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将赌注押在东亚
2009-02-23
本报驻英国、法国、日本特约记者 纪双城 姚蒙 孙秀萍 本报记者 胡笳
“上海浦东将建迪斯尼乐园”的消息,在春节过后被国内和国际上很多家媒体热炒,“如果建成,上海将拥有亚洲第三座、世界第六座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在“老家”美国只有两家,一家在东海岸的奥兰多,另一家在西海岸的洛杉矶,相隔甚远。欧洲唯一的一家在巴黎,但让迪斯尼公司感到有些沮丧的是,巴黎迪斯尼乐园截至2006年连年亏损,去年才有好转迹象,但又要面对金融危机的考验。迪斯尼乐园真正的“热”出现在东亚,东京和香港都把迪斯尼当成自己招揽旅游生意的豪华名片。日本经济几经沉浮,但东京迪斯尼的游客数量仍然有增无减。香港迪斯尼虽然业绩欠佳,但也有来自内地的游客支撑。一旦上海迪斯尼建成,将在人口稠密的东亚地区加剧争夺“迪斯尼迷”的竞争,而在经济领域激烈竞争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亚洲人对美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偏好。
“迪斯尼将赌注押在中国人身上”
从香港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大约1200多公里,再从上海到东京的距离大约是2000公里,这两段距离相加,都比不上从美国东海岸奥兰多到西海岸洛杉矶的直线距离。因此,仅东亚一地就将出现三家迪斯尼的情况,自然引人关注。“上海要建迪斯尼乐园”的消息让欧洲和日本媒体议论纷纷,有叫好的,也有表示担忧的。
法新社在相关报道中说,迪斯尼公司多年来一直和中国谈判,要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开迪斯尼乐园。法新社还说,迪斯尼自2005年起在香港开了一个乐园,但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功。法国《费加罗报》刊文说,米老鼠不知道什么叫“危机”,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迪斯尼将赌注押在中国人身上,或者说,将赌注押在了亚洲,这显示出了它的勇气。《费加罗报》还议论说:“除了投资巨大外,该项目还能提供5万个就业岗位,这点是中国感兴趣的。”
虽然上海建迪斯尼乐园的利弊,在国内还有着不同观点,但英国媒体一直认为,迪斯尼落户上海是大势所趋。英国《经济学家》早前的评论说,“引进被誉为全球三大游乐品牌之一的迪斯尼乐园,无疑将有力加速上海这座中国最重要城市的发展进程”。但也有英国媒体从经济角度提出了质疑。伦敦《都市报》认为,在香港已经建有迪斯尼乐园的情况下,在离香港飞行时间不到两小时的上海建造另一家迪斯尼乐园并不是“明智选择”。美国的两家迪斯尼乐园远距离分散建设,对当地经济才有明显带动。而在亚洲,东京、香港和未来的上海如此密集地建造同类乐园,在经济收益上,至少后两座城市一定会面临自我损伤。
英国广播公司的分析也认为,上海要建迪斯尼乐园的话,现在最担心的应该是香港。英国广播公司引述香港旅行社协会主席胡兆英的话说,如果上海建设迪斯尼得到批准,“将来只会造成两个乐园之间的竞争,不过,对香港旅游业影响有限”。但英国媒体认为,香港方面其实对于这一论断信心不足,因为香港迪斯尼乐园迎来的三成以上游客来自中国内地,一旦上海迪斯尼建成,势必会冲击香港旅游业。英国广播公司分析说,上海迪斯尼的建设还可能让澳门旅游业经济下挫,因为在过去很多内地消费者会借来香港迪斯尼游玩的机会,顺便去澳门旅游观光,而今后这样的消费群势必会减少。
迪斯尼在欧洲遭遇尴尬
在国内,同样有专家表示,迪斯尼只顾扩大其海外业务,并没有太多考虑,在东亚地区多个主题公园扎堆会对地区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因此,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要防止外资“滥用”香港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间的竞争来谋利。与中国的情况相反,在建迪斯尼乐园的问题上,欧洲各大都市却根本竞争不起来,甚至仅有的巴黎一家还经营惨淡。
欧洲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迪斯尼乐园建在西欧大都市巴黎,但从商谈建设到其正式运营后的17年间,这家迪斯尼走过了一段坎坷之路。上世纪70年代初,迪斯尼公司就与法国政府谈判,但直到1987年迪斯尼放弃在西班牙建园的计划后,才与法国正式签订协议。这期间,美法也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谈判过程,进行了大量的讨价还价。法国和迪斯尼公司都有自己的打算:法国想依靠迪斯尼品牌来强化旅游势头,巴黎大区有意发展东部地区,强化其吸引力;迪斯尼公司希望在欧洲推动自己的不动产投资计划,扩大酒店业、商业等其他产业的效益。
每年赴法的外国人数量近8000万,这为巴黎迪斯尼带来了潜在的客源。但这些年,从经济上讲,巴黎迪斯尼并没有看到预期的投资回报。乐园预计每天6万的客流量,现在只有3.8万左右。巴黎迪斯尼乐园往年的游客达到1200万人次,直到2008年,游客才开始出现上升势头,达到1530万人次。法国《世界报》曾刊登了一个排名榜,结果是法国的阿斯特里克斯乐园和普瓦提埃的未来城的得分都超过了巴黎的迪斯尼乐园,而这两家反映的都是欧洲当地文化。
对于巴黎迪斯尼乐园的经营状况欠佳,英国人似乎早有预见。英国利兹城市大学娱乐产业管理学学者奥布鲁克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是否建迪斯尼乐园,英国人20多年前有过争论。经营博彩业和游乐场业的业内人士认为,英国应当建迪斯尼乐园,这样可以将其他相关的娱乐产业集中化。但更多的英国人,包括议会议员、经济学家以及文化圈内的人都极力反对,称英国不要和法国争夺这个项目。奥布鲁克说:“反对者的理由是,首先,在英国建迪斯尼主题乐园,经济上存在相当大的风险;第二,英国人口不过6000万左右,维持乐园运转还要依赖国外游客,但大批国际旅客拥入英国,会让英国的公共交通不堪重负。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英国人不愿意成为美国式文化的追随者。”而当时,巴黎迪斯尼的建立也遭到来自欧洲文化界的反对,有人认为,迪斯尼落户欧洲是美国文化的一种“侵略”。
亚洲人认为去迪斯尼有面子
迪斯尼在欧洲遭遇尴尬,却在亚洲得到热捧。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斯尼乐园,不仅面积比美国本土的两个迪斯尼乐园还要大,游园人次也经常超过美国本土的迪斯尼乐园。《环球时报》记者去年10月到东京迪斯尼乐园游览时,正赶上台风登陆东京,天空飘着小雨,但乐园里很多游乐项目的入口处,还是有上百名游客穿着雨衣、打着伞在阴沉的雨里排起了长队。门外的指示牌显示,队尾的游客还需要再等2小时才能真正开始游戏。由于游客人数太多,餐厅里坐满了就餐的游客,大部分游客找不到餐桌,只好密密麻麻地挤坐在走廊或墙角就餐。
迪斯尼在日本拥有很多“粉丝”。在一些“迪斯尼迷”家中,从家居用品到室内摆设几乎都是从迪斯尼乐园购买的,有很多还是限量发售的迪斯尼商品。日本电视台还经常报道有年轻的日本夫妇在迪斯尼乐园里举行婚礼。在日本,还时兴送迪斯尼门票。日本人把迪斯尼看得很重,认为送门票非常有面子。还有些日本公司每年会固定向迪斯尼支付一定费用,作为一种福利,公司员工就可以带着家人买两三折的特价票去迪斯尼游玩。
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5日报道,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东京迪斯尼乐园却创了新高。由于2008年赶上东京迪斯尼乐园开园25周年庆祝,新增的项目和节目使乐园的人气骤增,完全没有感到金融风暴的影响。英国《每日电讯报》去年圣诞节期间报道说,金融危机让日本企业陷入困境,当索尼、丰田在挣扎中度日,企业裁员新闻层出不穷时,有一个商标不但没被金融危机击倒,反而更加繁荣,这就是迪斯尼的米老鼠。原因很简单,正如日本经济学家渡边博史所说,经济不景气在某种程度上对东京迪斯尼乐园有好处,“因为经济衰退,人们已经不再购买汽车、房子或到夏威夷度假,东京迪斯尼乐园给这类人群提供了一个既负担得起又可以玩得开心的地方。”据日本共同社2月初报道,在3月底结束的2008财年,东京迪斯尼陆地和海洋乐园的游客数预计达到2710万人次,“为历年最多”。相比之下,迪尼斯在美国的总部今年1月已向619个公司总监以及更高级别的员工发出了“自愿离职”的意向书。迪斯尼对外声明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主题公园的游客流量有所下降,公司希望借此削减成本。
和东京迪斯尼相比,香港迪斯尼的游客人数就少了很多。记者平时去香港迪斯尼乐园的感受是,等候时间大多不超过1个小时。尽管如此,带孩子去香港迪斯尼,已经成了很多内地中产阶级的“基本消费”。每遇春节旅游旺季,还会传出香港迪斯尼因为游客过多“拒客”或给门票涨钱的消息。
东亚人文环境促成迪斯尼热
迪斯尼出现“西冷东热”的现象,离不开亚洲地域的人文环境。东亚地区人口密度大,成了吸引商家的一大因素。法国《论坛报》认为,迪斯尼最重视的还是投资效益,它建园的首要标准就是人口的密集度。由此可见,亚洲建园的效益就应该很好。欧洲除巴黎外很少还有选址的可能性。加拿大没有建迪斯尼乐园,原因也是因为人口太少。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人口多就意味着儿童多,迪斯尼乐园的客源也就多。相比之下,欧洲的人口少,这也是亚洲的迪斯尼乐园比欧洲的更为红火的主要原因。”
张颐武还从文化角度分析说:“亚洲人认为,美国文化是西方文化集大成者,了解了美国就是认识了西方。再加上亚洲自身的文化跟美国文化差别很大,产生了异性相吸的效果,因此亚洲人对迪斯尼的热情比欧洲人高了许多。”张颐武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迪斯尼文化已经不单纯是美国文化,迪斯尼的产业链很全,从动画片到游乐场建设,上下游产业开发得非常好。此外,迪斯尼的产品也是轻松、健康、向上的,形象比较温和,随着不断吸纳其他国家文化的精髓,迪斯尼没有那么强烈的西方中心主义,容易被东亚地区的人接受。
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丰田由贵夫说,迪斯尼成功立足日本,反映出日本人接受美国文化的过程。过去,也有日本人把迪斯尼看成是美国“帝国主义文化的象征”。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教授有马哲夫认为,虽然迪斯尼文化属于美国,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一点点儿变成了日本文化。
在迪斯尼乐园里,小熊维尼是个极其受人欢迎的形象,但它的原作者是英国作家米尔恩,这个卡通形象后来转让给了美国迪斯尼。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文化研究学者汤普林森认为,新一代英国年轻人不会去关注这些历史,只会记得在迪斯尼乐园才有小熊维尼,这对于英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汤普林森认为,在文化渗透问题上,亚洲和欧洲的确落后于美国,迪斯尼乐园已经演化成让很多国家都能欣然接受的“可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