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有效利用网络教学
2009-02-19李丽馥
李丽馥
借助网络信息内容丰富、通讯便捷等强大优势,探索网络教学模式与方法必将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而新课程八年级语文中编入了宋代周敦颐的散文名篇《爱莲说》,还编入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单元——“莲文化的魅力”。可见,“认识荷花、感受荷花、热爱荷花”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一个重要专题。基于对现状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的认识,我进行了《爱莲说》的网络语文教学设计尝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深入、全面地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2)进一步领略荷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2. 情感目标
(1)上网浏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2)通过广泛阅读有关荷花的资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4)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并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3. 阅读能力
(1)通过广泛浏览有关荷花的资料,在浏览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荷花图片,并能用一两句连贯的话描绘图片中的荷花;(2)通过深入阅读、协作作业,学生能找到与荷花相符合的资料,并通过图文对照,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句意,找出最能体现荷花美的图片,再用自己的语言制成图文并茂的读书卡片,完成演示文稿;(3)通过展示作品,培养学生比较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的能力。同时比较有条理、有重点地评价别人作品的能力。
4. 操作技能
(1)培养学生围绕学习需要上网检索资料和初步学会整合资源的能力,包括会使用搜索引擎等查询工具,学会运用BBS发贴子等;(2)运用word、powerpoint制作专题读书卡片、演示文稿。
二、教学内容
1. 课本内容
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八年级上册)。
(1)第27课古文《爱莲说》(宋·周敦颐)
(2)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莲文化的魅力。
2. 课外内容。课外学习内容集中在专题网站《我爱荷花》的“资源区”内。包括来自网络上10多个“荷花”网站有关莲荷的散文60篇、诗词60多首、摄影作品200余幅、绘画作品40余幅、视频材料5段,其他文本材料5000多字,还有来自网络的20首世界著名的轻音乐。
三、教学模式与过程
该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注重网络环境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随机自由选择学习任务,自由完成活动。这是一种直接面对信息和资源的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是研究性的学习。
四、学习评价
1. 课堂问卷:进入论坛,就本课的学习,讨论常规阅读与网络环境下阅读的优劣。
2. 专题练习:自主阅读,进入“作业区”,按要求自主完成“初步感知阶段”和“阅读品味阶段”的作业。
3. 专题作品:专题读书卡片、专题演示文稿、读后感及赏析、专题小诗、配乐朗读等。
4. 专题测试:填写“专题作业评价表”和“专题学习过程评价表”。
五、教学反思
本次利用网络教学设计研究只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属于网络语文教学设计研究中的一个开头。从以下五方面对这次尝试研究进行反思。
1. 根据这次《爱莲说》教学设计尝试,初步归纳出网络语文教学步骤如下:
创设情境、确定教学目标、课本内容教学、分组检索资源、建设专题学习网站、由课本内容的学习导入网络专题学习、自主阅读、初步感知课外专题资源、深入阅读、用心品味、选择任务、完成成果、展示成果、评价反思、建构知识。
2. 从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上交的作业(据统计,整个专题学习过程学生共上交有效作业146人次)来看,本案例较好地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从学生参与以“常规阅读和网上阅读的比较”为话题的讨论内容来看,网络环境下的阅读优于常规阅读,更适合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3. 师生角色的转变并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反而使学生掌握得更好。在网络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在网络语文专题教学中,教师事先准备与现场组织的工作量与难度都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课堂组织应变能力、学习困难的即时诊断、能力发展水平即时估价能力、知识的准备水平、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敢于否定自己,不断学习以拓展知识面,深化对各类知识以及知识整体的理解。
4. 师生之间课堂上的直接交流仍需加强。海量的资源、形式的多样化容易掩盖分析思考过程,应如何加强网络语文教学的文学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还需进一步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