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及福利后果研究

2009-02-20丁守海

中州学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

丁守海

摘 要: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不会冲击我国就业?它会带来怎样的福利后果?在当前经济下滑和失业风潮背景下,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福利评估三个角度,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演进趋势进行梳理,并就当前背景下的中国化改造提出建议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就业影响;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F04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1—0059—05

从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到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出台,我国劳动管制的步伐越来越快,这引起了人们的激烈争论。有人担心它会搞垮中国经济并引发就业危机(张五常,2008),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常凯,2008)。最近这种争论愈演愈烈,成为时下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然而,截至目前,人们的争论还主要停留在定性判断的层面,尚缺乏系统的研究论证,因此并不能提供科学的答案。本文以劳动管制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最低工资管制为例,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和方法归纳,试图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贡献。

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一直是西方劳动经济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从1946年Stigler在AER上发表著名的种子文献至今,人们沿着不同脉络开展研究,并从不同视角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近年来,这些文献呈现出三种变化趋势:一是更注重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来解剖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内在机理,以职业搜寻—匹配模型为代表的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微观因素的引入,使得新古典传统的研究范式面临挑战。二是在实证检验上,出现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趋势,以双重差分分析和面板数据为代表的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研究结论的多元化,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的结论出现危机。三是基于多种视角,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影响的福利后果进行评估,尽管这种评估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但使人们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综合效果有了新的认识。

一、从新古典传统到微观修正的理论进展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劳动市场产生影响,因此研究视角是多维度的。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将视野主要集中在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上,并且相信,在低工资行业的流动性很大,较难聚集起市场势力,所以竞争型假说被人们广泛地接受(Brown,1982)。按照Stigler(1946)所开创的分析范式,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必然通过用工成本的上升而削弱就业。我们姑且把这种忽略微观因素、只承认劳动市场竞争性可能的分析传统称为新古典传统。它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最低工资研究文献中很流行,然而在后来的一些研究文献中,这种分析传统开始不断地遭遇挑战和修正。

(一)不完全竞争因素的引入

很多学者发现,在某些低工资行业,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是竞争型市场结构,而是具有垄断特征的。比如katz & krueger(1992)利用最低工资的价格效应、Card & krueger(1994)利用企业招募中引荐员工的奖励等指标,均发现垄断型劳动市场结构的存在。而最近Cahuc(2006)和Flinn(2006)利用职业搜寻摩擦和匹配专业资本,提供了垄断的另一类证据。Dolado(2000)甚至断言,在劳动市场上竞争型结构只是少数的,多数为垄断型结构。人们对劳动市场垄断型结构特征的重新认识,似乎正在成为主流(Cahuc ,2007)。

垄断性因素的引入,使得对最低工资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陷入了左右摇摆的境地。比如一贯坚持新古典观点的Neumark & Wascher在引入垄断因素后发现,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是一种非均衡结果,不能一概而论。当它由供给主导区间转入需求主导区间时,作用方向就会逆转(Neumark & Wascher, 2002)。

(二)最低工资所诱致的效率因素

随着效率工资理论的发展,人们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会提高成本,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Manning, 1995)。最近又有人从信号传递的角度发现最低工资有利于减少不对称信息下的甄别成本(Luttmer, 2007)。这些效率收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成本上升的影响,并遏制就业下降。

效率因素的另一后果就是它对企业内部工资结构的影响。在传统理论看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只会使底层劳动力工资得到上涨,而其他工人的工资不变。但最近人们发现,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时,企业出于种种考虑,也会提高其他工人的工资,这种“水涨船高”的现象被称为溢出效应(Lee, 1999)。这个因素的引入使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底层工人的相对用工成本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其就业替代和就业损失也更加不确定。但溢出效应一般不能赶上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幅度,因此底层工人相对成本的上升和就业损失难以彻底消除。

(三)企业对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力

实际上,即使在像美国这样劳动管制非常严格的国家,也存在企业违反最低工资制度的问题。许多企业只对一部分工人支付最低工资,而对另一部分工人不支付最低工资(Ashenfelter & Smith,1979 ; Chang & Walia, 2007)。有人研究了企业对最低工资制度的执行动力,发现除非满足苛刻的条件,否则企业对最低工资制度的违反将是很难杜绝的,在低工资企业,这种状况更加严重(Yaniv, 2004)。

正是由于对最低工资制度的违反,使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后企业的底层劳动力的用工成本不会上升的那么剧烈,相应地它对就业的损害也会缓和很多(Chang & Ehrlich, 1985)。Eckstein(2006)甚至估算出,由于政府对企业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业机会的损失至少被挽回了10%。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比如,Yaniv(2001)通过均衡分析发现,即便允许企业对一些底层劳动力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也不能缓解就业损失。但总的来看,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前一观点的。

(四)多元合约的组合调整及其对成本的抵消

在传统理论的视野中,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所签订的劳动合约是单一的合约,工资是唯一的约定变量,所以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时,底层工人的用工成本必然会上升,相应地,就业也必然会减少。但实际上,劳动合约的内容是多维的,除工资外,还会涉及劳动强度、非货币福利等其他内容。比如在Fraja(1999)的模型中,雇主就会向工人提供多种工资――劳动强度的组合合约。

当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时,企业绝不是仅仅提高底层工人的工资,而会在合约的其他方面也做出调整。比如会要求底层工人提高劳动强度(Fraja, 1999);放慢工人的涨薪频率(Neumark & Wascher, 2000);减少在职培训(Hashimoto, 1982)等,因此底层工人的用工成本及其就业下降会得到一定遏制。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持不同观点(如katz & krueger, 1992; Even, 2003)。但无论如何,多元合约的重要性得到了一致的重视,这迫使人们反思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底层工人的就业影响并不像传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简单,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图景。

(五)职业搜寻摩擦及匹配效率

新古典传统假设企业和求职者总能在一瞬间无需成本地匹配起来,将潜在的就业机会转变为现实。但实际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劳动供需双方并不能无摩擦地实现匹配,只有经过一个搜寻过程,双方才能相遇并签订合约。最近的搜寻——匹配模型证明最低工资会使工作的预期效用大于失业状态的效用,所以加入到工作搜寻队伍中的求职者会增加。如果匹配效率是搜寻者人数的增函数,那么就业可能会提高(Van den Berg, 2003; Cahuc2006; Flinn, 2006)。

这些搜寻——匹配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结论,那就是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会经历一个非线性的变化过程。即随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高,就业由增加转为减少。这与Neumark & Wascher(2002)的非均衡模型的结论是很相似的。

总的来看,上述这些微观因素的引入使得新古典传统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仅通过显性用工成本的增加来影响就业的范式不再有效,影响渠道的多元化,使得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更加复杂。特别是如果正面因素的影响超过了成本等负面因素,那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就可能是“就业友好型”的了。

二、实证研究方法及结论的多元化趋势

由于理论分析对最低工资影响的预测的模糊性,实证分析就成为重要准绳。纵览西方实证方法,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前的时间序列分析,到近年来双重差分和面板数据模型并举的方法。方法的多元化也带来了结论的多元化。

(一)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对新古典传统的支持

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末就开始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到70年代已经积累起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所以在最开始的计量分析中,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时间序列分析。根据Brown(1982)的经典回顾,这些早期分析得出了较一致的结论,即最低工资标准每提高10%,将对弱势劳动群体造成约1%—3%的就业损失。

从技术上讲,这些文献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些难题,如序列相关和遗漏变量问题,还有就是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最近这些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Neumark & Wascher, 2006)。虽然在方法上得到了改进,但这类分析中的大多数似乎仍在为新古典结论提供支持,并与20年前Brown(1982)所总结的差不多。

(二)双重差分分析DID文献对传统结论的质疑

20世纪90年代初,实证文献中开始引入差分方法。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Card(1992)所提出的一阶差分模型、Katz & Krueger(1992)的准差分模型。再就是Card & Krueger(1994)提出的基于准自然实验法的双重差分分析DID。这些文献都没有发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损害就业的证据,它们显然与时间序列文献发生了严重冲突,那么哪个更加可信呢?1995年Card & Krueger乘胜追击,利用事后分析法(Meta-analysis)对时间序列文献进行了偏误性检验,结果发现,它们存在刻意夸大最低工资就业负效应的嫌疑,一个典型证据就是这些文献中,参数估计的t值与模型自由度的平方根关系被严重扭曲。

由于具有政策评估的技术优势,双重差分分析方法很快得到了普遍的推广。根据Neumark & Wascher(2006)的初步统计,在近5年内的相关实证文献中运用这种方法的差不多占到1/3,且大都秉承Card & Krueger的风格,对以时间序列为代表的传统文献提出了质疑。但双重差分分析方法也面临着一些难题。正如Yuen(2003)评述的,这种方法能否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寻找到合适的控制组。而在现有的双重差分分析文献中,控制组的选择似乎总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就业差异,很可能来自实际经济因素差异,而不是最低工资。换言之,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很严重。这个担心早在2000年就被Neumark & Wascher所证实,他们对Card & Krueger(1994)分析进行了重新检验并发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双重差分分析要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面板数据模型的演进推广及结论的多元化

对最低工资问题的研究一直面临着遗漏变量和模型内生性的困惑,为解决这一难题,Neumark & Wascher在1992年首次提出了面板数据模型。这类模型通过引入截面效应和时间效应,可以控制住那些对就业有着重要影响却又无法引入模型的变量。基于这种方法,他们在多篇文献中发现了最低工资会损害底层就业的证据,并捍卫了新古典传统(Neumark & Wascher, 1992; 2000; 2002)。

最近面板数据方法得到了进一步运用和改进。按Neumark & Wascher(2006)的统计,它几乎也占到近年来最低工资实证研究文献的1/3,与双重差分方法基本持平。然而与该方法刚推出时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地支持传统结论的景象不同,近来的面板数据研究出现了较大分歧。有一些文献继续发现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损就业的证据(如Yuen, 2003),而另一些则没有(如Lemos, 2007)。

这种结论分歧主要源自模型设置的分歧。首先,对于用什么指标来度量最低工资的问题,人们从一开始就有争论。焦点是Neumark等人提倡的Kaitz指标(最低工资占平均工资的比重乘以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人口的覆盖率)与Card等人提倡的最低工资本身的比较问题。其次是时间效应的设置。传统的做法是在每一样本期设置一个时间哑元变量来反应经济的内生趋势,但这种过于笼统的处理有时也会“挤干”本该属于最低工资的影响;另一种就是仅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时点设置邹至庄断点,但由于简化了时间效应,很可能放大最低工资的就业影响。为避免上述两种极端,Burkhauser(2000)对时间效应进行了折衷处理,并得出了折衷的结论,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至少带来了中度就业损失。

(四)实证研究方法及其结论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由于每种方法都存在固然的缺陷,人们开始注重多方法并举。在最近的文献中,不仅上述各种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他一些方法,如截面数据分析、mlogit模型、概率估计法、极大似然估计法,也得到了运用(Neumark & Wascher, 2006)。值得指出的是,不论用哪种方法,稳健性检验都成为研究的重要一环,这是强化结论可靠性的一种明智选择。

其次是研究结论的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是造成研究结论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即便是运用同一方法,由于数据来源等原因,也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日益多元化的结论使人们对问题的判断失去了方向。好在从整体上看,对传统的最低工资有损就业的观点的质疑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Cahuc,2007)。

总而言之,目前西方实证文献还处于一个较分散的状态。这与理论分析框架分散、缺乏统一的理论命题是相对应的。研究手段的多样化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但研究结论的多元化却模糊了人们对最低工资就业影响的认识。

三、对最低工资就业影响的福利评价

最低工资制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缓解弱势劳动力群体的就业贫困,改善其福利状况。但是实践中它究竟能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这就牵涉到对最低工资的福利评价问题,其中的关键就是对工资和就业的权衡(Flinn, 2006)。

持新古典观点的学者强调,尽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了工资,但是也带来了就业损失,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贫困状态的低技能工人来说,就业损失要更加严重,而他们恰是最需要帮助的对象,因此最低工资制度是准星很差的反贫武器(Freeman, 1996)。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如Lemos(2007)发现最低工资不仅能提高底层工人的工资,而且不会损害其就业,所以是有利于提高弱势群体福利的。可见这还是新古典理论与其他理论在最低工资就业影响上的争论的持续。

如前所述,新古典理论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就是对劳动市场的竞争性假设,这直接导致了它们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和福利效应的否定性评价。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这种观点开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有人发现即使在竞争型市场结构下,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最低工资也未尝不能改善底层工人的福利状况(Dickens, 1999)。而最近Gorostiaga(2006)做了更直白的阐述,即最低工资对底层工人的福利影响取决于企业对这类工人的需求弹性,当弹性较小时,最低工资就能改善底层工人的福利,反之亦然。最近,有人又对垄断型假设下最低工资有利于改善底层工人的福利状况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比如Cahuc(2007)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即便在垄断型劳动力市场结构下,最低工资也不是改善工人福利状况的有效工具,而税收、转移支付和就业补贴等直接手段要更有效。

人们还从其他视角讨论了最低工资的福利影响,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一是工人的效用函数。有人发现即便最低工资对底层工人的就业影响是确定的,只要工人的效用函数不同,那么其福利影响也是不同的(Perri, 1990)。二是劳动市场的柔性特征。在充满柔性的劳动市场,失业工人能迅速地通过流动来重新就业,所以最低工资的负面效应能得到有效的克服,工人福利是趋于增加的,而在欧洲那样劳动市场僵硬的情况下,最低工资通常会损害工人福利(Freeman, 1996)。三是从职业搜寻与匹配过程出发来考察最低工资的福利效应。Hosios (1990)在一篇经典文献中证明,当职业匹配结果对求职人数的弹性等于工人的分配份额时,最低工资将有利于改进工人福利。而分配份额是可以通过税收或补贴计划来加以控制,所以最低工资总能提高工人福利。最近Flinn(2006)将工人的分配份额进行了内生化处理,但得出的结论与Hosios (1990)相同。而基于类似的搜寻模型,Van den Berg (2003)却得出了迥异结论,他们发现最低工资必然损害工人福利。

目前人们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福利评价还存在激烈争论。或许是由于福利函数难以构造或康多西德投票悖论的原因,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福利评价还很难推广到实证领域。但不论如何,近年来这种理论上的尝试已经让人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最低工资的社会效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四、结语

目前国内对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后果的争论多数还停留在定性判断的层面,缺乏科学的研究支撑。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总结,试图对此提供参考。

通过回顾我们发现,国外对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研究还处于一种分散状态:一方面,理论框架过于分散,人们很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考察,不同模型的结论往往相互冲突,且缺乏联系的桥梁;另一方面,计量分析方法及分析结果存在分歧,这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更重要地,模型和结论的分歧削弱了国外文献对我国情况的判断力。再加上我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巨大差别,西方研究者的结论很难直接照搬于我国。对于最低工资就业影响的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开展独立而具体的研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两点需要与西方文献区别开来:一是对我国二元结构的考虑。二元结构是西方文献所无从考虑的,而在我国恰是最为重要的。二元结构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最低工资管制的最大影响对象——农民工的行为特殊性,不考虑这一因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必然会大打折扣。二是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的内生变化。近年来我国劳动市场风云突变,从2004年“民工荒”到如今的倒闭潮和失业潮,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这些劳动市场的内生变化,是外在于最低工资影响的。要解决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就必须在研究方法上做出创新。可以讲,我国劳动市场变化加剧,各种经济社会因素交织发力,这也决定了在我国要评估劳动管制的就业效应,其难度要远远超过西方国家。这对国内学者来说,确是一种挑战。

参考文献

[1]Ashenfelter.O; R. Smith. 1979. "Compliance with the Minimum Wage Law'[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7, No. 2., pp. 333-350.

[2]Brown, Charles, C.Gilroy, A. Kohen.1982. "The Effect of the Minimum Wage on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20, No. 2, pp. 487-528.

[3]Burkhauser.R.V; Kenneth A. Couch; David C. Wittenburg, 2000. "A Reassessment of the New Economics of the Minimum Wage Literature with Monthly Data from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Vol. 18, No. 4, pp. 653-680.

[4]Cahuc.P, F. Postel-Vinay, J. Robin, 2006. "Wage Bargaining with On-the-Job Search: Theory and Evidence"[J]. Econometrica, Vol 74, pp 323-364.

[5]Cahuc.P, G. Laroque, 2007. "Optimal Taxation and Monopsonistic Labor Market: Does Monopsony Justify the Minimum Wage?"[M].IZA Discussion Paper, No. 2955.

[6]Card.D, 1992. "Using Regional Variation in Wages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the Federal Minimum Wage"[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 46, No. 1, pp. 22-37.

[7]Card. D, A. B. Krueger, 1994."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Fast-Food Industry in New Jersey and Pennsylvania."[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4, No. 5, pp. 772-93.

[8]Card.D, A. B. Krueger, 1995. "Time-Series Minimum-Wage Studies: A Meta-analysis"[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5, No. 2, pp. 238-243.

[10]Chang. Y. M, I. Ehrlich, 1985. "On the Economics of Compliance with the Minimum Wage Law"[M].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93, No. 1, pp. 84-91.

[11]Chang. Y. M & B. Walia, 2007. "Wage discrimination and partial compliance with the minimum wage law"[M]. Economics Bulletin, Vol 10, No 4, pp1-7.

[12]Dickens.R, S.Machin & A. Manning, 1999. "The Effects of Minimum Wages on Employment: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Vol. 17, No. 1, pp. 1-22.

[13]Dolado. J, Felgueroso. F, Jimeno. J, 2000. "The Role of the Minimum Wage in the Welfare State: An Appraisal"[J]. Swis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136, pp 1-33.

[14]Eckstein, 2006. "Job and Wage Mobility in a Search Model with Non-Compliance (Exemptions) with the Minimum Wage"[N]. Discussion Paper.

[15]Even.W, D. Macpherson, 2003. "The Wage and Employment Dynamics of Minimum Wage Workers"[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Vol. 69, No. 3, pp. 676-690.

[16]Flinn, Christopher, 2006. "Minimum Wage Effects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under Search, Matching, and Endogenous Contact Rates"[J]. Econometrica, Vol. 74, No. 4, pp. 1013-1062.

[17]Fraja.G.D, 1999. "Minimum Wage Legislation, Productivity and Employment"[J].Economica, Vol. 66, No. 264, pp 473-488.

[18]Freeman.R.B, 1996. "The Minimum Wage as a Redistributive Tool"[J].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06, No. 436, pp. 639-649.

[19]Gorostiaga.A, 2006. "Optimal Minimum Wage in a Competitive Economy: An Alternative Modelling Approach"[N].Working Paper.

[20]Hashimoto. M, 1982. "Minimum Wage Effects on Training on the Job"[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2, No. 5, pp. 1070-1087.

[21]Hosios, A, 1990. "On the Efficiency of Matching and Related Models of Search and Unemployment"[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57, pp 279-298.

[22]Katz. L, F, A. B. Krueger, 1992. "The Effect of the Minimum Wage on the Fast Food Industry"[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 46, No. 1, pp. 6-21.

[23]Lee, David S, 1999. "Wag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1980s: Rising Dispersion or Falling Minimum Wag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14, No 3, pp 977-1023.

[24]Lemos.S, 2007. "Minimum wage effects across the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in Brazil"[M].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43, No 4, pp 700-720.

[25]Luttmer. E, 2007. "Does the Minimum Wage Cause Inefficient Rationing?"[M].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Vol 7, No 1, 1768-1768.

[26]Manning. A, 1995. "How Do We Know that Real Wages Are too High?"[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10, pp 1111-1125.

[27]Neumark.D, W. Wascher, 1992. "Employment Effects of Minimum and Subminimum Wages: Panel Data on State Minimum Wage Laws"[M].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46, No.1, pp. 55-81.

[28]Neumark. D, W. Wascher, 2000. "The Effect of New Jersey's Minimum Wage Increase on Fast-Food Employment: A Reevaluation Using Payroll Record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0, No. 5, pp1362-96.

[29]Neumark.D, W. Wascher, 2002. "State-Level Estimates of Minimum Wage Effects: New Evidence and Interpretations from Disequilibrium Models"[M].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37, No.1, pp 35-62.

[30]Neumark.D, W. Wascher, 2006. "Minimum Wages and Employment: A Review of Evidence from the New Minimum Wage Research"[N]. working paper.

[31]Perri.T.J, 1990. "Optimal Minimum Wage Legislation: A Comment"[J].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00, No. 402, pp. 914-917.

[32]Stigler.G, 1946. "The Economics of Minimum Wage Legislation" [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36, No.3, pp. 358-365.

[33]Van Den Berg, 2003. "Multiple Equilibria and Minimum Wages in Labor Markets with Informational Frictions and Heterogeneous Production Technologies"[M].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 44, pp 1337-1357.

[34]Yaniv.G, 2001. "Minimum Wage Noncompliance and the Employment Decision"[M].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Vol. 19, No. 3, pp. 596-603.

[35]Yaniv.G, 2004. "Minimum wage noncompliance and the sub-minimum wage rate"[M]. Economics Bulletin, Vol 10, No 9, pp 1-7.

[36]Yuen, Terence, 2003. "The Effect of Minimum Wages on Youth Employment in Canada: A Panel Study"[M].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 38, No. 3, pp. 647-72.

[37]张五常.劳动合同法的困扰[J/OL].中人网,2008—01—11.

[38]常凯.劳资冲突不能归因于《劳动合同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1—15.

责任编辑:晓 立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
浅析开放经济环境下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