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二十大与中共对苏联模式态度的深刻检讨
2009-02-16高继民
高继民
[摘 要] 本文从中共对苏联模式的教条式照搬和对苏联模式教条主义态度的破除两方面,说明并肯定苏共二十大对中共反思苏联模式,深刻检讨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态度所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苏共二十大 中共 苏联模式 教条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照搬照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以下简称苏联模式)。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严重错误,检讨了苏共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缺点错误,开始革旧布新。其时,中共也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正在考虑如何“以苏为鉴”,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适时而来的苏共二十大打破了斯大林一贯英明正确的神话和苏联模式的完美无缺,对中共深刻检讨建国以来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中共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态度是历史条件使然
苏联模式是斯大林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论述,并适应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需求而形成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在建设自己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加快工业化的步伐,防御和粉碎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苏联模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人们产生了世界上只有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即苏联模式的看法,进而把它凝固化、神圣化,并把它作为衡量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标准。中共当时对苏联模式
采取了照搬照的教条主义态度,既是别无他法的唯一选择,也是中共心甘情愿的想法。
早在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就指出:苏联共产党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①9月3日,刘少奇访苏回到北平后在高级干部会议上号召大家要全方位学习苏联,他说:“要学习苏联,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技术上,在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要学习苏联。” 10月5日,刘少奇在中苏友好协会总会成立大会上作了报告,再次强调学习苏联。他说,过去中国人民的革命,就是学习苏联。今后我们要建国,同样必须“以俄为师”,因为苏联有许多世界上没有的完全新的科学知识,我们只有从苏联才能学到这些知识。刘少奇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苏联模式作了全盘肯定,并且要求把这一模式作为建设新中国的指导方针。刘少奇在报告中还对那些认为“俄国还是落后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要求必须改正。“改正这种观点,才能使中国人民无障碍地广泛地向苏联学习。”②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访苏临别前在莫斯科火车站发表演说时指出:留在苏联的时期内,我们曾经参观了许多工厂和农场等,看见了苏联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看见了苏联人民在斯大林同志和联共党的教育下所养成的革命精神与实际精神相互结合的作风,证实了中国共产党人历来的信念,即:“苏联经济文化及其他各项重要的建设经验,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榜样。”③周恩来也是“向苏联学习”的积极倡导者。1952年11月6日,周恩来在首都各界庆祝十月革命35周年大会上说:更好地学习斯大林的革命理论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事业的胜利,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④两年后,周恩来在苏联驻华大使尤金为赫鲁晓夫访华举行的招待会上说:“中国人民目前正在努力进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为了保证这种建设的成功,必须如毛泽东同志所经常号召的那样,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进经验。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五年来的无数事实都表明了伟大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榜样,正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很好地完成向苏联学习的光荣任务。”⑤中共领导人对苏联模式的由衷赞赏与迷恋之情溢于言表。总之,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是中共领导集体的共识。
在全面学习苏联的指导思想指导下,从建国初期到1956年,中共完全在中国复制了苏联模式。与当年适应苏联战争和革命环境一样,苏联模式也比较适应建国初期的中国国情。中共也因此在完成抗美援朝、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等繁重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同时,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但是,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出现和世界和平建设时期的来临,苏联模式特定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其所显现的弊端在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越来越明显。中共对此虽然有所觉察,但在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还不能大范围深层次地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更没有从思想方法上,即是教条主义还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苏联模式进行深刻检讨。
二、苏共二十大推动中共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态度深刻反思
在苏共二十大召开之前,中共在实践中逐渐察觉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陆续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并对自己教条地对待苏联模式有所警惕。毛泽东说:“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 ⑥因此,对当初照搬苏联的办法,中共“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⑦1955年底,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中共以苏共二十大为契机,号召全党从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泥潭中彻底走出来。
第一,深刻检讨对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态度。对苏共二十大,中共认为它“是苏联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解决实践中的任务的一个范例”。⑧毛泽东进而说,苏共二十大有个好处是揭开盖子,解放思想,使人们不再认为苏联所做的一切都是绝对真理,不可改变,一定要照搬。他在1956年4月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说,学习苏联经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方法,全盘接受,不加分析、思考。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学习时要加以分析,要联系本国的实际。所以,他建议大家要动脑筋,多想想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的问题,不要受苏联已有的做法束缚,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迷信了。他说,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必须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用。” ⑨10月13日,刘少奇对教育领域学习苏联所表现出来的教条主义提出了批评。他说,教学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恐怕相当严重,学习苏联是好坏一齐学,不顾中国条件,结合实际不够,有相当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⑩学习苏联经验,一定要“独立思考,避免盲从,不要迷信。”{11} 11月6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发表讲话,他指出各国都要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有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否则,他就不能正确解决本国的革命和建设的问题,就会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12}针对“本国的工作没有做好,一概硬搬苏联的办法,没有照顾到本国的具体情况”,毛泽东“因此得出一条教训,我们要根据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办事。”{13}对待苏联模式指导思想上的转变,为中共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前提条件。
第二,打破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束缚,提出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举措。1956年4月,毛泽东全面“以苏为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他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14}毛泽东由此进一步有系统地揭示苏联模式的弊端。一是批评苏联工业化道路和工业管理体制的弊端。针对苏联走得是一条以发展重工业为重心的道路,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失误,毛泽东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联和我们的经验都证明,农业不发展,轻工业不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15}提出了中国农、轻、重发展顺序。针对苏联模式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批评苏联“把什么多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中共八大提出必须注意把中央各经济部门的积极性和地方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二是批评苏联政治体制的弊端。中共“针对苏共一党执政高度集权,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很少能听到不同意见”{16}的现状,通过将中国多党合作制和苏联一党制比较,毛泽东认为多党合作制优于一党制,提出了中共要和民主党派“荣辱与共、肝胆相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斯大林后期个人专断,“违反党的民主集中制,违反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个人放在党和群众之上”,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严肃指出,这是同共产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相违背的,是必然要犯错误的。{17}毛泽东还提出了“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18}预防措施。三是批评苏联思想文化的严格控制和严重的个人崇拜体制,中共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创造的指导方针。四是针对苏联模式高度公有化经济,在中共八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思想解放是行动的先导。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特别是中共八大的召开,使中共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有了良好的开端,也是最有探索成果的一年。这既是反思苏联模式的结果,更是摆脱教条主义束缚,思想解放的成果。这与苏共二十大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
注 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81页.
②《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266页.
④《新华月报》1952年11月号,第39页.
⑤《新华月报》1954年第11号,第36页.
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4页.
⑦{1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页、第121页.
⑧《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93页.
⑨{12} {13} {14}《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页、第315页、第178页、第23页.
⑩《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377页.
{11}李连庆《冷暖岁月——一波三折的中苏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246页.
{1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89页.
责任编辑 梅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