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2009-02-19吕春久
吕春久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探索,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那么,如何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一、确立以体验生命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增强德育的针对性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见,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是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体验的过程。因此,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它应该是“学生人生中一段生命经历”,充满个人体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以个性的生命体验去诠释课文,评析文章的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去演绎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增强德育的教育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机械地紧跟“形势”,过于空泛,不能准确、充分地反映和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中学生成长的需求,导致教育内容严重滞后。而当前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观念新、信息灵,这都迫切要求课程内容多色彩、大容量。新的语文教材应该说已基本达到了这个要求,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上百篇。其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等,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文章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记叙他与父亲之间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的名篇;《中国石拱桥》中桥梁专家茅以升以无比自豪的口吻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这一令人赞叹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宫博物院》则可以看作一篇游览故宫——这一世界建筑史上最大的,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解说词。这些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极好教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使二者融为一体。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三、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中学生是生活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与社会各方面进行着广泛的接触,思想观念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德育仅局限于课堂,势必难以适应中学生多角度的视野和全方位的思维。因此,在教育形式上应认真研究中学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中学生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方式。一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教师应该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观点,即便是错误的,也允许其充分地暴露出来,然后再加以引导纠正。这样既有利于营造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又有利于体现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二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
在教学方法上,应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把学生带入课文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不愿作亡国奴、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再联系到我国人民曾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历史,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就会被激发出来,更加坚定了不忘过去,珍惜今天,为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体验,得到发展。
在教育方法上,应做到“灌”和“导”相结合以“导”为机,变“被动”为“主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为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