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协调者角色分析

2009-02-21高国富

群文天地 2009年20期
关键词:归属感凝聚力居民

高国富

社会的和谐,凝聚于文化的和谐。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本文运用公共行政理论,结合杭州市萧山区的社区文化建设情况,从政府协调者角色角度探讨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具体从协调建立管理机制、协调开展文化活动、协调培育社区归属感、协调提升社区的凝聚力来探讨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协调者角色。

社区文化建设,涉及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政府作为协调者,为何以及如何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从政府公共行政职能来探讨。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实施的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管里活动。政府管理要充分体现“公共性”,即代表公共利益、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根据公共行政理论,政府有宏观调控微观协调的功能。社区文化建设中有许多关系和利益需要协调,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履行协调者角色。

本文从政府作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协调者角色,探讨政府为何以及如何协调社区文化建设中管理机制的建立、文化活动的开展、社区归属感的培育、社区凝聚力的提升。

一、协调建立管理机制

社区文化建设内容很多,涉及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内单位,需要共同参与,这就要求政府牵头协调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利于各方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四项管理运行机制,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协调:

(一)组织领导机制。社区文化建设领导机构的建立要体现共同组织参与的原则,需要政府的组织协调。政府协调建立由党委、政府领导,有关部门领导,社区代表、社区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单位领导、社区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社区文化建设领导机构——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保障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统一协调和密切配合,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运行机制。在具体组织上,可在政府引导下由社区组织探索建立社会化运行机制、文化资源配送机制、绩效考核评估机制等。

(三)文化传播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了社区的文化传播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社区文化传播要与社区理念构建相结合,充分发挥媒介作用,提高社区文化传播质量,去除异质化、增强同质化,推进社区整合。建设和谐社区。

(四)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整合,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将文化设施向社区开放,体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新理念。建立由社区企事业单位出资捐赠的群众文化发展基金,扶持社区文化建设。

在杭州市萧山区,政府牵头建立完善了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为社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的社区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把社区文化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社区文化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在社区文化发展上,坚持做到人员调配、工作经费、办公场所、器械配置、时间安排“五倾斜”政策。二是发展文化组织。为使各种文化活动有组织、有规范的开展,全区27个乡镇、街道(农场)先后成立品牌文化艺术团,每个文化艺术团由众多业余文化骨干和多支群众文化队伍组成,吸收社会上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功底和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人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二、协调开展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政府来组织引导、服务辅导。

(一)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组织与引导,要求政府发挥作用。政府通过群艺馆、文化馆等组织本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群艺馆、文化馆在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组织能力,使自身的组织作用发挥得更大、更广。政府应注重开展社区文化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针对社区群众的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既要发展高雅文化,也要发展通俗文化;在活动形式上提倡多样化,逐步建立和规范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并加强交流合作,保护、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服务辅导,要求政府发挥作用。开展广泛的社区文化,需要大批群众文化队伍,需要提高广大参与者的艺术素质。政府应协调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区辅导员队伍,针对基层社区的实际情况,组织文体专干深入社区,对社区文体辅导员、文艺积极分子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轮训;不断探索社区辅导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办好经常性的阵地培训、日常辅导工作,同时结合节假日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最活跃之机,有计划地、传授辅导,促进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的建设。

杭州市萧山区各级政府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区级主要文化活动的文化艺术节和元宵系列活动,把文化送到人民群众身边,活动期间举办社区文艺汇演、百强企业文艺汇演、群文队伍大巡游、歌唱戏曲舞蹈比赛、书画摄影展览、文化成果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吸引着数十万人观看和参与,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组织辅导有关乡镇举办“钱江观潮节”、“生态杨梅节”、“三江美食节”、“七夕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向全区27个乡镇、街道(农场)派送了100名文体辅导老师,全区407个村、151个社区每个村(社区)派驻1名文体辅导员,负责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

三、协调培育社区归属感

培育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主要原因有五大方面:一是居民对社区生活条件的满意度、二是居民的社区认同程度、三是居民在社区内的社会关系、四是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五是居民在社区的居住年限。培育社区归属感,需要政府的协调:

(一)政府要协调改善社区居住生活条件,提高居民满意度,培育社区归属感。从城市的层面上,政府加强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承担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智力用在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上,城市的大环境、大配套做好了,居住品质就提升了。从社区的层面上,小区规划既要关注社区环境的功能因素和美学因素,又要照顾居住者的精神需求,营造社区环境的生活气息。有居住品质的社区不一定豪华,但一定在社区规划、户型设计、生活服务配套等方面符合人性化的需求,并能很好地营造共享空间的“亲切基因”,如有商店、学校、医院、休闲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有绿化、美观的住宅环境,有和睦的邻里关系等等。

(二)政府要协调发挥社区的载体作用,增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程度,培育社区归属感。社区是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要使“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不仅要担

负起原来由单位负责的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等职能,而且还要着力培育社会成员的社区归属感,使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要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努力繁荣社区文化,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互助等活动,激发他们“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培育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体系、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三)政府要协调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促进社区组织发展,培育社区归属感。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促进社区组织发展,有助于建立社会信任。只有消除了居民之间的陌生感,才会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性信任,才会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社区组织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社区居民关系网络是为居民构建各种交往平台,最终会促进社区居民间信任感的增强,居民在社区的同事、朋友和亲戚越多,其社区归属感也就越强。开展各种社区教育活动,鼓励居民参与到社区的种种事务中来,促使社区居民彼此接纳、以礼相待、互相尊重;加强不同社区间联系,达到社区间的资源互通。

(四)政府要协调提倡居民自治与社会参与,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培育社区归属感。自治和参与是社区发展的核心价值,社会参与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促成群体的团结与合作。社区的各种组织与活动,给社区成员提供了参与的众多机会。社区成员通过诸多参与活动,增进了彼此的社会互动,促进了社区的价值整合,培育了社区的共同意识。政府要指导各地研究制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社区自治章程》、《居规民约》,使社区重大事项按民主程序决定,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完善社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各项制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社区自我管理能力。

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在和谐氛围中强化居民社区归属感。北干街道在指导各社区制订了《文明公约》、《文明和谐社区评议会制度》的基础上,以《文明礼仪读本》、《市民文明公约》、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等为重点内容,先后在社区中开展了“献一份爱心”、“文明北干人”、“红灯停绿灯行”等主题活动,“社区送温暖”、义务植树、安置帮教等志愿者活动和平安法律进社区、市民大讲座、健康快乐进社区、曲艺名家进社区等专题活动,有效地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个个社区有场地,月月活动有主题,家家都能参与,人人充满激情……”社区一系列群众性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社区的居民精神生活,又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社区人际关系日益和谐,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不断增强。

四、协调提升社区凝聚力

社区凝聚力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社区凝聚力,是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社区的需要,政府在这方面要发挥好协调者的作用:

(一)政府协调提升社区凝聚力,需要加大社区服务的力度,特别是互助服务以及群众参与的力度。目前的社区服务大多是从解决福利问题人手,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营性的,不少社区工作者倾向于把工作重点放在经营性服务设施的建设上,这就导致许多社区居民也只注意生活性、经营性的服务,对互助性的志愿服务参与不够,对文化性、建设性的服务重视不够。政府要发挥作用,协调各方将民众对社区服务的参与度及满意度当作衡量社区建设的重要指标,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互助性志愿服务,以利于形成社区凝聚力。

(二)政府协调提升社区凝聚力,离不开本区域特色的本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文化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带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对统一居民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社区舆论,影响居民行为习惯都具有重要作用,政府要发挥好本土文化的功能。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社区,往往比较注意文化服务,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从而带来的良好的社会效应。政府要协调策划社区文化服务项目,社区服务逐渐由物质型向物质与精神全面型发展,通过社区文化服务引导社区居民的文化消费,挖掘社区文化资源,达到提高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素质的目的。

(三)政府协调提升社区凝聚力,要继承发扬成功经验,在社区开展内容多样、形式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在过去的社会建设中,群众性的活动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动员群众、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功能是极其突出的。在新时期社区综合建设中,群众性活动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形式。社区群众性活动可以是娱乐性的,如艺术节、歌舞会等;也可以是服务性的,如志愿者行动、义务劳动等;还可以是政治文化性的,如读书会、时事讲座等。群众性活动要求群众自愿参与,参与的面越广、参与的自觉性越高,对提升社区凝聚力的作用就越大。

(四)政府协调提升社区凝聚力,要加强对杜区居民状况的调查研究,努力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政府需要科学地去实施,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和福利期望的良好社区。过去的经验需要总结,更多的新问题需要去探索创新。社区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内的全体居民,他们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生存状态,政府要不断协调提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研究、分析社区居民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社区规划建设方面校正目标和方向;了解居民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及时地解决个别性问题。社区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社区的和谐,有助于提升社区凝聚力。

以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泰和社区为例,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抓手,成立了由辖区单位参加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引导居民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学习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为正确的引导社区居民,成立了学习宣传报道组,利用橱窗、黑板报等,向社区居民介绍国内外形势、为群众答疑解难,为社区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政治氛围;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泰和社区开展了学身边典型的活动,通过树立家庭、个人的典型,加强全体居民思想道德教育;还举办法律咨询会、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指导咨询、暑期思想道德教育讲座、社区老年节等活动,相继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拳操队、戏曲队、民乐队等文艺团队,以先进文化引导群众,用歌声、舞蹈来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创建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满足了社区不同群体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培养了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素质,大大提升了社区凝聚力。

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切实履行自己的协调者职责,发挥优势、实现功能,保障公民获取基本文化权益,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意识,实现社区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升社区的凝聚力,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归属感凝聚力居民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石器时代的居民
“如此凝聚力”
抓住班级群体的“灵魂”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说“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