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素质培养卫生士官的计算机教学优化实践
2009-02-24戚红军王惠萍韩红亮张海龙
戚红军 王惠萍 韩红亮 张海龙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2-0058-02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作为以培养卫生士官为主要对象的院校,针对卫生士官的任职需要和实际,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优化。
关键词:卫生士官;信息素质培养;计算机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我院办学规模不算大,但却是一所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的军队医学院校,几年前,随着军队院校整编的深入,我院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转型,由干部学历教育改为以培养面向基础部队卫生士官的教育,针对卫生士官是根据部队实际近几年新增加的学历教育层次这一新情况,经过对基层部队的实际需要和卫生士官的任职要求的深入调研,我们本着“积极探索、大胆改进、有所创新、不断完善”的原则,制定了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立足于教给学员一种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对卫生士官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
1转变教学观念,使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部队卫生特色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部队卫生信息化越来越引起了重视,目前,军队医院医疗管理已逐步实现了网络化,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也使用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因此,卫生士官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和其他院校完全一样,仅满足于计算机基础应用之类的内容,我们结合卫生士官的任职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部队卫生信息系统及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基层部队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增加了基层部队卫勤相关的软件操作的内容。同时,基于实验教学环境,搭建了模拟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一些实际环境,让学员进行反复演练,从而使学员在校期间接触到并熟练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2优化教学方式
2.1根据学员特点、综合运用以案例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式、启发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等。案例式教学是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讲授给学员;启发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以所讲内容为基础,激发学员的思考并进一步获取新知识;任务驱动教学主要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给学员指定具体的任务,使其利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一个具体的操作目标[1]。在具体实施中,我们以实例的讲授为主,并引导学员从实例中简单总结理论,同时提出问题,进而要求学员完成具体的操作目标。例如,在Excel图表教学中,首先将已设计好的案例效果展示给学员,然后演示、讲解此案例具体的制作方法和详细过程,在讲解过程中,通过案例制作步骤的某些变化,将产生的不同效果介绍给学员,从而让学员自己思考、总结,并在独立制作中进行验证性练习,最后由学员制作出案例的内容。
2.2基于“精讲多练”原则组织教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很快,各种应用软件的更新速度尤其迅速,学员在校期间对计算机的学习,只能掌握常用、流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精讲多练”是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必要选择。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我们按“精讲”的原则讲清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和要点,教会学员高效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则由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做到有所为而所不为,不求面面俱到;“多练”就是让学员多上机操作,从培养基本的操作技能入手,强化学员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2]。按照精讲多练的原则,我们把讲练学时按照2:3进行分配。
2.3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传统的书面考试只能考测学员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操作技能是不适合书面考试来检验的。因此,我们在课程评价方面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段。
●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以操作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在时间、形式和成绩管理上注意灵活性,测试的目的是引导学员注重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必备知识的掌握、强化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贯彻教考分离的有效手段,改变了学员在计算机学习中高分低能的局面。
●对部队卫生信息系统方面的内容采用模拟实际环境,考查学员完成实际操作的程度。以具体任务为导向,让学员独立完成任务设定的具体操作环节。
●课程结束组织学员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等级证书。
3构建学员信息素质培养的教学环境
3.1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
网络技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卫生士官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延伸。对此我们的做法是:
●构建并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MMTS),以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计算机教学的全部内容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基于网络交互教学模式实现视听广播、实时演示、双向对话、远程控制、监控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在此环境下进行实时教学。
●在校园网和Internet上建立起一个相当规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网站,并设计基于Web的教学课件、教案、网上答疑、网上作业、网上自测系统等,提供给学员一个完全自主的计算机知识学习环境,为了强化课后与学员的互动,通过BBS、博客、E-mail、QQ与学员实时交流,答疑解惑,该网站为计算机教学在课后的延伸提供了保障,提供了师生交流平台,增加了学员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网络自动化考试系统的应用。
3.2构建在校期间学员不间断自主学习计算机的环境
对卫生士官而言,医学的专业课程比较繁重,计算机课程的正常教学时数有限,要培养学员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仅靠有限的计划内学时是不够的,我们认为,提供学员一个不间断学习与接触计算机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开放实验室。作为学员自主学习的场所,我们课余时间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机房对学员开放,频受欢迎,对提高学员们的操作能力起到了补充作用。
●开设第二课堂。计算机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教学计划内的内容因时间等因素受到一定限制,为此我们开展了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教学对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能力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选择了些较实用的软件,包括多媒体与网页制作(如FrontPage、Photoshop等)、数据库编程(如Visual FoxPro、Visual Basic)等。
●组织学员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能力)认证。作为职业认证的一部分,让学员在校期间拿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为此,在课程结束后,为学员进行等级培训,让全部学员通过一级考试,同时为部分程度较好的学员取得二级以上证书提供培训支持。
4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4.1加强实践教学人员队伍建设
为了培养基层部队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教学人员必须对部队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有足够的认识和清楚的了解。一方面教学人员定期深入到基层部队,掌握部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及发展方向,卫生士官在基层部队的任职现状,从而将部队对卫生士官的信息能力需求及时反馈上来,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另一方面,现有教学人员与部队结合开展卫生信息化项目的开发,为基层部队解决信息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这为教学人员贴近部队、不断优化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了保障。
4.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精心准备教学案例;增加面向实际工作环节的综合应用练习,比如对Word教员要求学员设计制作伤员住院综合信息表,对Excel要求学员设计制作部队卫生防疫信息统计图表;对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设计一个意在强化学员动手能力的综合练习案例等。
5结束语
随着部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层卫生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对卫生士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以卫生士官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院校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只有把计算机教学和基层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满足部队建设对卫生士官任职需要提出的新要求,以适应军队现代卫勤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翁梅,冀亚丽. 理论与实践关系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2007,(12):8-9.
[2] 吴文利,李茜妹.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