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之有效提高
2009-02-19李萍
李 萍
新课程改革对广大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学科,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摆在我们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项尖锐而又现实的课题。通过几年来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发现在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理念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没有主动质疑和探究的意识,学生能够做的只有被动接受和记忆。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在感知历史、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新的课程改革承认并重视学生自主探究的价值,关注学生兴趣和学生发展需求,构建“发现——探索——运用——创造”的教学模式。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自觉加强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改理念的学习,自觉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先进的教育理念贯穿历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读——问——讲——练”的模式。由于教师的教是在备课中设计好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封闭性。所谓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在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并及时调整教师的教,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突破过去的传统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可采用设计主题辩论、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小论文撰写、情景复现、研究性学习、调查访谈、历史物件模型制作等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做“导演”,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这样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学习的效率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
三、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创设一个师生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把讲台变成对话的平台,鼓励师——生、生——生间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观点有误,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敢于发言的勇气给予充分地肯定和欣赏,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鼓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勇气和胆量。课堂上不怕学生的观点有错误,就怕学生没观点。对那些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发动其他学生对他的观点进行讨论、指正和补充。此时教师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的观点,进行适当地归纳、点评与补充,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闻不问,或横加指责,必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甚至出现厌学情绪,这种情况下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可想而知的!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还要具有广阔的视野与知识面,才能够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挑战,才能够从容面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观点。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现有的知识与技能,要不断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不仅通晓本学科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对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做到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悉国内,了解世界”。当我们脑袋里备足了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和信息后,开展教学工作时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信手拈来,把课堂教学组织的丰富、生动、游刃有余,这样不仅可以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不是问题了。
五、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有效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抛弃一切不舒心的事情,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生动幽默的语言,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自己积极的精神状态去影响和感染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在老师良好精神状态的感染下,学生必然情绪高涨,学习劲头十足,他们积极思考、乐于钻研、主动探究,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