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师生角色定位
2009-02-19郑春梅
郑春梅
人、事、物是管理的三大要素,在这三者之中,以人为中心,孟子曾分析过人与物的不同地位,他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人的要素放在物质因素之上。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学校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叶澜教授指出:“基础教育新模式的构建最终不能没有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为教师创造性工作和发展服务。管理要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体现教育专业性工作的特点。学校应在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运行机制、测评体系等方面作系统改革,抓住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具有学校个性的校风和独特传统,形成学校发展和完善的内动力和机制,形成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相互支持和促进的良性循环。”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要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出发,涉及到学校职能的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课堂功能的转变等一系列问题,是一次深刻的变革。
一、教育:从知识本体转向人本体
本体是一种哲学范畴。它是整个哲学中最抽象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探索万事万物的起源、本原、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动力。教育本体观即是一种对教育本质、起源的认识、理解和看法。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教育的本质,确立正确的教育本体观,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对于教育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重大意义。对教育本体的认识,不仅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评价标准和尺度的确定和把握,而且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制定及各项教育方针、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的确立。
教育以人为本,它的出发点、过程、归宿,都是为了人本身: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个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全过程。首先,教育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价值,把每个学习视为一个丰富的资源和矿藏,这也正是多元智能思想的本质内容。其次,教育要善于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把每个学生潜在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教育方法转化为现实的能力。最后,教育要善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教育应给以发展而不是抹平。只有个性充分发展,人才会有创造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作为教育者,要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个性特征,同时利用他的有利资源开发其自身所具有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着手于现在,更要放眼于未来。在关注孩子最基本的快乐和体验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在未来的社会里能快乐地学习、生活、工作的个体,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在这一方面我的感受很深,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从关注我们所教的知识到关注我们面前的每一位活生生的个体。我们学校初中学部的学生在初一、初二阶段会有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初一时,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带领学生去了朝阳区教育实践基地,去进行独立生活和尝试劳动过程与结果的锻炼。在七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孩子从外表看一个个晒得很黑,但个个都比以前结实了许多。但从内在看我们的孩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不仅从家长处得到反馈,而且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也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原来很娇气的女生变得朴素了、坚强了;原来只能依赖父母的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外,还能帮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也享受到了劳动成果,所以对劳动有了更新的认识,从而使他们不仅手勤了,而且头脑也更灵活了。所以,对于区里组织的基地实践锻炼活动,我们的感觉是让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更有爱心了,更有责任感了。
二、学生角色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角色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社会学、心理学与人类学三大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行为科学理论倾向。角色理论研究者较为普遍接受的一般观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同出现在戏剧舞台上的演员一样,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社会身份的。我们在履行社会角色的同时也是在发挥社会职能。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原有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为了促进教学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层次的人才,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改变原来的角色地位。
1. 学生角色的转变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学生的角色也要由工具人、受训人、分数人转变为社会人、资源人。这种角色定位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定位,它将引发教育各个方面的连锁反应,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学生要主动去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件乐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你主动去构建知识,才会使你对知识有无尽的领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健体、学会合作,这样才能把学生变成社会人,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点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完全让学生接受的,而是在参与活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我意识到的。
多元智能理论讲到,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有语言智能、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尊重学生的资源性出发,开发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这样才能让把学生成为资源人成为一种可能。
2.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育发展定位教师角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不能仅仅把教师定位在“知识的占有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教学艺术和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己不符合今天的现实。新课程与过去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是教师立场和职责的转变。
3. 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定位教师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人能代替主体而从事学习活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学的价值追求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性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以此我们能看出教师的真正角色是学生的“伴”。
教师作为学生的“伴”,能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与发展,“伴”的内涵融“儿童的伙伴”、“学习的同伴”、“朋友的伴随”、“教学的伴奏”于一体。这种融洽的伙伴关系,会使教师和学生真正地领会在新的时代自己的角色地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展示相结合,也为教师发展为专业型教师提供平台。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学生是有尊严、有思想、有潜力的人,决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要把学生看作是等待开发的宝藏。教师应该成为开发学生潜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的促进者和引路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爱满天下”的宗旨,在他看来,爱是一种力量,“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可见,高尚纯洁的师爱,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双主体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从知识本体转为以学生为本体,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的学习环境的同时,在必要时进行协助,充分调动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与教师双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与展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善待学生、关爱学生、鼓励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澜.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理论纲要[M].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三联书店,1999.
[3]郭景扬.现代学校管理变革[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3.
[4]梅汝莉.中国教育管理史[M].海潮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