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与维客
2009-02-19晓语
晓 语
2007年,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前雇员们利用维基(Wiki)平台集体创作了一本“回忆录”,赚足了人们的眼球。无独有偶,2008年大众汽车(中国)的员工也利用维基集体创作了《大众的力量》一书,共同诠释了什么是“大众的力量”,也再一次证明了“维客”的力量。
维基最早出现于美国,其发音据说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kee”,原意为“快点快点”。维基其实是一种新技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简单地说,维基系统就是大家一起来写作。这样的创作,是一种集体的智慧,集体创造,集体写作,也可以叫集体式的超文本书写。而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在维基页面上,每个人都可以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回复至本来面目。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修改、扩展或者探讨。同一维客网站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维客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
从写作角度上来看,维基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进行维基写作的每一个人既是阅读者,同时又是书写者;每个人都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共同主题的维基文本进行创建、扩展、探讨,或浏览、更改别人写的文本等。
从技术角度看,维基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是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网页的社会性软件。维基包含一套能简易创造、改变HTML网页_的系统,再加上一套纪录以及编目所有改变的系统,以提供还原改变的功能。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维基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要小。
从使用者角度看,维基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络管理系统。维基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维基的作者和读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维基系统为该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帮助人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维基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很容易上手,因此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建设。维基最适合做百科全书、知识库、整理某一个领域的知识等知识型站点,甚至像前面说的一样让人们共同写一本书。
维基的概念始于1995年,当时在PUCC(美国普
渡大学计算中心)工作的沃德·坎宁安为了方便社群的交流建立了一个叫波特兰模式知识库的系统工具。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坎宁安提出了维基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
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维基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维基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网上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件系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称作“人民的百科全书”的维基百科,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维基系统。而维客网则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站点。
以维基自身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项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技术,参与或者说贡献,在这里显得特别重要。同时互联网的本源精神给予维基以力量:免费、自由、共享,或者还应该有信任。相信随着维客的不断壮大,我们将迎来知识共产主义。
[责任编辑]赵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