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在京举行
2009-02-18周玮白瀛
周 玮 白 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在京举行之际,百余位专家、传统技艺传承人聚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就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等问题展开研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这次论坛从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出发,力求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生产性方式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及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论坛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形势下,举办这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为主题的论坛,就是要积极唤起全民参与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技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独特优势,在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保护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拉动内需,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作为珍贵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可以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中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吕品田说,如何既保持传统技艺的流变性又不至于“流失”其核心技术和人文蕴涵,是生产性方式保护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说,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管理,应有专项管理条例来保障实施,严加防范打击借生产性方式保护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等一切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