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音乐剧之接受群体
2009-02-21孙跃
孙 跃
音乐剧由西方舶来,在中国的商业市场开发上遭遇各种阻力。除客观因素之外,还与接受群体的年龄、阅历及学历构成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老年群体因受传统束缚强,很难理解和接受现代气息浓厚的音乐剧;中年群体的审美心理和音乐剧的艺术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共通之处,是可以被开发的对象;青年群体因其自身性格缘故,竭力追求音乐剧的表现形式,所以。是音乐剧市场消费的潜力群。
音乐剧在西方国家具有久远历史,它的发展可以促进文化之繁荣;但是,音乐剧在中国的商业市场开发中却面临着重重阻碍,而这除与经济、政策等客观因素有关外,还与接受群体的年龄、阅历及学历构成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所以,有必要划分和分析国内的音乐剧观众群体,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创作音乐剧作品。基于国人对音乐剧的接受存在明显的年龄分层,所以本文分别从老、中、青三代作出分析。
谈及中国老年群体对歌剧的态度,有必要分析中国传统戏剧和西方音乐剧的区别。音乐剧起源于歌剧,所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对其沿袭与传承的关系。虽然中国的戏曲表面上与音乐剧有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歌、舞、剧三者并重,但细析之,则区别大矣。戏曲是程式化的音乐,它一曲多用,即同一种情感类型,无论喜、怒、哀、乐都同用一个板腔或同一曲牌。相对固定;而音乐剧是专曲专用,一部音乐剧一般由二十多首各不相同的歌曲相串联起来,每部音乐剧的音乐都是不同。而且,戏曲受方言影响极大,它的展开手法相对固定。音乐剧则不受此限制,属于写实风格,完全取决于作品和人物的需要,表现手法多样。基于此,在中国老年层中,由于近千年戏曲元素的渗透,更趋向于欣赏具有自由的时空观,程式化的展开方式和表演模式的中国传统戏曲。除此之外,就习惯而言,老年人大多喜欢聚集在广场上免费欣赏戏剧,所以,令他们忽然自掏腰包购买价格不菲的门票到剧场看音乐剧,实为困难。因而,对于这一辈观众,西方歌剧只能望而兴叹。
相较而言,中年群体审美取向复杂。由于历经“文革”等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对革命歌曲中的“高、硬、快、响”风格早已厌倦。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从港台“偷渡”过来的盒带与“D味歌曲”曾一度在他们中间流行,像《小城故事》、《天涯海角》、《蔷薇蔷薇处处开》、《何日君再来》等,这些歌曲轻柔细软,多用气声,音质甜美,听起来亲切自然,很容易被当时尚且年轻的中年群体所接受。更为特殊的就是中年群体当时还非常关注人类自身,例如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的尊严和道德方面等问题。而音乐剧正承载着这些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况且,音乐剧表现主题时,洋溢着一种乐观、豁达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这样的艺术风格则恰好地迎合了中年群体的审美心理。所以,聆听音乐剧,能够勾起中年人对往事的回忆。另外,中年群体大都经济宽裕,因而,他们是可以被开发的音乐剧观众。
音乐剧活泼、幽默、变形和荒诞,迎合了敢作敢为、活力四射、狂放不羁的当下年轻人群体。而且,这个年龄层次的人们追求音乐风格的多元化,如K&B、Funk Music、Disco、House Music、Hip—Hop等流行音乐风格,喜好曲折的故事,也喜欢观看精美震撼的舞蹈,如拉丁舞、踢踏舞和爵士舞等,而这些元素几乎全部被音乐剧所囊括。此外,年轻群体习惯于音乐剧也与其审美心理有关。因为青年观众心理活动具有不稳定、无序和不可辨析性,再加之青年群体没有太多历史负担,思想羁绊较少,学历构成较高,所以能够较容易地培养出对音乐剧的趣味。
以法国歌剧《欧那尼》事件为例。雨果当时要向统治欧洲剧坛百年的古典主义发起进攻,这虽是顺应潮流之举,却因不能迎合当时广大观众的审美习惯而在上演期间遭遇嘘声。显然,多数观众的心理定势使其产生了本能的抵拒。不过,雨果采取强硬措施,组织青年喝彩队前去助威,古典派们越抵拒,他们越坚持。如此对峙达一个半月,观众的心理定势终于松动。当八年后这出戏再度上演时,法兰西观众也没有了不适应。这件事说明,即使有相对稳定的心理定势的观众尚可被扭转,何况激情澎湃的青年。况且,他们一旦经济上获得独立,那么将是国内音乐剧观众的主力军。
总之,音乐剧融剧本、歌唱和舞蹈等艺术样式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囿于各种因素,在中国的商业市场开发上却遭遇各种阻力。不过,如果音乐剧的创作者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审美心理去创作剧本,那么欣赏音乐剧定会逐渐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并蔚然成风。当然,限于国内的条件,无法再短期内制作出具有超强震撼力的经典剧目。所以,只有从观众的欣赏趣味及其经济承受能力出发,调动有限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从中小型剧目入手,创作一批篇幅短、规模小、投资少的音乐剧,力求形式自由,风格多样,生动活泼——这才是摸索中的中国音乐剧的道路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