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上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三探

2009-02-19段素萍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情境

段素萍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曾几何时,我们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分析课文,希望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结果却是:种下西瓜,收获芝麻。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巧设情境

语文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倘若直接将抽象的语言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就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与熟悉课文,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变为形象的图像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材”,在师生的共学中领悟学习方法。

教学中,我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常采用生活显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角色扮演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教人教版初级中学第三册的《吾家有女初长成》时,我创设了一个新的情境——表演“实话实说”,请一位同学扮演作家,另一位同学扮演作家的女儿,设计谈论的话题是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通过表演,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老师精心设计,学生们用心表演,一堂课下来,学生都能由一般性复述为创造性的复述了,理解课文也很到位。

二、以情导思

古人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导“思”的过程,语文教师运用透彻、精微而又妥当的语言,起伏跌宕,张驰有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要言之有情,以情动人。比如我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用语言描述了一个这样的画面让同学们一起想象: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如学习《小石潭记》时,我这样来设计:同学们,一提起艺术,人们总是感觉它特别的高雅,其实,我们周围就有很多熟悉的艺术形式,比如诗歌、舞蹈、音乐、美术。可你千万别忘记了文学,我们语文课接触到的文学作品也是艺术,艺术的形式真多,但艺术是相通的——因为艺术都是抒写人的内心情感的。今天我们就尝试一下,用其它的艺术形式来解读我们的文学作品。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我们读一篇好的作品时,从心灵深处就会响起一首曲子,隐隐约约,脑海中会闪现相关的画面,朦胧或者清晰?今天我们学习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先请大家静静地、轻轻地吟诵一下这篇文章,看看作家高超的文学魅力唤起了我们怎样的艺术感受。学生轻轻地自读课文,教师启发:“你听到你心灵的曲子了吗?它是怎样的调子?怎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器乐弹奏出来的?”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走进课文,仔细捕捉课文的有关信息,对课文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就这样,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在艺术形式的变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自主构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感受,帮助学生打开心灵世界的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并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在学习《鹤群翔空》时,我设计了一种对话的过程,即在研究和赏析文章时,让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大家争先恐后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畅所欲言,或者陶醉于鹤群在蓝空飞翔的壮丽,或者感受鹤群在危难时刻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或者惊叹于文章语言的优美……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领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求索、建构、创获意义,独自感受到了对文本的真切体验和自身解读。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经常让学生自主构建文本意义,可以引发他们探究知识的兴趣,逐步形成初步的探索、感悟本文的能力,使学生在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发展,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原则。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教师应充分利用主阵地——课堂,巧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过程,通过积极自主的学习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