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除皮肤瘙痒
2009-02-25窦光宇
窦光宇
“十病九痒”,对皮肤病患者来说司空见惯。但一些皮肤没有“病”的人,有时也觉得出奇的发痒,甚至恨不得把皮肤抓烂。但仔细检查,除皮肤表面因搔抓留下的条条痕迹外,却没有皮肤病的蛛丝马迹,医学上称之为瘙痒症。
多种疾病预报信号
瘙痒症多数与疾病有关,皮肤瘙痒往往是疾病早期的报警信号。对这些瘙痒,首要措施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皮肤瘙痒的诱因。
肝胆病变:当肝脏和胆囊发生病变时,胆汁的正常分泌及排泄发生障碍,引起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高。其中有一种叫“胆盐”的物质经血液循环到表皮,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这种皮肤瘙痒出现在黄疸之前,常见疾病有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肿瘤和其他一些引起黄疸的疾病。
肾脏病变:肾脏病变引起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时,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产物不能及时从尿中排出体外,一部分从皮肤汗腺排出时,能凝固形成一种叫尿素霜的物质。这种物质刺激表皮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大多在患者尿量减少的同时出现皮肤瘙痒。
糖尿病:因葡萄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充分利用,加之多饮、多尿引起负氮平衡和失水,皮肤的含糖量及乳酸增高,引起皮肤瘙痒。女性更容易因尿糖刺激而引起外阴皮肤瘙痒。
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子宫颈癌及乳腺癌、淋巴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常会出现皮肤瘙痒,可能与恶性肿瘤的代谢产物刺激皮肤有关。
血液病: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何杰金氏病等,均可引起皮肤瘙痒,而且大多发生在血液病症状出现之前。
其他病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以及妇女妊娠期,可因血液中激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皮肤瘙痒。
万万不可“挠挠”了事
在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表演的节目中,有一个揭露骗子欺骗患者的段子:一个人身上奇痒,便从骗子那里用重金讨得祖传治痒偏方。回到家中,一层又一层地打开包装纸,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挠挠”。
最后抖的这个“包袱”引起了人们捧腹大笑,同时也告诉人们,当皮肤奇痒时,不宜使劲搔抓皮肤。这样不仅使皮肤瘙痒得不到减轻,严重者还会致使患处皮肤糜烂、化脓。
最合理的止痒方法是降低皮肤温度,麻痹痒觉。可以采用冷湿敷的方法,用冷开水、生理盐水或者3%硼酸溶液,取4-6层纱布浸湿后湿敷患处皮肤。若是在100毫升3%硼酸溶液中加入2毫升类固醇皮质激素,组成曲安奈德硼酸溶液,冷湿敷在瘙痒皮肤上,还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具有很好的止痒效果。
还可以选用薄荷、樟脑、冰片等化学药品来止痒。此类化学药品涂于皮肤上后,也能使皮肤产生凉爽感觉。不过,这种止痒方法不可涂于面部、腋下、腹股沟、生殖器等皮肤柔嫩处,也不要用于婴幼儿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