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之背景初探
2009-02-21田成清
田成清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阶段性发展特征基础上总结出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解读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一个中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不同于传统的“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强调在维护好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好个体利益,还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以人为本将个体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尊重个体、爱护个体,体现了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二)遵循三个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三项基本要求,三个要求承前引后,共同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向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永续性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国革命及社会建设的理论源泉。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说到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因此,它必然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继承和发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传承,是在应对改革开放阶段性特征中应运而生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任务和载体的关系,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全局目标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毛泽东同志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与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实行改革开放、分阶段实现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等原则,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及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一切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区域发展等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不断扩展理论视野,在深刻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活的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政治文化观念的突破
从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来看,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成分比较复杂,属于多元型政治文化,缺乏主题性政治文化架构。王沪宁先生在《转变中的中国政治文化结构》一文中将中国政治文化的结构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方面来划分,其中历时性结构包括:第一,古典结构,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第二,近代结构,即近代以来维新变法、批判传统文化所形成的结构。第三,最近结构,即1949年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指导下形成的政治文化结构。这种多元并存的局面尽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极其巨大的:第一,长期处于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杂糅之下的人,政治心理将趋于严重分裂的状态。而严重的分裂状态必然导致认同的危机,进而危及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第二,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转换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第三,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文化的碰撞与冲突随着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推进而加深。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
(一)执政党的角色转换: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深刻的变化,一是中国已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全面的市场经济过渡,二是中国共产党由夺取天下的革命党转变已经执政并将长期执政的政党。从1921年到1949年,作为革命党,中国共产党明确革命目标,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夺取了政权,并成功地造就了一支纪律严明、领袖强势、“特别能战斗”的政党队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却很难摆脱“革命党”的思维方式,在政治上实行高压,经济实行计划和控制。领导方式上选择了“全能政党型”的执政方式。这种政治体制在政治上表现为领导集权。个人崇拜盛行,党政机构瘫痪。人们往往试图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少数领导人身上,而领导人也乐于接受这样的角色,最终会冒很大的风险,付出高昂的政治成本。十年“文革”浩劫就是这种体制的后果。对此,“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三个重大问题:“执政党应该是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算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这就使得执政党必须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定位,努力去适应新的角色,寻找新的执政合法性。
(二)传统经验的总结:要科学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从不同侧面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内涵,阐述了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发展的具体操作原则。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事实雄辩地证明: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所以,坚定发展这个根本,才能使改革的各项事业不会偏离正轨。但并不是只要发展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关键是要科学发展。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四、结束语
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然选择的指导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任重而道远,这就更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责任的重大性和时间的紧迫性。在前进的道路上,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能取得社会的和谐、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