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演奏并举 打造中国民乐新经典
2009-02-21高晓鹏
高晓鹏
摘要:演奏水平的提高和创作水平的滞后,是近年来制约中国民乐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试从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入手,探讨民乐发展中的种种现象,并从民乐创作与演奏的角度提出个人的认识及建议。
关键词:中国民乐;创作;发展瓶颈:新经典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形式,应该用于肩负起时代所赋予民族音乐工作者的责任,在注入新思维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厘清我国民乐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时代现象背后的多种利弊因素,从而缔造属于时代的新民乐与新经典。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形成思维,思维方能形诸思想。笔者认为,当前民乐发展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一、演奏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创作水平的相对滞后
“演奏传诸当世,创作传之久远”,这是人皆能知的道理。音乐的发展,应以创作为先导,演奏为催发才能获取均衡,然而,掣肘我国目前发展的一个瓶颈所在就是——演奏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创作水平的相对滞后。
2007年底,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民族器乐大赛,笔者作为评委被邀请参与此次大赛的全过程。在此次大赛中,虽然演奏新作品的选手都能得到0.3的加分,而且也有一些新作如扬琴演奏的小提琴曲《帕格尼尼随想曲》、金组合重新编曲的《阿哩哩》等受到评委的好评。但与传统曲目相比,数量仍在少数。尤其在吹管组决赛中14位选手的表演中没有一个新作品。这也成为此次大赛中的一大缺憾,
比赛之后,笔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集中表达了这一个意思:年轻的演奏家涌现和民乐新作的大量需求相对的是——民乐创作鲜有佳作,并且缺乏当今时代的作品,这种供需失衡的局面制约了民乐的发展,成为民乐发展的瓶颈,而这次大赛更将这一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虽然经典作品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但其成为经典必然是它们能很好地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民乐创作同其他形式的艺术一样,在呼唤着反映当今时代的佳作、新作。尤其在当今,民乐其实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发现和挖掘这些空间是艺术创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种问题何来?又如何面对?我想试从以下来说明。
(一)家长艺术投资增加,琴童数量激增,演奏水平提高。但是,值得让人忧虑的是,民乐曲目的选择始终处在传统的经典的曲目的演绎上。当然。传统经典的曲目当然有志恒久的魅力,但是,如果,没有新经典的出现,就好比失去了源头活水,失去了发展的驱动力,如此以来,纵然演奏水平再高,影响力也势必减弱,民乐发展中的均衡也由此被扼杀。
(二)投资过热,无视艺术教育发展规律,音乐无从进入灵魂。艺术教育的本身源于天赋和后天的勤奋,但是这些只是人才培养的初始条件或者原因,真正的音乐天才的形成在于兴趣而只上升到情感的交融最终灵魂的境界飞升。
(三)过度的功利化成为艺术教育潜在隐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音乐考级的盛行,在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培训机构要“营利”,任课教师要“名气”,家长要“加分”,孩子要“炫耀”,这么多的要求就全落在了一张张证书上。
二、近年来民乐发展中的多重左右因素
民乐源自民间,理应回归民间。但在近年来的民乐发展中,许多因素让大众迷失于对民乐这一国乐的认识,导致误区重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亦有必要一一厘定,
(一)关于流行乐。长期以来我国的民乐音乐与流行音乐以及新潮音乐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一种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状态,而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慢慢建立起来。有人认为,从宏观角度来讲,流行音乐似乎可以看作“新民乐”。其实这是对民乐认识的严重误读。回归我国民乐的形成,建立在民族发展、民族交融的基础之上。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如果说有交集,这个交集只能是民间民众的基础,但是民乐源自民间不仅有内容、有形式、有多种因素左使。比如从配器上来讲,民乐的配器以民族乐器为主,而流行音乐已西洋乐器为主,民族乐器的运用有着特定的使用规律,而流行音乐在这方面就显得界限不明。
(二)关于原生态。“原生态”的概念在中央电视台所举办的全国青年个受电视大奖赛中被再度交响,成为家喻户晓的“唱法”之一。原生态鲜有涉及到演奏演奏领域,所以目前在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原生态唱法”被提及,正如有关专家所提出的,“原生态唱法”和“民族唱法”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民族唱法是源自民间,但是经过了现代声乐理论教育和训练后所形成的唱法。所以,反观,原生态演奏技法和民乐演奏技巧也是不同的。
(三)关于民乐的符号化。伴随多种艺术种类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民乐被“符号化”、“元素化”的现象尤为突出。其实,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互相借鉴本无可厚非,同时,也为民乐传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值得我们民乐工作者注意的是,民乐不是流行音乐、流行歌曲的点缀,不是歌剧、舞剧、电视剧配乐的素材,不应被肢解,不应被断章取义,我们必须在完整继承、传承的同时保护与发展,带着对民间与民众的无限情感才能获取创作。
(四)关于民乐的时尚化。近年来,新民乐的概念早已不新鲜。2007年底,与笔者同时担任首届民族器乐大赛此次大赛评委的冯晓泉、曾格格一直以来在曲目和演奏上追求时尚化,“女子十二乐坊”在形式上与流行文化的衔接,让更多的人有了了解民乐的诉求。在这次大赛中,民乐在形式上已经有了时尚之风,但评委们同时也多了一层担忧:时尚会将民乐庸俗化,失去传统。让选手在外包装上下太多功夫,而忽视了民乐思想境界的升华。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认为,新民乐在大众的关注、喜爱中得到穿波和推广,这也给传统民乐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如何让民乐在不失去传统和流行时尚的同时,更有现代感和贴近生活是民乐时尚化的最高境界。
三、以创作为先导。以演奏为催发缔造民乐新经典
除上边提到的中央电视台首届民族器乐大赛中,新作品缺乏成为该次大赛中的一大缺憾之外,而同样是在2007年10月,“祥音杯”民族乐器室内乐比赛期间,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王建民感慨地说“县城的民族作平太匮乏了。一个上音附小的学生,从四年级到附中初三,就能把摩格民乐乐器中稍有难度的曲目全部弹完。要是升入本科,还有什么作品给他们弹呀?”的确,民乐的发展,创作是先导,这一点,必须得到主张,传统经典需要我们敬重和演绎,原创曲目更值得我们为之推广。笔者认为在在民乐创作和演奏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从创作论的角度来说。创作行为发生虽然相当复杂,但大的影响因素不外乎:心理背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三点。心理背景包括情绪、情感、整体文化背景和个别知识水平:直接经验包括主体的生活和情感积淀。间接经验包括民族文化传承,他人经验的借鉴和吸收等。
(一)融人民间倾听民间,感念苍生方有灵感。强调深入生活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对于时代发展到今天来讲,这种创作原动力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读,许多民乐工作者貌似民间文化的拥趸者,但是骨子里的情怀却与民间格格不入,所以所形成的仅仅是“间接经验”,这难免难以创作出传世经典了。
(二)培养文化情怀文学素养,提升境界提高技巧。文化底子薄,文化素养低现在似乎成了许多音乐学子的通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并且发展成为一名优秀民乐工作者必须具备博大的文化情怀,这种情怀既是传统的,又是民间的。
(三)多器种和单器种的创作并举。作为创作者而言,民乐作品的重奏似乎更具备丰富性和表现力,但是作为演奏者来讲,独奏和单器种的使用则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与意义。当然,这种价值与意义并不局限于演奏者本身,同时也是对单器种的保护与开发,使之在表现力上更具独特性,让听者更能欣赏到器种本身的独特之美。
(四)民乐创作需要个人牺牲精神,民乐发展需要全社会关怀。民乐创作相对于个人而富,是事业与追求,相对于国家而言,是一种责任与精神。
结束语:
作为一个民族音乐的演奏者和传承者,笔者深感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尤其是在近年来,民乐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促发了笔者种种忧患与思考,上述对于这些文体的探讨仍然是粗浅的,但是期待能够做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提请方方面面热爱中国民乐的人士和业界专家学者,前辈后学的关注与思考。
时代带来问题,问题的破解需要责任,中国绵延千年的民族音乐是我们为之奉献毕生心血的精神故乡,我期待着我们回归民间,在民间汲取无穷的灵感力量,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缔造出属于这个时代并且能够传诸后世的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