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海战役——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2009-02-16

党史文苑 2009年1期
关键词:黄维华野杜聿明

李 兵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地方部队的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历时66天,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发起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为“徐蚌会战”)。战役首歼黄伯韬兵团,继歼黄维兵团,再歼杜聿明集团,解放军以伤亡13.4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共计55.5万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次战役。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的大部分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军队的铁拳面前,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广大人民群众不怕牺牲,义无反顾地投入战争之中,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永不磨灭的伟大贡献。

大决战前夜

1948年初秋时节,天高云淡,金风拂面。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这个太行山麓、滹沱河畔的小山村更是赏心悦目。此时,中共中央正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九月会议)。中国已经进入了大决战的前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正酝酿着重大决策。

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中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通过不断地“拉壮丁”,总兵力虽然还保持在365万人左右,但大多数是在被歼后重建或遭受过我军狠狠打击的,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分布在一线的国民党正规军共249个旅(师)170万人,分别被人民解放军钳制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5个战场上,大多数只能守备战略要点和主要交通线,战略机动的兵力已捉襟见肘。敌人后方的兵力,战斗力很弱,而且被我游击队所钳制,无法机动。伴随着军事上的失利,国民党政府的政治危机愈加严重,国统区经济更是急剧走向全面崩溃。与国民党军队相反,人民解放军在战斗中迅速成长壮大,总兵力已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达149万人)。解放区面积扩展到23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68亿,大部分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翻身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得到恢复发展。由于解放区后方稳定,我解放军兵力可以集中用于前线作战,一线机动兵力已经优于国民党军队。

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叱咤风云,在九月会议上制定了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用5年左右的时间歼灭敌500个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毛泽东在会上用铿锵有力的语调,向全党全军发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号召。中央军委根据九月会议精神对全国各野战军发出了指示,要求全军年内歼敌115个旅,其中华东野战军歼敌40个旅左右,攻占济南和皖北、苏北、豫东若干大中小城市;中原野战军歼敌14个旅左右,并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干城市。一声令下,各野战军迅速行动,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原和西北战场上发起了强大的秋季攻势。随后,毛泽东以战略家的雄才大略,敏锐地抓住整个战局变化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把秋季攻势迅速推向就地组织大歼灭战、歼灭敌重兵集团的伟大战略决战。大决战的序幕被迅速拉开。

华野中野陈兵淮海

9月24的泉城济南,暑气渐消,秋意始兴。身为华野代理司令员和代理政治委员的粟裕已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这天,总攻济南的炮声已经响起,济南城即将回到人民的怀抱,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蒋介石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体系已开始崩溃。此刻,粟裕的目光紧紧地盯住了地图上济南下方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仿佛千军万马在胸中奔腾,渐渐地,一个宏大的战役蓝图在他的脑海中形成。

当日,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和中原局,建议华野主力由鲁南前出苏北,举行淮海战役,打击徐州之敌集团,歼敌或迫敌退守,为将来渡江作战创造条件。第二天,中央军委立即回电:“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陈毅(兼华野司令员、政治委员)也迅速复电,同意乘胜发起淮海战役,并准备率领中野各部采取分遣作战的方针,分别向豫西及陇海铁路线出击,配合华野作战。

果然不出所料,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军队在徐州地区大量集结兵力,企图利用在徐州交汇的津浦、陇海两条铁路便于机动增援的条件,用重兵堵防的办法,摆起了一条“长蛇阵”,妄图阻止我军南下,以实现巩固江淮、屏障“首都”南京的目的。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坐镇指挥,集结在徐州周围的敌军集团包括黄伯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4个兵团,4个绥靖区部队,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以及自东北战场撤到蚌埠的两个军和从长江中游增援到浦口的两个军,总兵力近80万之众,而且大多数是蒋军主力和精锐部队,兵种齐全,装备非常精良。而我军可以投入战役的华野、中野两支野战军和华东、中原两军区的部队及晋冀鲁豫军区的部分部队,总兵力仅约60万人。双方陈兵淮海,大战一触即发。面对敌人在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如何实现夺取徐州、就地歼敌的目标,成为毛泽东、中央军委以及前线指挥员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10月1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指出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敌右翼劲旅黄百韬兵团(即国民党军第七兵团)。针对敌军重兵密集、便于机动的特点,要求以一半以上的兵力担任牵制阻击,从东面和北面威逼徐州,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全力东援。10月22日,中央军委指示中野在攻取郑州后全军迅速东进,与华野紧密配合,孤立徐州。11月上旬,中央军委根据战事变化,决定扩大淮海战役规模,以华野主力攻击黄伯韬兵团,而后以主力转击津浦路;以中野主力迅速攻占徐州以南的战略要地宿县(今宿州),控制徐州至蚌埠之间的铁路线,两军协力,力争歼灭刘峙集团主力于淮河以北,尔后再歼灭其余部于长江以北。为统一指挥,中央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敌委员会,刘、陈、邓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总前委成立后,中野指挥部驻地安徽省濉溪县林涣镇文昌宫同时成为总前委机关驻地。11月23日,为便于指挥,总前委移驻临涣镇以东7.5公里的小李家村。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两大野战军开始在军事、政治和物质保障等方面进行认真准备,深入研究作战计划。为全力做好支前和后勤保障工作,安徽、山东、河南、江苏、河北5省有关地区的党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动员了大批人力物力,组成了数百万民工的支前大军,在粮食、弹药、被服、医疗、运输、建立兵站粮站以及俘虏的收容管理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充分的准备。

我军在完成了战役的各项准备后,华野、中野报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1月6日晚正式发起了淮海战役。

围歼黄伯韬

11月5日,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顾祝同飞赴徐州,召开作战会议,调整兵力部署,确定收缩计划,并规定各部队于次日行动。6日,敌各兵团在空军的掩护下开始行动。徐州“剿总”命令远在海州的四十四军沿陇海线西撤,改归黄伯韬指挥,令黄伯韬兵团在新安镇地区等待四十四军到达后,一起向徐州方向收缩。

6日晚,我两大野战军按照既定部署,向徐州东西两面的敌军逼近并相继发起攻击。华野主力向陇海路东段疾进,主要突击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新安镇、阿湖地区的黄伯韬兵团。人民解放军各部同时行动,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真实目标,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错误判断我军的主力意在攻取徐州,他一方面连续向蒋介石发电告急,一方面慌忙调徐州以东曹八集地区的李弥兵团和徐州以西砀山地区的邱清泉兵团立即向徐州收缩,同时命令已经进至蒙城的孙元良兵团折返徐州,加强防御。

黄伯韬等待四十四军到达后,于7日率六十四、二十五、一OO、四十四军沿陇海线西撤,六十三军担任侧翼掩护。我华野主力8日占领新安镇地区,发现黄伯韬兵团正在向西逃跑,野战军首长立即命令各纵队调转方向,急速前进,追击敌人。同时严令我山东兵团,排除一切困难,立即插向徐州以东之大庙、大许家、曹八集地区,坚决截断黄伯韬兵团的退路,切断其与徐州的联系。主力部队沿陇海铁路南北分为两路,在“活捉黄伯韬,全歼黄兵团”口号的鼓舞下,昼夜兼程,勇猛追击。

山东兵团按预定计划,于8日突破敌人防线,进逼贾汪。恰在此时,我埋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率领其所属的五十九军全部和七十七军大部共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举行战场起义,徐州之敌顿时大乱,徐州北部、东北部的门户洞开。山东兵团乘机迅速穿过起义部队的防区,直插徐州东侧的预定目标。这一突然的变故大出敌人所料,守敌在好似突降天兵的解放军面前顿时乱作一团,山东兵团各部在激战中击败守敌和黄伯韬兵团的先头部队,于11日拂晓占领了曹八集,随后与北进的第十一纵队会合于徐州以东的大庙、候集地区,不仅完全切断了黄伯韬兵团的退路,而且占据了阻击徐州东援之敌的有利地形。这时,尾追而至的华野主力乘敌人混乱之际,展开猛烈攻击。至11月11日,黄伯韬兵团的四个军被全部包围、压缩在以碾庄圩为中心的纵横十余公里的狭窄地区内。担任侧翼掩护任务的敌六十三军被我军包围后于12日拂晓被全歼,军长陈章被击毙。

为配合华野作战,中野主力于11日夜间向津浦线上的战略要地宿县地区开进,发起徐蚌作战。15日晚对宿县发起总攻,16日凌晨占领宿县,全歼守敌1.2万人。至此,中野和华野一部密切配合,控制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100公里铁路,切断了徐蚌线,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保障了围歼黄伯韬兵团的作战。

黄伯韬兵团被紧紧包围之后,敌人方才看清了我军的真正意图。蒋介石急令邱清泉、李弥兵团由徐州东援,限于20日与黄伯韬会师;令蚌埠的第六兵团(兵团司令李延年)和第八兵团(兵团司令刘汝明)合力向北增援;严令黄维兵团急速东进参战。

12日开始,徐州东援之敌邱、李兵团,以12个师的强大兵力,在大量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沿陇海铁路及两侧向我军阵地发起疯狂地攻击。担任正面阻援的华野三个纵队,以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强大火力。至22日,邱、李兵团连续猛攻10天,伤亡万余人,损失坦克34辆,前进总共不到20公里,眼见黄伯韬兵团在不远处被歼而无可奈何!

由蚌埠方向北进的刘、李兵团,被我中野一部阻于固镇以北任桥地区,4天只前进了15公里。我中野主力在攻占宿县后,即以第一纵队开赴蒙城,与阻滞黄维兵团的第二、第六纵队会合,坚决阻击黄维兵团东进。直到黄伯韬兵团被全歼时,黄维兵团仍被我军阻于浍河上游的赵集地区无法前进。

从12日起,在兄弟部队奋勇阻击敌各路援军的同时,华野围歼黄伯韬兵团的五个纵队,从四面向敌人展开猛攻。敌人凭借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在空军的掩护下拼命顽抗。

16日晚,寒风阵阵,天地间一片漆黑,我军以黑暗为掩护,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向敌人阵地发起猛烈攻击。一时间,万炮齐鸣,烈焰冲天,我军将士前赴后继,向敌人阵地勇敢冲击。进入村落后又与敌人展开逐屋争夺,战斗进行得相当激烈。

到18日,敌人终于抵挡不住我军的进攻,敌一OO、四十四军被我军全歼,一OO军副军长杨诗云、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浚被生擒,敌二十五、六十四军也遭到重创。19日晚,我军乘胜对碾庄圩敌兵团总部发起总攻,冲锋号角响彻了淮海平原。经过一夜激战,我军于次日晨攻占了碾庄,全歼敌兵团部和二十五军大部,黄伯韬慌忙逃至六十四军军部,继续组织顽抗。21日晚,我军向敌阵地发起最后攻击,22日全歼敌军,六十四军军长刘镇湘被生俘。兵团司令黄伯韬看着司令部周围一片狼藉,国民党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陈于野外,顿时感到一片悲凉,他心灰意冷,缓缓地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在以歼灭以黄伯韬兵团为主的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中,我军共歼灭敌军1个兵团部、8个军部,18个整师,重创敌各路援军,共歼敌17.8万余人,攻占了宿县城,切断了津浦铁路,孤立了徐州,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歼敌创造了条件。

血战双堆集

黄伯韬兵团被歼后,我军下一步作战有3个可以歼灭的目标:一是被阻于赵集地区的黄维兵团,二是徐州及其以东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三是位于蚌埠及其以北地区的李延年、刘汝明2个兵团。此时,蒋介石为了挽回危局,于11月23日决定徐州的邱清泉、孙元良2个兵团沿津浦路南下,向符离集攻击;蚌埠、固镇的李、刘2个兵团向北攻击,赵集地区的黄维兵团向东攻击宿县,妄图三路会攻,夺回宿县,打通津浦线。

早在黄伯韬兵团被全歼之前,淮海战役总前委的首长们就已经开始谋划下一步的战役计划,并预料出蒋介石的举动。总前委审时度势,决定趁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迟迟不进,黄维兵团远道疲劳,孤军冒进,在浍河以北布置“口袋阵”,诱敌入阵,聚歼黄维。各部队按照部署,相继到达指定地点。

23日拂晓,黄维兵团以十八军为中路,十军为左,十四军为右,八十五军殿后,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气势汹汹地沿蒙(城)宿(县)公路及其两侧向南坪集方向进攻,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解放军在给予敌人重大杀伤后主动撤退,24日上午,敌军开始展开,先头部队渡过浍河,进入我预设的袋形阵地内。敌军渡河后发现处于背水作战的不利态势,慌忙又缩回南岸。就在这时,我军乘敌人撤退之机,七个纵队全线出击,向敌军发起猛攻。此时天色渐晚,敌军见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不知道到底埋伏了多少人马,顿时吓得乱了阵脚。但敌军毕竟也是训练有素的部队,在黄维的指挥下渐渐稳住阵脚,与我军展开激战。在敌人的强大火力面前,我军指战员英勇顽强,猛力合围。大家的耳边响起了总前委书记邓小平斩钉截铁的话语:“我们要以破釜沉舟决心,不惜最大牺牲,歼灭黄维兵团,即使中野打光了,能消灭这支王牌军也是值得的!”经过一番血战,到25日早晨,我军终于将黄维兵团包围。位于包围圈外的敌十八军的四十九师,首先被我军歼灭。

25、26日,各纵队继续向被围的黄维兵团展开猛烈攻击,但敌人的防御能力很强,我军伤亡较大,进展不快。黄维发现自己的兵团已陷入解放军的重重包围后,头脑渐渐清醒起来。他集中十八军的第十一、一一八师,第十军的第十八师和第八十五军的一一O师4个主力师为第一梯队,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我阵地猛冲,准备向东南蚌埠方向突围。就在这紧急关头,一件令黄维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突围第一梯队中的前锋一一O师的全体官兵在师长廖运周的带领下突然起义,全师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

原来,早在1927年3月,廖运周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之后又被组织上派到冯玉祥部队做地下工作。抗日战争初期,廖运周参加了保卫正定和台儿庄等战役,因作战勇敢,治军有方,被擢升为八十五军三三OO旅旅长。其后又升任八十五军一一OO师副师长、少将师长。从此,廖运周想方设法在部队里安插地下党员,控制要害职位,一一O师逐渐被共产党的掌握,随时准备伺机起义。

26日,战事正酣。黄维突然派人把廖运周叫到兵团部,提出了他准备集中4个主力师全力突围的计划。廖运周一听,不禁倒吸口凉气:黄维的这招果然厉害。如果集中4个主力师全力突围,很有可能一举突破解放军的防线。他心念至此,忽生一计。说道:“司令长官的计划果然高妙,我一一O师愿意在最前方做先锋,打头阵。”黄维一听,当即欣然同意。

廖运周回到师部后立即派人穿过火线去将情报报告中野首长,请求突围时我军突然散开,等一一O师通过后,组织火力堵击后续的敌军。中原野战军立即同意了起义计划。

27日,黄维按计划组织突围,一一O师迅速进入我军阵地,后续敌军正准备跟上时,发现“缺口”突然不见了,阵地上布满了解放军将士,顿时傻了眼。我中野第六纵队和陕南十二旅抓住战机,向敌人猛烈开火,敌人一片片地倒下。敌人见一一O师反戈,顿时军心大乱。黄维精心组织的突围计划化为泡影。

28日,黄维再次组织大规模的突围,又以失败而告终。多次突围无望,黄维被迫调整部署,固守待援。我军见敌人调整部署,也及时改变了作战方法,采取掘壕前进、迫进作业的攻坚战术,实施稳扎稳打,逐点攻击,攻占一村、巩固一村,紧缩包围圈。至12月2日,黄维兵团被压缩在以双堆集为中心的纵横5公里的狭小地区内。

6日,我军向黄维兵团发起总攻,各纵队集中优势兵力,实行有重点、多方向的连续突击。双方鏖战至14日,黄维兵团的核心阵地和兵团指挥中心已完全暴露。

15日黄昏,敌人组织向西突围。我军立即分路追歼逃敌,失去指挥的残敌乱作一团,纷纷向我军投降。到15日午夜,黄维兵团全部被歼。中将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吴绍周、第18军军长杨伯涛、第10军军长覃道善等被俘。第14军军长熊绶春被击毙。只有副司官胡琏乘战车潜逃。蒋介石寄予重望的一个王牌兵团就这样葬送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之中,淮海战役第二阶段胜利结束。

活捉杜聿明

蒋介石眼见黄维兵团被围,自己“三路会师,打通徐蚌”的计划全部泡汤,心急如焚却又不知所措。11月28日,他召来自己的爱将杜聿明,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杜聿明建议立即放弃徐州,以保存实力。万般无奈的蒋介石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令杜聿明亲自组织撤退,务必将徐州的3个兵团安全带出来。

杜聿明回徐州后立即召集各兵团司令官开会,传达了蒋介石放弃徐州的命令。他对众将提出了“撤即不能打,打即不能撤”的原则,要求各部在撤退中采取“滚筒战术”行进,即各兵团形成一个圆球或圆筒式态势,以免被解放军包围。

国民党军的撤退战略,早就在毛泽东的预料之中。就在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的同一天,毛泽东就向总前委发出指示,指出徐州“剿总”有放弃徐州,向武汉或两淮方向撤逃的可能,指示总前委做好准备。华野代司令员粟裕也早已预料并准确判断出杜聿明集团将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向武汉或两淮方向撤逃。于是,粟裕以华野一部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和监视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华野主力则置于徐宿线西侧,准备包围从徐州撤逃的杜聿明集团。

11月30日,杜聿明令李弥和孙元良2个兵团在前、邱清泉兵团殿后,共10个军25个师,加上特种部队和徐州“党政人员”共约30万人,沿徐(州)永(城)公路向西南方向滚进。粟裕立即命令各纵队进行猛追猛打。

正当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向杜聿明集团包抄过来时,12月3日上午,准备继续向永城方向撤退的杜聿明,突然接到蒋介石空投的手令:“据空军报告,濉溪口之敌大部向永城流窜,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进,如此行动,坐视黄维兵团消灭,我们将要亡国灭种。望弟迅速令各兵团停止向永城前进,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协同由蚌埠北进之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维之围。”杜聿明看完手令后,心一下就凉了。他不明白蒋介石为什么朝令夕改,使他无所适从。他只好命令部队停止前进,然后把各兵团司令官召来,出示了手令。众将看了蒋介石的手令后,都认为语气非常严厉,如不遵命,一旦黄维兵团被歼,各人都难脱干系。最后,大家决定服从命令,停止撤退,转向濉溪口,解救黄维之围。

12月4日,杜聿明采取“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术,命令邱清泉兵团担任中路主攻,李弥、孙元良兵团担任左右掩护,向濉溪口方向攻击前进。

邱清泉兵团所辖的第五、第十二、第七十、第七十四军都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其中第五军更是“国军”的“王牌军”。抗战期间,杜聿明曾率该军在昆仑关大败日军“钢军”板垣第5师团,在远征缅甸的战斗中屡建战功,有相当强的战斗力。邱清泉仗恃着自己的部队兵员充足,训练有素,坚甲利器,在李弥、孙元良兵团左右护卫下,向解放军阵地发起正面猛攻。华野各纵队则采取三面攻击、一面堵击的战法,向敌压缩,经过一番血战,我军终于将杜聿明所部3个兵团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清龙集、李石林地区。就这样,杜聿明集团不仅没救成黄维,连自己也被包围,陷入了走也走不了,打也打不下去的困境。

邱清泉兵团在坦克、大炮支援和飞机掩护下,连续猛攻两天,却未能冲破解放军的防御阵地,邱清泉开始感到大祸临头,骄横之气被一扫而光。12月6日,邱清泉拉着孙元良、李弥去见杜聿明,请求突围。4人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作出了当日黄昏各兵团同时自行向淮河以南突围的决定。然而,李弥和邱清泉回到兵团后,都感到包围圈太强大,突围无望,取消了自行突围的决定。当晚,只有孙元良自行率第16兵团突围。结果,除孙元良一个人化装穿便衣侥幸逃出包围圈外,第16兵团大部都被解放军歼灭,残部又被迫缩回到包围圈内。

第16兵团突围失败后,杜聿明下令第2兵团和第13兵团就地死守,等待蒋介石施法救援。这时,陷入重围的杜聿明集团还只剩下8个军,被解放军包围在以陈官庄为中心的南北宽5公里、东西长10公里的狭小地区,杜聿明集团彻底陷入外无援兵、内缺粮弹的绝境。

此时,华北战场已发起平津战役,为了稳住和全歼傅作义集团于华北战场。毛泽东着眼于战争全局,决定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攻,不作最后歼灭。华野包围杜聿明集团的各纵队,12月于16日起转入战地休整。

12月20日开始,冷空气突降淮北平原,战区内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国民党军的空运十分困难,偶尔空投到的食品,引起官兵互相争夺以至互相残杀。许多官兵宰杀骡马充饥,大批伤员冻死饿死无人问津,阵地上一片惨象。蒋介石在万般无奈下,于1949年1月3日下令杜聿明冒险突围,突围时间定为1月9日,届时蒋介石派飞机向解放军阵地施防毒气,掩护突围。

然而,没等杜聿明开始突围,我军就抢先发起了总攻。1949年1月2日,粟裕发布了攻击杜聿明集团的总攻命令。1月6日15时30分,各部队同时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当晚即攻克敌人13个据点,歼敌1万余人。7日,我军又攻克李弥兵团驻地青龙集的20多个据点,歼灭其主力及邱清泉兵团的七十二军大部。李弥率残部逃往邱清泉兵团防区。9日晚,我军以更猛烈的炮火在夜色中再次发起强大的攻击,战斗十分激烈。杜聿明集团残部在飞机的掩护下,施放毒气,企图夺路向西逃窜。我攻击部队以猛打猛冲的动作,插入敌指挥中心陈官庄阵地。残敌失去指挥,完全陷入混乱状态,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杜聿明带着副官、卫士10余人单独行动,凌晨时全部被我军俘获。邱清泉带着随从副官从陈官庄逃出来后,神经失常,到处乱窜,高声大叫“共产党来了!共产党来了!”天亮时被一阵乱枪打死。只有李弥化装逃了出去。

至10日下午16时,杜聿明集团全部被歼灭。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以我军的彻底胜利而宣告结束。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淮海战役是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进行的。战役规模空前,作战时间长,战区面积大,军用物资的供应量和伤员的运送量都很大。淮海战役发起之前,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一再指示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地方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将一针一线、一块铜板、一粒粮食节省下来,集中起来,送往前线,人民群众提出了“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倾家荡产,支援前方”的豪迈口号。各地涌现出许多父子争着上前线、妻子送郎去前方的动人场面。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淮海战役期间,先后有12个纵队在徐州东南作战,每天需要粮食300万斤,后来随着战事的演进,每天需要500万斤之多。前线和后方的解放区人民,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为子弟兵筹集粮食、碾米磨面、运送粮草。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军鞋,甚至不顾寒冬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子弟兵做军衣军鞋。整个战役期间,空旷的皖北平原上,一条条送粮长龙在风雪中行进,构成了一幅气吞山河、蔚为壮观的历史画卷。

由于淮海战役战事变化迅速,保证交通顺畅就成了后勤保障中的重要一环。双堆集歼灭战前,宿西县组织民工一昼夜的时间就修好了濉溪至临涣的一段40公里的公路,保证了大部队及时赶到战场。萧县朔里乡几百名民工,扛着300多块门板,在寒风刺骨的冬夜跳进冰水里,泡了一夜的时间,修好了两座大桥,为华野部队追歼杜聿明集团赢得了时间。

组织担架队抢运伤员,是支前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宿县民工董万仲,支前前一天母亲去世,他毅然带领中队参加支前,该支队在他的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顶着敌人的炮火,共去前线战壕1201次,抢救伤员856人,运送战士遗体355人。

人民群众还和地方武装一起破坏敌人运输和通讯,直接参加战斗,打击敌人。在战役第一阶段敌第一OO军向徐州撤退时,江淮军区地方武装以1个连配合侦察队消灭敌先头部队1个连,使其全军不敢西撤,后被我军主力部队赶上消灭。随着战役的胜利,许多国民党官兵溃散逃窜,人民群众立即积极行动起来,布下了抓捕逃兵的天罗地网。就连杜聿明,也是被宿县张老庄农民段庆香发现后抓获的。

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我军才有了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才造就了淮海战役的以少胜多的奇迹。正如陈毅元帅所说的那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责任编辑 梅 宏

猜你喜欢

黄维华野杜聿明
孤胆医生黄维一个人的“川军”
孤胆医生黄维: 一个人的“川军”
逆行者黄维
杜聿明瞻前顾后成俘虏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的艰难转折
——从“七月分兵”到沙土集战役
华野燃气海外上市圈钱“疑云”
我所认为的贵族
我所认为的贵族
黄维为何没被“赤化”
华野“大矿地会议”地名应为大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