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冬考
2009-02-17张静
新民周刊 2009年5期
张 静
即便从1637年的郁金香投机算起,人类与经济危机也已“惊情四百年”。但对中国人来说,经济危机引发的第一印象恐怕还是“倒牛奶”——在那个一年也喝不上几次牛奶的年代,中学教科书将此描述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每十年爆发一次。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大桶大桶地倒进河里,也不肯给穷人喝……
然而,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外需过度依赖的中国,第一次体会到了经济严冬的寒冷。外贸出口、制造业、房地产业、IT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的连锁反应,一时间让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如惊弓之鸟,“限产”、“倒闭”、“裁员”、“减薪”、“民工返乡潮”成为最让打工族揪心的话题。
寒流日趋猛烈,“冬考”才刚刚开始。
对经济学家而言,中国现在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并不仅仅是经济危机的冲击,更远非2009年能不能“保八”这么简单。不仅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在期待一个答案:在经济高速增长30年后,中国接下来还有没有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中国凭什么打破东亚模式的经济增长周期?
中央政府承诺的4万亿显然是“抛砖引玉”——借此拉动地方政府与民间投资的蓬勃热情。但在经济的冬天,在“不确定性”的阶段主题下,手握现金的民间资本,更多在休整、观望。在这样一个从传统的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一向被视为中国民营经济晴雨表的温州商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经济定位;一直以精明著称的晋商们也纷纷施展“过冬术”;“保增长就是保就业”日益成为共识;农民工的城市化更被赋予“新30年经济增长引擎”的决胜使命——
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始于30年前的农村,中国改革30年也是城市化的30年。而今经济转型、背水一战,也许有望再次从农村吹响号角。
过冬而不“猫冬”,或许才是中国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