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
2009-02-24谷会生
谷会生
所谓的“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引领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而且成为沟通学与教的实施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案导学”一般包括2部分——学案的设计和学案导学的过程。
学案的设计
学案设计的理念及模式学案的设计是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而设计的。其基本模式为:学习目标——学习流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学案设计的要求及特点学案的设计很重要,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1)学案的设计要求。一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生一看一目了然;二,学案流程的设计要有梯度性和逻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四,学案的设计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学案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统一。学案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二是预见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层次性和梯度性的统一。问题设计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四是实用性和全面性的统一。学案设计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既讲求实用,又要照顾全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学案导学流程一般包括5部分,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巡回辅导,参与讨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在预习中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题目的要求,善于从原文中搜寻、提取有用信息,锁定答案所在区域等;二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以便在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中进行交流。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本组的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它要求教师融入课堂,深入学生,共同交流探讨,为学生在下一环节的精彩展示扫除障碍,做好铺垫。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展示反馈展示反馈是形成成果的过程,是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后的精彩展示,是课堂教学的精彩环节。这个环节必须由师生互动来完成,由教师对学生做适时的点拨引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达标检测这是学案导学的一个检测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作出正确的评价。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流程,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而设计的。它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新能力。
学习流程只要设计合理,教师把控有方,点拨到位,就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井陉县小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