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远东抗议看普京卫冕之战

2009-02-16

南风窗 2009年3期
关键词:梅氏远东梅德韦

方 亮

普京体系意识形态基础的民粹主义色彩正在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这对于作为总理的普京同样致命。所以,他才选择在经济恶化之时启动修宪程序,挑明自己迂回再任总统的可能性,以此警示政治上的反对派,压制民间潜在的不满情绪。

从12月14日开始的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民众示威,颇有“星火燎原”之势。随着远东民众的“揭竿而起”,包括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发生了类似的示威游行。但此次动荡的中心仍在那座俄文意为“控制东方”的远东城市,数千名民众高举标语抗议政府于12月10日做出的关于提高进口汽车关税的决定。一些生意人表示,销售进口汽车是他们的生计,政府的做法只会让他们的日子雪上加霜。

危机让普京褪下光环

一向远离俄罗斯“大政治”的远东民众如此大动干戈确属事出有因。据统计,约有80%的远东民众依靠与进口二手车相关的产业维持生计,而政府此次的决定将使至少100万个远东家庭陷入贫困。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大街上到处行驶着来自日本的二手车,二手车交易市场遍布市中心和城郊,而修车行以及汽车零部件销售点更是比比皆是。俄罗斯人有个习惯,买了二手日本车后,不把车上贴的日文车辆年检证撕下,以此证明车子是日本原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远东民众与进口二手车的密切联系。

无论是上述高得令人咋舌的二手车相关数字还是对远东进口车产业的描述,都有助于理解此次示威为何规模巨大。示威者们开着自己的车子沿路缓行,车窗上贴着各种标语,还有示威者干脆封锁道路,打标语喊口号。而他们的标语和口号也值得研究:“不要提高关税,要提高生活水平”、“进口车政策事关我们的生活”、“通胀也涨,关税也涨,我们如何生活?”最劲爆标语出现在示威第一天:“政府改选!”尽管没有直接提到普京的名字,但换政府的诉求中普京如何能够逃脱干系?

金融危机大潮来袭后,本就底子不厚的俄罗斯受伤甚深。原先对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测是7%,现在看来只有3%,而2009年的情况只会更糟,相关专家认为连2%都达不到,很可能出现负增长。重压之下,俄央行已经连续7次宣布卢布贬值,贬值幅度接近20%。而高达13%的通胀率更是让百姓苦不堪言,更何况前面还埋伏着更加严重的失业潮。在俄罗斯工作的外国劳动力已经开始大批归国,失业不说,高涨的物价已经让俄罗斯不再是油水丰厚的市场。股市暴跌让俄罗斯股民血本无归,而他们似乎还记得普京所谓“俄罗斯是金融危机大潮中平静的港湾”的说法。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石油价格的暴跌。俄罗斯5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正是依靠油价的高涨一步步积累起来的。而现在油价下跌了超过2/3,油气产业已经开始依赖国家的援助。辛苦累积的外汇储备也在大幅缩水。在几大油气集团集体伸手向国家要钱的时候,针对提高未来石油开采能力的投资计划已被束之高阁,这更让人对今后油气产业的发展感到揪心。

所以,远东民众的示威表达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不满,更表达了对政府处置危机不力的失望。当然他们没有像俄罗斯共产党那样激烈批评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也没有像其他反对党派那样直接要求普京下台。但标语和口号都在告诉人们一个事实,普京没能像过去8年那样让百姓满意。换句话说,普京在这场危机中褪下了昔日的光环。

总理在俄国位置尴尬

但是,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临近岁末,俄罗斯媒体和各种社会舆论调查机构都开始搞各种形式的总结和评选活动。在所有政治人物评选中,普京仍无例外地高居榜首。比如,在《独立报》的“政治人物影响力”排行榜中,普京支持率和往常一样维持在高位。而在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的实时支持率“晴雨表”中,普京的支持率虽有所下滑,但仍大幅领先于大部分政治人物。

与此同时,梅德韦杰夫在这些评选中的排名都大大提高。在由《生意人报》携手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和列瓦达舆论调查中心的“俄罗斯精英”排行榜中,他取代了著名歌星普加乔娃跃居第二位。在前述“政治人物影响力”排行中,他不仅位居第二,而且与普京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有评论认为,梅德韦杰夫即将取代普京,登上这些榜单的头把交椅。

有趣的是,在《生意人报》的“俄罗斯精英”评选中,有26.1%的人选择了“难以回答”这个选项,这个选项的“支持率”甚至超过了排名第一的普京。

从这些评选中可以得出两项结论:其一,普京以及由他支持的梅德韦杰夫仍是俄罗斯当仁不让的领导人物,即使在金融危机肆虐的背景下,“双驾马车”也仍然得到了大部分民众的支持,社会上尚没有出现其他能撼动普京影响力的政治势力和个人。其次,普、梅二人也难以避免地受到了经济状况的影响,并因各自所处位置不同而支持率呈普降梅升的态势。

关于民意的普降梅升,可以用俄罗斯历史上政治核心人物和二号人物承担不同政治职能的现象来加以解释。

核心人物总是因为与宗教和主体思想紧密结合或成为其代言人而获得极大的支持,甚至可以超脱于具体政治事务而享受神一般的待遇。无论是沙皇还是前苏联时期的列宁和斯大林,都曾经被无限“神化”。“神化”后的一号人物当仁不让地成了整个制度及其主体思想的合法性来源。而二号人物,如当今俄罗斯的总理,往往要处理具体的政治事务。处理好了,则是一号人物领导有方,然后才是二号人物办事得力;处理不好,与一号人物没有关系,将二号人物拿掉即可。

在1998年金融危机期间,叶利钦对几个总理的处理即体现了这一点。当时力挽狂澜的总理普里马科夫在日后的回忆录《走过政治雷区》中,谈到了叶利钦力邀其出山时的场景,大意是说自己一开始并没有同意担任总理,其考虑便是总理职位在俄罗斯的尴尬地位。

回忆俄政坛上的几位总理,大部分在卸任之后便被打入冷宫:切尔诺梅尔金被派往国外担任驻乌克兰大使,而他担任总理时曾是俄燃料动力系统的利益代言人;普里马科夫因为政绩卓越而遭到叶利钦的怀疑,结果被迫下野,其后便默默无闻;卡西亚诺夫作为叶利钦势力的“遗老”而与普京发生政策上的对立,结果也遭贬斥,目前仍为反对派领导人;弗拉德科夫目前在《独立报》的“政治人物影响力”榜单上已经跌出了前100位。

现在,普京偏偏就处在这个尴尬的总理位置上。当然,有被执政党党魁普京主导的国会弹劾之虞的梅氏不可能像叶利钦那样随意调教手下的总理,但普京已被困难的技术性事务包围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处理不好,那责任只能算在他自己头上。远东示威百姓们对普京不点名的批评已经说明了这些。而梅氏却乐得逍遥,且支持率因此而上升,哪怕他仅仅在电视上说几句抚慰民众的话,便能得到百姓的好感。这是普京当初“让贤”时始料未及的。

2012:“国父”卫冕之战

俄罗斯的国家气质无疑是粗犷豪放、男性阳刚的。但俄罗斯人的性格呢?恐怕是多了些女性的阴柔而缺少男性因子。

果戈理在《死魂灵》中曾谓,俄罗斯人在面临重大决策时耐不住反复思考权衡的折磨,他们更喜欢盲目地选一条道路,不管这条路是对是错,选了便走下去。俄罗斯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别尔加耶夫在《俄国魂》一文中认为,精神自由的俄罗斯人可以任由沙皇对自己随意流放而在所不惜,只要自己的精神仍然自由,他们更关心在内心精神世界中的寻觅和思索,而身外的政治事务却往往选择交给一个自己信任的人来打点。这便是别尔加耶夫所谓的俄罗斯人性格与精神的二律背反性。精神世界像云游教徒一样极端自由,而在政治上却奴性十足,俄罗斯人性格中的这种女性因子,助长了国民对于“国父”式领袖的权威依赖。

作为“国父”式的领袖,普京在担任总统期间不时袒露肌肉和展示柔道身段,以张扬他的阳刚之气;改任总理后,他又在视察西伯利亚虎保育工作时“射虎”勇救摄影记者;而在索契滑雪过新年时,普京喝茶又是梅氏埋单,梅氏一句“付账是我的工作”道尽了他的谦恭和无奈。无疑,这些做给记者看的言行举动,都意在宣示普京的事实主宰地位。

2008年最后一天,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关于延长总统任期和国家杜马任期的宪法修正案。其实,早在2007年3月,俄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就曾建议修改宪法,允许普京再次连任总统,但被后者谢绝。2008年11月下旬,在普京授意下,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先后以绝对优势批准了由梅德韦杰夫提出的总统任期改革修宪案。修宪案将总统任期由4年延长至6年,但不适用于梅氏本届任期。换句话说,倘若普京在梅氏任满4年后再任总统,则并不违背宪法准则,且规避了宪改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普京只须等到2012年,便可合法再任6年甚至12年总统,而在当前则保全和延续了圣彼得堡帮的权势,可谓左右逢源。

当然,普京体系的意识形态基础含有极大的民粹主义色彩。如今,这种基础正在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这对于作为总理的普京同样足够致命。所以,他才选择在经济恶化之时启动修宪程序,挑明自己迂回再任总统的可能性,以此警示政治上的反对派,压制民间潜在的不满情绪。这在俄罗斯传统政治上行得通,但倘若梅德韦杰夫或新的反对派领袖利用经济危机擦出的政治火花,迅速聚敛人气分庭抗礼,那么这仍将是一个颇具风险的赌注。目前,远东百姓的抗议仍维持在批评具体政策的层面上,但普京及其代表的一切需要警惕了。

猜你喜欢

梅氏远东梅德韦
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2020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顺利召开
北京梅氏中医药研究院
黔国太夫人梅氏
胡宗南将美妻“摧残”致死
A numerical study on dispersion of particles from the surface of a circular cylinder placed in a gas flow using discrete vortex method*
梅德韦杰夫的民主与自由价值观
梅德韦杰夫的“第三条道路”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记者会
梅德韦杰夫与俄罗斯三大电视台领导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