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
2009-02-17邓庆平
邓庆平
2008年11月28~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孔子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08”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是2004年首届论坛召开以来的第五届。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与会代表提交学术论文60余篇,就仁爱思想的义理阐释、历史实践和当代价值等论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仁爱思想的义理阐释
作为儒家的核心观念,不少学者对仁爱思想的义理进行了多方位的阐释。儒家形成之前的伦理道德概念是儒家仁爱思想产生的历史前提。上海社会科学院余治平研究员利用竹简与汉前文献对“仁”字起源与初义作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在一个“杀人如麻”的时代,只有孔子才把人当作人来看,提倡“仁”。
研究儒家仁爱思想必然要回到孔子和《论语》。与会学者对孔子一些经典命题和《论语》篇章作出新的诠释,力图揭示儒家仁爱思想的真正内涵。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对《论语》之《乡党》篇“厩焚,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作了另一种解读,他认为孔子“爱人”亦“爱马”,儒家仁爱不仅爱人还爱物,有众生平等的观念。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对《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提出新解,他认为传统学者把“闻道”理解为“知道”、“有道”的解读是不通的,以“达道”来解释方合适。首都师范大学白奚教授对孔子“仁者人也”这一命题进行了详细辨析,它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两个方面的精神,即“人的自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仔细解读了《论语》中的《里仁》篇,认为“里仁”是一种居住方式的仁道。西安交通大学陈学凯教授通过对《论语》的解读,认为“道”与“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两个并存的最高范畴,分别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政治思想境界和道德认识境界,“道”与“仁”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是构成孔子这种认知特点的根源。曲阜师范大学李建教授以“仁”为着眼点,探讨了孔子的“仁”所展现出来的人本意蕴,认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民爱物”是孔子仁学的基调,“仁道”不远人、“为仁由己”、弘道由人和“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孔子仁学的独特魅力。青岛大学王成儒教授认为,“仁”应是古代社会含义最为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围绕人的对外关系而言,特别是表明以人为起点对他人的关系而言,是表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各种取向:于是有“亲”、有“爱”;进而有“敬”、有“忍”;由于具有实物“果仁”的属性,又有“生”的旨意,赋予了“仁”以生命的潜质与力量。
对于西方汉学界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与“忠恕”之间关系持怀疑态度的观点,武汉大学丁四新教授做出回应。他认为,《里仁》第十五章并非抄自《卫灵公》第三章文本,更非伪造;曾子以“忠恕”解释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也是合适的。在中西比较的立场,美国夏威夷大学田辰山研究员认为,西方基督教文化下的爱是“一多二元”结构的,而儒家之仁爱是“一多不分”的结构,是互系之爱,具有西方之爱所不具备的长处。
仁爱思想与儒家其他思想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本次会议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山东大学沈顺福教授着眼“孝”与“仁”的关系,认为:孝是事实、规范和价值,是用,是末;仁爱才是本、体,包括三个层次:孝敬长辈、亲爱同胞、博爱世人;儒家价值观和实现自己理想的方式是理性的、实用的和可操作的。山东社会科学院刘宗贤研究员重点讨论了孔子仁爱思想与生死问题的关系,他指出:孔子生死观是一种入世的生死观,以仁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主张在弘道中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研究了孔子的君子形象,认为君子之精神追求在于行仁义,君子之德为仁、知、勇,君子之乐是一种居穷处逆时依然能够保持的精神快乐,君子之修养在于成人,首先要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其次还应重视外在的文饰。北京师范大学李详俊教授认为,儒家道德涵养论奠基于人类的道德生活实践,以性情为基础,以涵养为内容,以提升精神境界、成就理想人格为目的,在今天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仁爱思想的历史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认为,仁爱既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首要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基本价值观,他具体考察了孔子之前以及孔子之后一直到现代的仁爱思想的发展轨迹。广东社会科学院黄明同研究员以先秦孔孟、宋代张载和近代康有为与孙中山为代表,考察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他指出: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体现了人类爱的对象在扩展,道德水平在提升,而且这种爱具有普世的价值。
同时,有不少学者对儒学发展史上其他思想家和经典的仁爱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日本广岛大学桥本敬司教授以荀子的仁爱思想为研究对象,他指出:荀子之爱是由情感欲望的爱与道德的爱构成的双重结构,作为主体的“心”依靠礼把情感欲望的爱变成道德性的仁爱,因此便有“爱民”、“爱人”的“化性起伪”的修养。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利用《鲁穆公问子思》中的材料,对早期儒学政治理念进行了适当检讨与反省。南开大学乔清举教授重点研究了贾谊在仁爱思想基础上的生态观念:德生万物的思想基本结构,由道、德到仁、义,以道接物的生态规范,禽兽与人民的价值顺序。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杨济襄教授以董仲舒为例,认为“仁义法”的政治理念与道德实践,是儒家仁爱思想的落实。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则把董仲舒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创新归结为三个方面:一,将仁爱思想纳入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二,将仁爱思想纳入体制建设的框架;三,将仁爱思想作为价值体系的核心。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指出,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研究董仲舒的天人学说,应该抓住人上有天、以天论政和天人感应三个基本点。
仁爱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教授指出,在儒家仁爱政治观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生于其心”、“发于其政”的循吏文化。安庆师范学院罗本琦教授和人民出版社方国根编审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五个方面:修身成仁的身心和谐精神,推己及人的人际和谐精神,群己和谐的社会和谐精神,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精神。
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
与会学者充分肯定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韩国延世大学孙兴彻教授反对以物质和精神的二元法对儒家进行评价,认为应该制止偏向的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哲学评价和裁断的态度,要以客观合理的方法理解儒学的本质及其仁学的现代意味。安徽大学李霞教授指出,儒家仁道精神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忠恕恻隐的仁爱精神,二是万物一体的超越意识,三是生生不已的生机活力。这种精神有利于融洽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世界和平,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现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辽宁大学王雅教授具体研究了儒家之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方式:克己复礼为仁,义者宜也,为仁由己。
不少学者对儒家仁爱思想与当代社会具体实践的关系有着浓厚兴趣。中国人民大学林坚教授关注儒家仁爱思想与生态智慧的关系,认为儒家的核心是“仁爱”,不仅表现在爱人,而且是爱物;强调“天人合一”,“与天地参”、“取物顺时”、“以时禁发”,对于我们今天保护自然环境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韩国岭南大学洪瑀钦教授围绕理学家退溪咏物诗,认为其中所呈现的物我观对于我们解决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非常有意义。在培养当代中国公民意识方面,德国杜伊斯堡一埃森大学的林仑先生认为,孔子的仁义观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它对培养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具有借鉴意义。
此外,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郑文泉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儒家仁爱思想在20世纪发挥作用的三大特色:一,主要为孟子式之仁爱思想;二,此仁爱或对他人关爱思想,有保种或民族主义趋向与心思;三,儒家仁爱思想表现为“保国救亡”与“保教救亡”的全民族、全社会之运动。
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一直伴随着儒学的现代研究历史,本次论坛也有一些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在当代西方学术界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德性伦理学复兴运动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认为,中国儒家的德性伦理内在地包含了许多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具有生命力的东西,能够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的德性伦理学提供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韩国成均馆大学李东俊教授对儒家仁孝观念进行了一番现代审视,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孝是实现仁的最基本行为,自古以来深深地体现在东方民族的日常生活和传统观念之中,是我们传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面对今天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借鉴传统价值观的本质,确立和形成真正的人道主义社会的新观念。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博士重点讨论了儒家人己关系与社群民主问题。巴西学者凯文·德拉图尔与西蒙娜·德拉图尔以通向人类和平之路的角度强调了儒学理念复兴的必要性。
目前,“国际儒学论坛”已经成为很有影响的国际儒学盛会,为国内外学者就有关问题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届论坛进一步深化了对儒家仁爱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充分挖掘了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对我们当前的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作用。
编辑 杜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