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心理新闻:一种有待完善的新闻样式

2009-02-20

中州学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社会心理

刘 畅

摘 要:中外新闻史证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催生出读者新的新闻需求;而这种新的需求,又会催生出新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论。由这种事实和思路出发,完全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社会心理新闻。而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又可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社会心理新闻”,就是对积累了一定阶段的社会“心理事实”的报道。在目前新闻实践中,这种新闻形式已经出现,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探讨与完善。

关键词:社会心理;心理事实;社会心理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1—0249—06

一、社会心理新闻:一个新概念的提出

从新闻发展史角度看,某种新闻样式或理论的出现是由于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而决定的,前者随着后者而发展。

如“客观报道”写作手法及理念的出现。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的办报模式可称为“政论模式”,美国报业中一统天下的是政党报纸。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廉价报纸”崛起,客观报道手法和理念逐步成为主流。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曾说:“客观报道的原则起源于19世纪,在美国和英国广泛地被赞为20世纪前25年中对于新闻理论的独特贡献……在美国新闻界中客观报道的加速发展,是由于报刊中政治党派性的衰落以及报纸由表示意见的刊物变为传播新闻的工具所造成的……记者认为他们的工作需要一种超然的态度,他们成为当代争论的旁观者而不是参加者。”①

再如“深度报道”写作方式和理论的出现。20世纪以来,客观报道理论所确立的客观、迅捷、将新闻报道与意见写作分开的报道原则,成了西方新闻界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但大量新闻实践证明,新闻报道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客观报道只能简单地、平面地报道事实,不能深入分析原因。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报纸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尽失;随着读者文化水平和基本素质的提高,他们要求媒体提供有深度的报道,要求媒体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向,深度报道就取代了客观报道往日的优势。美国新闻学教授尼尔·高普鲁指出:“深度报道,是将新闻带进读者关心的范围以内,告诉其重要的事实、相关的缘故以及丰富的背景材料。”②

又如“传媒预警”与“预警新闻”概念的提出,也与近年来中国频发的自然灾害有关。如1998年长江大洪水、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矿难、列车出轨等事故灾难,非典、禽流感、艾滋病、疯牛病、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法轮功等各类群体性事件。“传媒预警”是传媒机构发现、采集、传播危机可能发生的信息,并及时向公众与有关部门预警,以期化解危机或使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行为,“预警新闻”则是传媒机构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的警示性报道。③

可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催生出读者新的新闻需求;而新的新闻需求,则会催生出新的新闻报道的方式和理论。由这种新闻史的事实和思路出发,笔者认为,依据已经出现的新闻实践,在目前中国的新闻传播界,完全可以提出一个较新的新闻概念——“社会心理新闻”。

二、社会心理新闻出现的双重原因

1.新闻行业本身的原因

社会心理新闻的产生有深刻的新闻专业背景。在中外学界,关于“报业变局”、“报纸冬天”的讨论已历多年:1999年,英国学者皮特·勾丁预言,在网络冲击下,100年后无论是报纸形态还是记者这一职业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2005年,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预测说:“如果现在报纸读者的发展趋势持续不明朗,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2005年第6期《今传媒》杂志刊载了《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的文章《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提出“中国报业冬天说”。简而言之,中外学者一致认为,未来报纸唯一能够和网络抗衡的就是深度报道。皮特·勾丁在预言报纸消亡的同时,还预测未来报纸将不再提供资讯,因为这一任务已由网络媒体完全取代,报纸只能作一些深度分析的解释性新闻报道;记者也不再是具有采访垄断权的职业,因为人人都会成为记者,那时候的“记者”将是一些帮助人们释疑解惑的社会学家。④虽然勾丁没有提到“社会心理学家”,但从“释疑解惑”角度看,显然也可将其列入其中。因为目前中国社会的最大的“疑”和最大的“惑”,都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心理有关。

2.社会环境变化所导致的社会心理原因

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型,社会心理新闻的出现有极其现实的社会土壤,它是由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所遭遇的矛盾所决定的。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经济收入水平与幸福感之间并不是直线关系,而是曲线关系。在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前,收入提高会增加幸福感;当收入水平超过一定高度时,它的进一步提高未必会增加幸福感。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前,收入每提高一点,都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开始呈递减态势。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⑤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然而各种环境、社会、生态问题也接踵而至,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缺失、公共物品短缺、社会公平失衡等,这些都会造成社会心理压力,形成社会心理问题。实际上,置身于物化处境中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大都处于某种“亚健康状态”。人们之所以经常用诸如郁闷、浮躁、烦、焦虑、畏怯、压抑、失落、疲惫、无奈、无聊、孤独、迷茫、被抛、荒诞、绝望等词汇来描述当下的精神感受,就是因为这些词汇表现了人们日常的精神生活现状。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保守估计,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在1亿人以上,其中大约1600万的重症患者中,只有20%到医院就医,另外80%流散在社会中,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在美国,每10万人中就有10.5名精神病医生;而相对于13亿中国人,全中国仅有2000名真正合格的精神病医生。

于是,在心理救助和咨询短缺的情况下,人们自然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如心理咨询或阅读心理小说等。从受众信息需求的角度看,关注社会心理问题的新闻报道有着较大的信息发展空间。社会心理新闻就是以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为基础,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来描述、揭示、解释某些社会心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非正式渠道的心理咨询,有着一定的受众群和社会需求。尤其考虑到报纸这种具有深度分析、解释功能的媒体。

三、社会心理新闻的基本特征

只要稍加留意,就会感觉到:随着受众对“心理问题”的关注,“社会心理新闻”也悄然出现在中国的新闻领域。新闻报道尤其是报纸新闻报道中,“心理”或“社会心理”的成分在增加,实际上,目前各类报纸中已经出现了带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新闻报道。概而言之,这类新闻具有如下特征:

1.“心理事实”与“心理新闻”

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笔者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

新闻定义,众说纷纭。但无论依据哪一种定义,“新闻”都与“事实”如影相随。据学者统计,国内外诸多的新闻定义可分为四类:一是把新闻理解为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二是把新闻理解为传播媒介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三是把新闻等同于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四是把新闻理解为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可见,“事实”与“新闻”形影相随,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事实”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物理事实。即在物理意义上自然发生的事实,例如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灾难,例如地震、海啸、飞机失事。二是社会事实。即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件,自然灾害加上人类的活动也可以成为社会事实,例如围绕“汶川地震”的人的活动。三是心理事实。即在人的心理、精神层面上存在的大量事实。传统新闻定义过多强调了对前两类“事实”的报道,而对第三种“事实”有所忽略。实际上,既然都是事实,就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对物理事实的报道可以成为“突发新闻”或“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对社会事件的报道可以成为“社会新闻”,而对社会心理状态的报道则可以成为“社会心理新闻”或“心理新闻”——从新闻专业角度看,这正是本文所提出的概念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基本理由。

试以《87.5%的人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⑥报道为例,它所反映的就是一种“社会心理事实”,而非“物理事实”或“社会事实”。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5068个受访者中,87.5%的人有类似‘熟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的感觉。记者曾经听到身边不少人抱怨: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手机,却不知道要打给谁;周末想出去玩,往往找不到伙伴;甚至有时候想出去吃顿饭,都会为人选问题发愁。

其中,45.3%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的众多熟人中,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不到5个;另外,有34.3%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仅有为数不多的6—10个——换句话说,八成受访者认为,算得上朋友的人不到10个。与此同时,30%左右的受访者称自己的熟人数目在51—100个之间,另有26%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的熟人数目超过100个。

这一报道以问卷数据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中国人的一种“社会心理事实”——渴望友谊而现实中友谊匮乏,并揭示了其存在原因。这种原因,是有现实或事实依据的,确是一种社会现实。2008年4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接近80%的人感觉到了压力,或者为工作,或者为生活;有人因为生存压力,也有人因为发展压力。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目前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工作。其次是家庭生活压力,紧接着是身体健康压力及婚姻情感压力。受访者表示,工资薪酬未如理想、竞争激烈、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是造成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⑦在此大背景下,确实无暇沟通与交流,必然会“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2.积淀性或非即时性

无论关于新闻有如何多样的定义,“时效性”、“即时性”、“新鲜性”、“时新性”无疑都是必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因素。德国新闻理论教授道比法特就说:“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现象在最短的时距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⑧在此,“最新的现实现象”,指的是新闻事实应当有新鲜的特质;“最短的时距”,指的是应当及时地传播新闻事实。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但是,由于“社会心理新闻”的采写对象是“心理事实”,而“心理事实”往往有一定时段的积淀,所以,“时效性”或“即时性”等不是“社会心理新闻”的必备要素。试以《同学聚会:当怀旧变成一种资源 有时相见不如怀念》⑨为例:

小C毕业才4年,可她却早已厌倦了每年一次的同学聚会。“每次都是先吃饭,再K歌,有时候甚至玩个通宵。可是热闹过后,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种莫名的空虚感。”小C说,刚毕业那年,她对同学聚会充满了期待。也许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就是那次,让她开始对同学聚会这种模式产生反感。

“和吃散伙饭时的依依惜别、泪眼蒙眬相比,毕业后的相聚,大家都显得‘用力过度:大声喧哗、使劲喝酒,根本就没有说说话、谈谈心的机会,还不如私底下的三五人小聚呢。”小C说,每次聚会都是同样的人,内容也大同小异。一晚上下来,她除了空虚就是烦躁。

……

“每次聚完会,我都会郁闷好一段时间。”燕子说,除了婚嫁问题,工作也着实让她心烦。“像我这种一个月只有不到2000元的人,比起那些月薪好几千甚至上万的同学,心里会有很大落差。越来越多的女生穿名牌、谈时尚,而我呢,显得太寒碜了。”

本来是想放松心情,没想到反而徒增压力,这是燕子不想再参加同学聚会的原因。她本是个乐观的人,工资虽然不高,却自得其乐。可是每次听说有同学跳槽了、加薪了,她还是会有些心里痒痒,想着是不是也该跳个槽,换个待遇好点儿的工作。

事实上,很多人在参加同学聚会时,都和燕子一样悲喜交加:喜的是同学重逢,悲的是自身境况。因为几乎所有的同学聚会,都是有的人吆三喝四、意气风发;有的人相形见绌,只是坐在角落里静静地抽烟或者喝着饮料。

自从有了同学,也就有了同学聚会这种人人都可以观察、感知到的“事实”。可见,同学聚会,明显不具有时间性,而是一种具有很强情绪和精神色彩、积累了一定阶段的“心理事实”,折射出社会万象,人生冷暖。

3.普遍性、重复性、体验性

一般的新闻报道只针对一个具体事实,对人的影响具有“一次性”;而“社会心理新闻”的报道对象与内容具有普遍性,是多次地、重复地发生的“心理事实”,如上文所例举的“同学聚会”现象,就是多次、反复、重复发生的“事实”,不仅有很强的心理、情绪色彩,还会在社会中许多人身上发生,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下面这则《春节:唤起全民族的共同情感》⑩就属于这类“心理新闻”:

在信息化时代的现代生活中,不少人对春节满怀期盼的同时又不无怀疑:短信拜年、旅游购物……这些“简化”手段、“快捷”方式还是中国人的年吗?以至有人大声疾呼要“保卫春节”。“这未免太悲观了”,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春节是一家人团聚的节日,带有强烈的生命情感,凡是有很强烈生命情感和人间情感的东西都不会轻易失去,最好的证明就是每年有上亿人从外地回家过年,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什么东西能使全民族共有这样的情感,那就是节日和传统的力量。”

接着,这则新闻又分别以“重亲情团圆:春节最核心的内涵并没有变”、“游子怀回归之心,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只要不是人为削减,就不会影响传统继承和发扬”、“春节:要‘保卫更要发展”为子标题,并在其中分别穿插了具体个案事实,构成了一则很有特色的“心理新闻”。之所以说它是“新闻”,是因为它是以“事实”而不是“分析”或“心理报告”作为载体的,例如:“在广州某媒体工作的小麦早早地就为家人准备了春节礼物,并决定放弃与男朋友出游的机会,留在广州陪伴家人。”又“西安的郑女士今年决定和朋友一起,到安徽南部的古老村落里过春节。繁华而喧嚣的都市令她一年中忙碌得不可开交,在这全家团圆的热闹节日,她却无比渴望悠闲和宁静。”这则新闻意在反映中国人的一种普遍的共同情感和心理感受,并且是以“心理事实”的个案方式呈现出来的,其反映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可重复性。

由于其普遍性、重复性的特征,所以这种新闻的效果也就具有了可延迟性和体验性。所谓可延迟性,是指由于“心理事实”具有普遍性和重复性,所以它带给人的阅读效果可以延续一段时间;所谓体验性,是指这种“心理新闻”可以给人带来某种心理体验,从这种意义上讲,它或可称之为“体验式新闻”。这里涉及一个概念——“体验经济”(11)。如果把新闻也视为一种“产品”的话,那么借用“体验经济”的概念,我们说也可以有“体验式新闻”,而在诸多新闻分类和品种中,最接近“体验式新闻”的,就是“心理新闻”了。因为这类新闻,不是主要提供信息,而是以反映“心理事实”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种体验。下面这则《奥运大幅提高国人幸福感》(12)就涉及到了人的心理体验:

奥运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进行的另一项网络调查显示,47.6%的人表示“心情变好了”,21.2%的人表示“家人团聚的时间多了”。奥运会给中国老百姓的家庭带来了欢聚,带来了话题,带来了兴奋。

三口之家只有晚饭才聚在一起的状况发生了变化。孩子的暑假作业可以缓缓再做,爸爸的工作可以先放一放,妈妈也从厨房出来了,吃饭就叫外卖好了。三口人坐在同一张沙发上,一起看比赛直播,一起聊奥运金牌。

如果用“体验经济”的必备要素“体验是难忘的”“以货币换感受、换快乐、换体验”“给顾客留下难忘的愉悦回忆”(13)等来衡量,上述“心理新闻”无疑具有这种特征。

四、社会心理新闻的可策划性

正因为“社会心理新闻”具有反映心理事实、非即时性、延迟性体验等特点,于是就自然导出了它的一种操作方式——可预先策划性。如前所言,“社会心理新闻”也属于“新闻”,既然是“新闻”,就要具有“新鲜性”和“时新性”,但这种“新鲜性”或“时新性”不是来自于其时间、速度意义上的“新鲜性”,而是来源于作者对于新闻选题的提炼和策划的“新鲜性”,这就加大了对选题策划的质量要求。

围绕着“新闻策划”的概念先行和事实先行,历来就有争论。由于“社会心理新闻”的上述特殊性,可以说,这类新闻是可以预先策划的,而且是要用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进行策划的。试看这篇《人人都有小圈子吗?》(14)的报道:

你喜欢LOMO摄影?加入“爱LOMO爱生活”吧。你喜欢双层吉士汉堡?加入“我爱双吉”吧。你对身边的情侣感到厌恶?加入“情侣去死去死团”吧。你热衷桌上足球?加入“桌上足球管理办公室”吧……

这些在当今年轻人群中流行的另类新颖的“小圈子”,主题千奇百怪却全部发自兴趣。这些“圈子”之所以这么“小”,是因为它把人们的兴趣爱好极度细分化。相对于大众喜欢的看电视、听音乐、读书来说,这些兴趣只属于小部分人,是“小众”文化,然而也更加新奇和前卫。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与腾讯网联合开展一项调查(1025人参加,77.5%为“80后”),结果显示,43.7%的人表示自己加入过各种“小圈子”,36.2%的人表示“以后会尝试”,完全不打算加入的只有12.1%。

实际上,这篇报道涉及到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知识点——“内团体”和“外团体”知觉。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知觉群体类别时会出现“圈内”(内群体)和“圈外”(外群体)之分。而就“内群体”而言,人们会认为自己更像同属一个群体的人,这被称为“假定相似性效应”(assumed similarity effect)。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大学校园里的兄弟会成员认为彼此之间的相似程度高于他们与住在校外的走读生之间的相似程度,而走读生也有类似的看法。甚至当圈内和圈外的成员是随机分配的时候,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在进行相关研究时,表面上告诉学生被试,是按照个人的艺术喜好把进行他们分组的,而实际上是随机分派的。结果发现,被试者认为与自己一组的人跟自己更相似,甚至在与艺术完全无关的事情上他们也认为同组的人会有更相似的看法。“内团体”还容易出现“圈内人偏袒效应”(ingroup favoritism effect),即人们通常会对圈内成员给出更积极的评价,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更有利的归因,给他们更多的奖励,预期从他们那里将得到更优惠的待遇,认为他们比圈外成员更有说服力。也就是说,只要人们觉得自己隶属于某个群体,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同胞更好,对圈外人更差。(15)如果把这种学理上的表述与《人人都有小圈子吗?》这篇新闻报道一一比较,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有很强的对应性或同构性,可以说,前者是对后者的抽象提炼,而后者是对前者的形象说明。

另如上文所例举的《同学聚会:当怀旧变成一种资源 有时相见不如怀念》,也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平行社会比较”。1954年,美国学者利昂·费斯廷格提出“社会比较”概念,他指出,“比较”是人了解自我、实现个人自尊的重要线索,它是个人自我评价的内驱力,目的在于知晓自己在群体中的准确位置,在缺乏客观标准和客观信息的情况下,他人就成为最好的参照物。而进行比较的个体越相似﹐比较的驱动力就越强,于是形成“平行比较”。即一般说来,人们都倾向于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这里的相同水平包含:相同年龄,相同环境,相同背景,相同职业,相同群体,相同种族等等。(16)而“同学”这一群体,相似性最强,最适合作“平行比较”的对象;而“同学聚会”则为这种比较提供了一种契机和平台,构成一种“平行比较”的场所,而“比较”后的或昂扬振奋,或感伤失落,或产生高自尊,或导致低自尊,则是“平行比较”的真实结果。所以,哈佛商学院一位教授曾忠告他的学生:“如果几年之后你接到母校的邀请,要求你回校参加5年一次的同学聚会——那是件危险的事,你不要去。”他指出,聚会会逼着你审视自己在刚毕业的短短几年中取得的成就,而且是以你同学的标准——而不是以你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成功标准——来评判你的成就与收入。“整个同学会将引发你关于职业成功与个人价值的巨大焦虑和徒然担忧。”(17)

这就提示我们,由于“心理新闻”对时效的要求不强,如果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就完全可以对这类“社会心理新闻”进行预先策划。所以,要了解社会心理新闻,首先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知识点,一般而言,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知识框架为:自我意识、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社会影响、集群行为、群体心理。《人人都有小圈子吗?》属于“自我意识”中的“内群体意识”;《同学聚会:当怀旧变成一种资源 有时相见不如怀念》则属于“社会比较”中的“平行比较”与“上行比较”。

五、社会心理新闻:从感性到理性之路

总之,在新闻实践中,“社会心理新闻”已经出现,但它只是一种感性的、经验的存在,并没有上升为有专业知识指导的、有意识的理性新闻行为。当记者无意触及到这些领域时,或当记者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专业知识来观察生活、报道事实、分析背景时,社会心理新闻都有可能产生。而就目前分析,前者成分居多,也就是说,报道者多是无意地触及到了社会心理学的领域,写出了相关报道。它说明:目前关于社会心理新闻的写作正处于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迫切需要从理论高度分析、总结、概括,给予理性的总结,以求指导新闻实践,写出质量更高的社会心理新闻,为新闻领域增添一种新的新闻样式。

而所谓理性指导的资源,主要源于“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点。以《87.5%的人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为例,它以问卷数据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中国人的一种“社会心理事实”——渴望友谊而现实中友谊匮乏。而友谊、朋友、亲密关系等,又属于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人际吸引”的范畴;而在“人际吸引”中,又可以细分成“能力与喜欢”、“外貌与喜欢”、“报酬与喜欢”、“相似、互补与喜欢”、“临近、熟悉与喜欢”等范畴。如果了解这些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再去写此类报道,就会提高报道的质量。

总之,“社会心理新闻”这一概念及新闻样式的提出,既能为新闻写作类型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领域,也能为一线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一种有操作性价值、又具理性指导意义的新闻写作范式,因而对它的探索和研究具有实际应用和理论探索的双重意义。

注释

①[美]韦尔伯·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60—61页。

②程道才:《西方新闻写作概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7—18页。

③喻发胜、宋会平:《“传媒预警”与“预警新闻”》,《青年记者》2008年21期。

④吴海民:《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今传媒》2005年第6期。

⑤董月玲、张开平:《哈佛八成学生曾感到沮丧 “幸福课”火爆校园》,《中国青年报》2007年9月17日。

⑥黄少华:《87.5%的人感觉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中国青年报》2006年9月25日。

⑦《小康》研究中心:《近八成人感觉活得挺累》,《今晚报》2008年5月9日。

⑧王欣荣:《传播报道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第54页。

⑨(17)黄梓馨:《同学聚会:当怀旧变成一种资源 有时相见不如怀念》,《中国青年报》2007年7月8日。

⑩赖少芬、刘喜梅等:《春节:唤起全民族的共同情感》,《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1月30日。

(11)(13)2003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姆正式提出“体验经济”的概念:“体验本身代表一种已经存在但先前没有被清楚表述的经济产出类型……当他购买一种体验时,他是花费时问享受某一企业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就像在戏剧演出中那样一使他身临其境。产品的特点是自然化,商品的特点是标准化,服务的特点是定制化,体验的特点是人性化。农产品是可加工的,商品是有实体的,服务是无形的,体验是难忘的……在体验经济中,以货币换感受、换快乐、换体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换取物品或服务。如买一个恐龙玩具,不是用理性来衡量其成本价多少,而是以人的喜好来衡量其价格。在‘体验经济论看来,企业不再提供商品或服务,而是提供最终的体验,充满感性的力量,给顾客留下难忘的愉悦回忆。”参见王兴斌:《“体验经济”新论与旅游服务的创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12)汪东亚:《奥运大幅提高国人幸福感》,《中国青年报》2008年9月4日。

(14)吴荇:《人人都有小圈子吗?》,《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5日。

(15)[美]泰勒:《社会心理学》,谢晓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16)[美]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185页。

责任编辑:沐 紫

猜你喜欢

社会心理
试析法律在多元化社会控制方式中的价值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机制
高力士谨慎性格成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