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服饰色彩与纹样的指向性

2009-02-17王秀玉

艺海 2009年1期
关键词:指向性潘金莲武松

王秀玉

色彩作为视觉语言,具有象征意义,能对人们的感知、记忆、联想、情感等产生影响。

色彩的表意功能和符号指向性体现在色彩的抽象和象征作用上。这种抽象、象征作用总是与一定的诉求主题联系在一起,使其呈现出丰富的意蕴。如白色具有纯真、洁白、神秘等抽象象征含义等。那么,在戏剧服饰设计过程中如何在传统的程式化用色基础上融入更多的时尚色彩语汇,是我们考虑的要点。传统的戏剧服装继承了中国民族艺术的装饰色彩观,用色鲜艳亮丽,具有很大的艺术夸张性;而在现代的设计理念中,由于受话剧元素的影响,较少使用饱和度高的色彩,更多的是运用对比的手法,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色彩对比,人物与环境的色彩对比,以及色彩本身的视觉语言来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

在戏曲服饰中,赖以表达人物身份、性格、情感、品质的手段,除了色彩,还有纹样。

传统戏曲服饰图案同样有着明确的提示和指向性。 “宁穿破,不穿错”,可见,色彩与纹样的处理在戏曲服饰中有其独特的定律和个性。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是隐喻角色的身份、品格、气质等。纹样作为人物外在表现的重要手段,以它特有的比喻与象征方式,在立意和处理上恰如其分地将人物身份、性格以及内心活动表现出来。

在这里,就戏曲服饰色彩与纹样的指向性,笔者谈一谈为闵剧《潘金莲》设计服饰时的感受:

潘金莲在张大户家中正当花季,对生活、对爱情充满向往与渴望,在服装设计时,采用带绿调的鹅黄裙配黄绿坎肩,用橙色作点缀,让她全身充满青春的气息。而武大郎的服饰,则摈弃传统的蓝便衣搭配白短裙的做法,采用土黄与淡灰锗色相搭配,并在明度上做了一些处理,让他与佛堂的背景相接近,显得更渺小猥琐,以此衬托潘金莲的青春亮丽。潘金莲婚后无性的生活极其压抑苦闷,加之丈夫人矮志更短,畏权惧恶甘从他人跨下钻,这一切使得她在人前更抬不起头。此时灰蓝上衣配灰橡皮红裙,把她的心情、处境通过这种色调传递给观众,也与第一场形成很大落差,更与窗外踏春的才子佳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潘金莲向武松表达心中的爱意那场,潘金莲身着玫红裙子,外罩粉红的纱衣,由于是冬天,特地在纱衣外加一些动物毛作装饰。虽是一身冬装,但玫红的色调让观者感受到潘金莲内心洋溢的爱意,与武松一身的黑衣做对比,运用冷暖的强对比表达出二人的心情。当示爱被拒绝后,潘金莲的心坠入无底的深渊,此时身着蓝绿色上衣搭白裙,显得既素雅又清醒,同时蓝绿色又是最具疗伤效果的色彩之一。当奸情暴露,西门庆胁迫潘金莲下毒,此时的她幡然醒悟自己是在饮鸩止渴,其心境用带蓝调的灰最贴切,因为纯度低的灰色容易给人以灰烬毁灭的感觉。当武松要归来,她知道自己将被武松杀死便一身素缟,平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在宋代也一度流行“孝装”,时人以一身素缟为美)但她在死之前仍想将自己对武松的感情表白出来,毕竟她对武松的感情仍然是纯真的,因此全白对披上绣黑、 白、 灰三色兰印花纹样,这样即醒目又不失淡雅,而武松服饰则采用全黑箭衣绣灰、白装饰纹样,黑白的强对比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全剧从青春亮丽的色彩到代表死亡毁灭的白色,通过不同的色系把潘金莲各个阶段的心路历程直观地表现出来,对人物的身份、命运进行恰如其分的诠释。

俗语说“远观色,近看花”。如剧中张大户,传统戏曲服饰中老生对披多用祥云如意、 福寿等纹样,而且纹样的外轮廓基本上都是圆形,该剧为了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将常用的图案《蝠寿团》设计成菱形,这样更能凸显人物奸猾的性情。传统戏曲中的文、武小生大都采用梅兰竹菊、玉堂富贵等纹样,而《潘金莲》中的西门庆因具有又阴又柔的性格,在传统白色生衣上绣蝴蝶外形的牡丹花,并把传统武生巾的顶部设计成V形,用孔雀毛代替“火焰”装饰顶部,两侧如意头下的帽穗设计成单边,并把它的长度加大,形成不对称的美。这样既区别于《化蝶》中梁山伯的形象,又与传统的花花公子形象有着天壤之别。在胁迫潘金莲毒害武大郎这一情节中,更是选用藤蔓与有毒的花卉作纹样,以藤喻情,以花喻人。

在视觉感受中,完美的色彩运用,不仅起到美化和装饰的作用,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传递信息,成为表情达意、渲染气氛、传递美感的重要语言手段。而纹样的夸张性、写意性和装饰性特征,寓意性表现手法与戏剧本身的表演形式也是统一的。归根结底,色彩的表达与纹样的运用,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及表现人物形象,一切为塑造人物服务。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剧院)

责任编辑:尹雨

猜你喜欢

指向性潘金莲武松
一种接收换能器指向性凹陷方法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如果武大郎没有错过潘金莲的排卵期
人大专题询问:增强监督“指向性”
声波测井圆环阵指向性设计
武松:喝酒好赚钱
武松的醉与不醉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忽逢桃林 落英缤纷——我的“指向性写作”教学点滴谈
潘金莲幻想一对一的情爱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