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2009-02-24唐启龙

中国经贸 2009年22期
关键词:结构政策

唐启龙

摘要:一、市场与就业结构的影响;二、中国就业量性的现状对就业的影响;三、克服陈旧的就业观念,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结构;量性;错配;政策

2008年11月19日《齐鲁晚报》在头版头条醒目的位置,标题为《公务员招考人数创新高》,报导中报道了市直机关1.35万个职位引来77.5万人的报考,比上年度多了13万多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广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8年的就业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年。根据工商部门报道,2008年上半年中国中小企业因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有670万户关门倒闭,以上的数字还未包括正面临着倒闭或已经倒闭还未到工商部门注销的企业。中国企业同样面临着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中国的就业压力会更加严峻。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笔者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发表几点看法。

一、市场与就业结构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就业结构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就业结构和匹配还不完全合理。组织化、系统化,还处于断层的状态。特别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不尽合理,还不能完全应对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的设置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与世界经济接轨。学校里单一的教学模式,书本与现实严重脱钩。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缺乏素质教育的手法与力度,也是大学生走上社会,而不被社会马上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中国就业量性的现状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就业难,症结又在哪里呢?很少有人对这现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性,只是强求于社会的需求量。中国的GDP近几年来都保持在8%以上的发展速度,为什么大学生的就业依旧艰难。

1资源错配的影响,一直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中国的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时间很短,中国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有时候很难到位,势必造成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在人为的因素下,片面的流向重型和劳动密集产业,从而忽视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建立,造成了知识产业的滞后和发展,使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不甘心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中国改革开放后,沿海和内陆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自然环境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向沿海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倾斜。其实中国的大学生就业,还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过剩,而是不够。中国的就业压力较集中在北京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等地,好多大学生不愿选择西部。在一篇报导中报道说:北京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每年吸收了50%以上的大学生就业。那么占87%面积以上的内陆空缺呢,同样是大学生合理选择就业的好机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的错位,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克服陈旧的就业观念,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十分严峻,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和应对这一困难,应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克服陈旧的就业观念

中国受计划经济影响,解放后的就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保障下完成。吃皇粮,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时时刻刻束缚着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对国家公务员、事业编制的单位情有独钟。在机关里,铁饭碗、高福利、待遇高、环境好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必须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彻底改变。从高瞻远瞩的角度看问题,从中国的30年经济发展和就业变革中,让他们有所认识和了解。中国30年来就业的发展轨迹,从一而终的职业一去不复返了。在拉美和欧洲的发达国家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等人”,有头脑有能力的人从事于商业发展;“二等人”在机关政府发展。这不能不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人文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差异。现在是经济时代,上层建筑为经济服务。大学生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找对了自己的就业位置,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前途还是宏量的。

2国家出台相关的就业政策

从企业安置上做起,只要是对社会安置比较好的企业,在税收上适当给予顾及和降低税收比率,从真正意义上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国家立法承担社会育人这一义务,保障公民的创业权,解决好结构性就业难这一问题。多多设立大学生就业协会,而不是单纯的人才市场。就业协会开展工作的内容包括:

(1)推荐大学生就业。

(2)定期对大学生培训。

(3)定期让大学生到企业学习。

(4)协调大学生与企业之间棘手问题。

人才市场与就业协会的根本区别为:人才市场只是一个平台,大学生只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沟通的机会,所谓了解也只是皮毛。大学生不能从根本上对企业有所了解,到了企业后,在没有适应的情况下被企业辞退了。企业对大学生的了解,也只是档案里文字的东西,至于大学生能否胜任或承担企业里的工作,企业也了解的很少。通过就业协会,可以更多、更彻底的了解大学生,了解企业。定期对话,定期到企业实习。把就业协会当做大学生的“监护人”,时刻对大学生的信息、就业能力有所了解,起到监管的作用,保障大学生的创业权和实习权。

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困难很多,只要我们创造或设立相应的就业机制,有效地提倡和鼓励,积极地号召社会各界承担责任、承担务,大学生的就业难这一问题都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猜你喜欢

结构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发现“结构一样”,积累“基本图形”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挖掘对称结构,简化解题过程
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