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钢琴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系及其音乐特质的呈现
2009-02-21李杰苏静波
李 杰 苏静波
一、肖邦生平及历史背景
肖邦从小就喜爱波兰的民间歌曲和民族音乐。在老师爱尔斯涅尔和朋友们的鼓励下,他立志以创造波兰民族音乐为己任。肖邦的音乐创作实际上与波兰特定的历史社会境况和社会心理有着深刻的联系。肖邦正是在波兰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文化运动的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并以他的大量作品表现出祖国人民的炽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对于沙皇俄国残暴统治的强烈反抗。
青年时代的肖邦,在思想上深受以密茨凯维支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影响;在肖邦1841年给丰塔那的一封信中,他称赞他们是“一些有坚强头脑”的人。当时肖邦所交往的朋友中,诗人维特维茨基、文艺评论家莫赫纳茨基、作曲家丰塔那、医生马图申斯基等,后来都参加了1830—1831年的起义。
二、基于时代特质而生成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文化
肖邦的那些乐章作品,很难机械地列入哪一种固定的传统的规范或公式中去,它们往往结合了多种体裁的形式结构的特点。从而创造了真正新颖独特的音乐形式。在和声的领域里肖邦也显露出大胆的创造性,其功能范围向不同方向的扩张,造成和声的内在发展的动力性和紧张性,但同时又不缺乏严谨的逻辑。肖邦的思想中的进步因素集中地表现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对本民族的命运的深切关怀上。但他对当时整个欧洲的重大政治事件。例如他把1848年把革命、流血看成是一种“不谐调和苦痛”,因而感到内心的悲哀。其作品的历史特征性大体表现在:
(一)玛祖卡是肖邦的创作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58首玛祖卡中展现出位波兰艺术家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舞曲中充满浓厚的波兰乡土气息,情感的变化异常迅速而且丰富多样,时而是忧郁、阴沉,时而是光明和欢乐。时而悲哀、沉思,瞬息间又被充满生命活力的激情所代替。这种体裁直接来自民间,它的本源是一下三种三拍子的民间舞曲。即:快速、力度较强、重音位置多变而不规则的玛祖卡;平稳缓慢、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亚维亚克;以及飞快轻盈、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的第二小节上的末拍上的奥别列克,其玛祖卡基本上包含了比较浓厚的民间风格与市民风格两种类型。
(二)渡罗奈兹这种舞曲与玛祖卡不同,它不是直接来自民间。它是最早本是为贵族沙龙作伴舞之用,后来被城市业余作曲家(如奥金斯基等)移植到钢琴音乐领域中来。十九世纪以来。这种乐曲往往已被改变了原来面貌,而成为应时歌曲和爱国歌曲。肖邦的波罗奈兹也脱离了它本来的贵族沙龙气息,而成为被爱国主义思想所培育的作品。肖邦笔下的这种和声,在形式结构上对称严谨,具有浑厚坚实的特点,常常发出管弦乐队般的音响。
(三)肖邦的夜曲仍没有摆脱菲尔德等人的影响。虽然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比菲尔德的夜曲高超得多,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还笼罩着浮浅的感伤主义色彩。他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感伤主义的束缚。使一种新的感情因素渗透到这种体裁中来,悲愤反抗的音调在音乐内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1841年写的《c小调夜曲》(Op.38N01)以优美柔和的主题通过展开发展成为严峻的音调。充满悲愤反抗之情。肖邦的夜曲,总的说来在钢琴织体上非常精致,经过了精心雕琢,旋律本身富于装饰性。和声在功能上虽不复杂,但有鲜明的色彩性。
(四)前奏曲和练习曲基本上都属于只包含单一艺术形象的小品,即在同首乐曲中基本上没有不同音乐形象的对比(少数是例外),首尾保持织体上严密的统一。在结构原则上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只是由几个乐段的反复而构成的极短小的作品(如《c小调前奏曲》),有的则发展为篇幅较大的作品(如《d小调前奏曲》等)。无论是前奏曲或是练习曲,其音乐的内容本身都是异常多样和丰富的。每一首都能揭示出作曲家内心世界的一个角落。
(五)奏鸣套曲这种体裁里,他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肖邦在前述的叙事曲、谐谑曲等体裁中对形式的处理都极其自由、大胆,突破了公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形式适应于新的内容。但是在奏鸣曲这个领域中,肖邦却相当严谨得遵循着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原则,甚至在他最成熟的降b小调奏鸣曲中也是这样。
三、结语
一是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十九世纪30—4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总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
二是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
三是他对当时西欧在音乐创作手段方面获得的经验和成果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并将它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从而使自己的音乐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但是肖邦又从来不受传统的束缚,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特别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了诸如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谑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的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
四是他的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他的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美]威拉德·阿·帕尔默编注杨新庆译.肖邦钢琴作品演奏指导(原版引进)[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9)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