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自有真情在

2009-02-16李浙杭

文学港 2009年1期
关键词:余姚报告文学王国

李浙杭

我市中年作家蔡康用几个月时间撰写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生死兄弟情》日前与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市文坛涌现的又一部主旋律作品,也是我市从题材规划到出书时间最快的一部报告文学。全书洋洋洒洒16万字,讲述了一个“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感人故事。读这样的故事,能让我们在真切地感受主人公生死不渝的兄弟情的同时,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23年前,身患重病的余姚青年王国军独自在异乡治病,受到素昧平生的宁波知情(当时在黑龙江七台河煤矿工作)李信国长达几个月的悉心照顾,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义。李信国的无私帮助,不但使王国军战胜了疾病,也使他对人生和社会充满了信心。病愈后王国军走上创业的道路,经过艰辛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在王国军有能力回报李信国时,李信国却因病去世了,王国军与李信国的家人也失去了联系,但王国军一直念念不忘这段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感情。经多方打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李信国的家人,并千里北上,帮助李信国的家人,同时出资20万元在李大哥生前工作过的黑龙江七台河桃山煤矿设立了“李信国教育基金”……

王国军知恩图报、回馈社会的义举以及他和“东北大哥”李信国之间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诚如作者开篇所言:“人生在世,有人相助是一种幸运,有情牵挂是一种缘分,有恩可报是一种幸福!”这样的“幸福”观,我相信也会打动所有读者。

作为这本书前期的策划者,蔡康的书稿一出来,从初稿、小样到大样,我一气呵成地连读了三遍。说实话,每一次阅读都使我感动。我想,我们抓这个题材是走对了路子。

首先,出一本好书要有好的选题,主题是书的灵魂。作为文学创作和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用自己敏锐的眼睛、敏感的心灵,去及时发现并捕捉我们身边的重大题材。记得王国军这个典型在媒体一经亮相,我们就感觉到这是个非常好的题材。“知恩图报”是传统美德,也是新时期“八荣八耻”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从个人感恩到回报社会,更是一种精神与道德的升华。弘扬这样的精神,对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引导人们特别是企业家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谐奏响爱心协奏曲。

其次,我想说一下这本书前期策划的大致经过——这些都记在我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中,也顺便来谈谈宁波市文联在抓精品创作过程中做的一些工作。记得是今年5月12日下午,我在市委宣传部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碰到了余姚市委宣传部的金黎萍部长,会议间隙,我俩谈到了余姚新近涌现出的王国军感恩故事这一典型事例,在谈到怎么用文学的形式来表现、反映和宣传这一典型事例时,我们所见略同,不谋而合,那就是两家合作,共同打造一部报告文学。于是,5月19日,我们在余姚召开了《生死兄弟情》第一次策划会,并且初定了作者人选。同时,宁波市委宣传部也将此书列入了年度精品工程,并予以指导、关注和跟踪。从5月底开始,作者用半个月时间分几次去余姚小曹娥作了深入的采访。6月29日,我们与作者以及主人公王国军,去黑龙江七台河对李信国家人、朋友和煤矿的领导、同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

9月22日下午,《生死兄弟情》的初稿完成,我们马上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汇集到多方面的修改意见与建议。10月27日,我们第二次召开有关专家、学者和宣传部领导、出版社负责人参加的审稿研讨会,大家各抒己见,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目前,该书已经顺利出版了。从策划、采访、写作到出版,逾时不过半年左右时间。但正是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因为有周密策划与跟踪,有作者紧锣密鼓、充满激情的采访与创作,所以才能在短时间内诞生这本弘扬人间真情的精品之作。

一部成功的作品,需要好的题材,需要好的策划,更需要一个好的合适的作家来担纲。如果只有一个好的策划,没有一个好的合适的作家来驾驭,那肯定也不会成为精品。正是这“三好”,才确保了一部作品的成功。这也是我的第三点感受。一开始,这个题材让谁写,我们也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和论证,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便是宁波市作协副主席蔡康。蔡康是我市著名的情感型报告文学作家,他非常擅长驾驭此类题材,几年前写过一本《花烛泪》,获得过省“五个一工程奖”,好多读者为之感动,让人记忆犹新。近年,他又出版了一本《江亚轮惨案》,一度成为书店的畅销作品,让大家感受到作家还原历史真相的非凡能力。

不仅如此,蔡康还是个很认真非常有责任心的作家。他富有激情,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述,“写这部报告文学时,正是北京奥运会召开之际,为了赶时间,对体育很感兴趣的我,除了看了半场开幕式,一场比赛都没看。夜深人静时,听到邻居家电视中传出的体育播音员极富感情色彩的解说声,对我还是很有诱惑力的。然而,记录在采访笔记中的内容更吸引我,因为我确实被王国军与李信国义薄云天的情义深深感动了”。而且,我们还了解到,蔡康和王国军同是余姚人,这一点十分重要:作家与主人公之间在语言及情感的沟通上有优势和便利。

果然,蔡康接到任务后,不负众望,从5月中旬到9月底这段时间,集中精力采访与写作,利用双休日和年休假,宁波、余姚两头跑,搜集各种资料和线索。因为他担任着报社的部门主任工作,白天上班时要处理的工作事务不少,虽然报社领导对他写这部报告文学是一路绿灯,但据了解他在最后的成稿阶段每天坚持写到深夜甚至凌晨。我还获悉蔡康平常有与文友去茶室聚会聊天的爱好,自从接到这么艰巨的任务,害得文友们也都不敢约他喝茶了,生怕影响他写作的时间,分散他的写作精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么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题材,蔡康终于将它赋予了语言的魔力。当我们把初稿送给省内外专家学者审看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这个题材蔡康确实写得有水准,而且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拿出这么有分量的作品,实在不易,这是我省文坛近年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

此外,这部《生死兄弟情》与其它报告文学相比,它的亮点在于“具有用感人的真情故事打动读者的力量,非常具有故事性与可读性”——当然我相信这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每个阅读它的人都会感受到这一点。我认为,蔡康之所以能成功,就是把散文的“真”、小说的“趣”,融入到了自己的这部报告文学之中。而且,全书的叙述语言朴实而有感染力,主人公之间的有些对话特别精彩,蕴含着可贵的人生哲理。总之这是一本亲切、生动的书,书中的很多情节,让人读之如品甘醴,有酣畅淋漓之感。由此生发出上述的几多感慨,权当是一家之言吧。

文学创作的兴盛,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品位与格调;精神文明建设应当从老百姓的普通道德理念入手。这两点是我们所有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的作家如何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去发现我们身边的真善美,及时捕捉生活中好的素材和题材,经过精心的提炼和打造,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鼓舞人的精神食粮,这是我们每个作家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和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文联努力为作家提供一个好的创作环境,激发他们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这也不失为一件“功德事”、“大实事”与“大好事”——这部《生死兄弟情》就是我们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一个成功尝试,以后我们还将继续这样做!

(本文作者系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

猜你喜欢

余姚报告文学王国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丢失王国(中)
逃离鼠王国
现在你踏实了吗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最威风的王国
信息技术教学的习题整合策略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辉煌与重生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