺夜游》,道出了与友人庭院赏月的美景,他感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们所缺的也正是这种与自然对话的闲情逸致。

大学语文课堂无疑是进行文学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通过下列途径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

(一)强调原真性阅读。

原真性阅读没有功利目的,完全凭个人兴趣爱好,由内在动力驱使,是学生接受人文精神辐射的重要途径。林语堂说:“阅读是灵魂的壮游”,因为短暂的生命体验和狭小的生活阅历很难支撑人的精神大厦,我们必须借助阅读来丰富心灵世界,提升精神品格。

阅读的内容当然是经典。人类的文明和文化以物化的方式延续下来的终究是少部分,祖先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经典。经典以经典的方式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并保持永恒的魅力。经典中包含着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以及得失荣辱、贫富贵贱、安危穷达、爱恨善恶的深刻思考,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能很好的抚慰和赞助人类单薄的生命。

(二)感悟和理解。

文学教育的基本过程是感受形象——理解形象——情感共鸣,最终达到陶冶情操。要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还要针对不同文学样式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

1、小说:构建情节框架,品味人物形象。

情节、人物与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而具体到某一篇小说,又有它最值得我们感知的角度。有的小说以情节取胜,如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契诃夫《烦恼》等,在学生心中构建情节框架,那些可怜的人物就被定格,将永久震撼学生的心灵,甚至终生不忘。有的小说不讲曲折故事,重在塑造人物形象,如孙犁、张爱玲、鲁迅的小说,那就将感知的入口处放在对人物形象、人物心理和人物命运的解读上,让学生感受、理解、想象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激起情感的共鸣。

2、诗歌:走进意境,把握意象。

意境和意象是诗歌叩击读者心灵的情景和物象,走进意境就能触摸到诗人心灵的波澜,无论是李商隐的凄迷还是李贺的幽峭,无论是苏轼的阔朗还是李清照的哀婉,我们都能在唐诗宋词的情韵间触及诗人的脉动,穿越历史的时空与大师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与精神的对话。把握意象,我们就能感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痛苦与执著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缥缈与无奈;我们就能幻化出行在“雨巷”中的诗人渴盼“丁香”的心境,就能将“橡树”与“木棉”看成一对并肩前行的情侣;我们就能感知“梅花就落满了南山”的寂寞……

3、散文:体味意境与哲理,品味语言。

选入教材的散文名篇多以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思和独特的语言取胜,朱自清的清新淡雅、巴金的含蓄深沉、余光中的灵动、郁达夫的率真就遍布在那些优美的文字中。描摹山水、写景状物的散文往往以形传神,寄情山水,通过对具体形象的逼真描绘表现抒情主体的情感,我们要循“形”入里,仔细体察。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那“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的西山寄托了独立不羁的人格;朱自清在秦淮河如梦如醉的桨声灯影里融入迷茫的情思;余光中透过那淅淅沥沥的冷雨伤怀的是白发游子的漂泊。走进并体味意境,就能使学生透过文本真真切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怀。

散文之“魂”还在于对人生世相的思考和生存之理的探索。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最美的特质就在于充满了哲思,“其艺术感染力不但来自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般独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息,更是来自于旺盛如青草却霎间枯萎的岁月中的往事,来自于在被毁灾的命运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的追问。”[3]探寻深刻的人生哲理,就能使学生在灵魂深处对生命的意义仔细掂量。

钱理群说:“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大心。这是一个燃烧的大海,你不能隔岸观火,你必定要把自己也烧了进去,把你的心交出来,与这些民族的以至人类的精英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轻与重,就在同哭同笑同焦虑同挣扎的过程中,你会与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4]这应是对文学教育过程的诗性诠释。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5)

[2]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3]喻旭:《呼唤具有审美特质的散文教学》(《科学大众》2007.12)

[4]见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7)

李美歌,陕西西安医学院人文科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文学生命人生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文学小说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独一无二的你
文学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