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幸福感为抓手 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2009-02-12苗元江陈浩彬朱晓红

关键词:幸福感

苗元江 陈浩彬 朱晓红

〔摘要〕积极心理学现代架构形成了以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支撑点的研究模块,幸福感理论研究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与技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目标上,关注幸福感,在心理健康测评中,测量幸福感,在心理素质培养中,提升幸福感,从而推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幸福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心理健康评估;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10-03

马丁·塞里格曼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积极心理学一经引入我国,即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引起极大反响。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历经碰撞与交融,得以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备受关注并且正在对当代心理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思潮,越来越引人注目。“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不断变革它的本性和存在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人类心灵世界的一种复杂系统,是关心人类心理生活的一种现代理念,是关照人类现代人性的一种新型教育,是关怀人类精神生命的一种崇高事业。幸福感研究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服务人类、提高生活质量这一根本宗旨,重视幸福感、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和重点。

一、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中:关注幸福感

幸福感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病理模型,该词起源于古希腊词“pathos”,意为遭受痛苦或一种唤起同情的情绪,把健康看成是没有残疾、疾病和过早的死亡;第二种是健康模型,它起源于单词“salus”,意为有益或健康。有益模型把健康看作是人们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人类力量和机能的积极状态的展现(Strumpfer,1995);第三种是幸福感模型,它起源于古代单词“hale”,意为完满和力量。受病理模型范式的影响,传统的心理健康研究与评定强调从负面而不是从正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主要关注心理疾病的矫正和心理问题的去除,主要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而不是研究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行动,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使人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努力创造幸福资源、正确面对幸福资源、充分享用幸福资源,使人勇于承受生活的负担和压力,提高克服痛苦的能力,使人心胸开阔,对未来充满信心,鼓舞人运用智慧,调动潜能,去享受成功的欢愉,去感受人际关系的亲密与真诚。“没有幸福感产生并积淀于个体精神世界中,没有幸福感出现并持续在教育过程中,其教育便不是健全的教育,此类教育便必然制造出病态和畸形的人。”(朱小蔓, 1999)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状态,还有对生命的理解与领悟,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直接肯定。对美好生活的感觉和衡量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将不断开拓新的教育视野,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与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一种感受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的教育。(1)感受幸福。表现为人对幸福的知觉与审视,弗洛姆指出:“幸福和生命力、情感强度、思想及生产性的提高相关联;不幸则与这些能力和功能的衰退相关联”。感受幸福就是使学生形成察知幸福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地体验幸福、追求幸福;(2)体验幸福。幸福首先表现为一种心理体验,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愉悦,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因此,教育过程应成为体验幸福的过程,这种心态相伴的是一种幸福感,心理的愉悦。(3)追求幸福。教育之于人生发展的作用不在于认知和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陶冶、人格生命的养成,它的宗旨是让每一位受教育者珍视自己的人生、珍视自己的精神追求,生活得有情趣、有意义、有价值,通过内心的感悟达成心灵的建构,并从中体验幸福,激发对幸福的追求。

从幸福感研究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关注全体学生心理的内在力量和积极方面,注重帮助学生获取幸福,将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看法,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全新的定位。

二、在心理健康评估中:测查幸福感

幸福感指标,是描述心理状况良好的指标,是基于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态度和评价而建立的指标,它是通过人们的心理状态、满意程度的测量而获得的,能深刻地反映心理素质的综合状态,为反映心理健康水平打开了通道,是解释和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正面的、核心的、重要的指标。幸福感研究倡导二维的评价模式,既要诊断心理疾病,关注负性情绪,同时也要了解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正性情绪,即积极心理健康的评价模式。

积极心理健康(PMH)的评价模式包括个体没有心理疾病或者具有良好的健康目标,以及心理疾病的预防工作。当幸福感的内涵扩大、不同幸福感的研究出现整合后,PMH基本上体现为不同的幸福感内容。具体说来,幸福感研究已经基本形成了既类似于层级关系,又类似于递进关系的三大子领域,共同构建了现代心理健康的积极评价模式:

第一,积极的情绪状态。(1)幸福与快乐;(2)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追求新经验;(3)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现在。

第二,积极的心理机能。(1)自我接纳:对于自我具有肯定的态度,接纳自我的不同方面,对过去感觉积极;(2)个人成长:有持续的发展和潜能实现的感觉,对新经验开放,不断地感觉到知识和效率;(3)生活目标:生活中有目标和方向感,现在和过去的生活都是有意义的,生活有确定的目标、信念;(4)环境控制:感觉到有能力管理复杂的环境,选择或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善于承担生活中的责任;(5)积极人际关系:具有温暖的、安全的、真诚的、持久的人际关系,能与他人和睦相处;(6)机能自主:自我决定,能独立地、内在地调节行为,能抵制社会压力对思维和行动的影响,用个人的标准来评价自我。

第三,积极的社会功能。(1)社会接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2)社会实现:相信社会是积极的,关心社会,相信社会具有积极成长的潜能;(3)社会认同:相信奉献社会是有价值的,团体活动是有意义的;(4)社会和谐:将社会看成理智的、有逻辑的、可预测的;(5)社会整合:归属于某一社会团体,与团体分享生活,将团体看作是幸福的来源。

三、在心理素质培养中:提升幸福感

培养幸福感既是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目标,同时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训练中,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三种幸福感的水平,进而顺利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主观幸福感: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

1.关注愉快体验。经常体验愉快情感的个人更能够感觉自我能力、自我决定和自我人际关系等,这些感觉又会使他们将来更有可能接近更多新颖和有趣的体验,会产生“螺旋式上升的情感体验”。提升这些积极体验,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尝试享受这些体验(即有意识地关注愉快),并通过回忆或故事讲述等方式进行积极情感的再体验等。此外,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和体味,都能激发个体的愉快体验。

2.增加积极事件。正如Diener(1999)等指出,主观幸福感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情感比消极情感更多的基础上。他们也指出,积极情感的出现频率比其强度更重要。因此,应尽可能地寻找机会体验愉快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具体可以通过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体验的次数,或提高活动的多样性或日常活动中愉快的总量等来达到。

3.避免适应。Watson (2002)指出,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生活事件,如果它们是由于适应的原因而产生,那么即使它们对情绪和幸福感产生了戏剧性和直接的影响,它们对积极情感的整体水平产生的影响也很少是长期的。主观幸福感的最大影响不是来自于个体最终适应的一些主要生活事件,而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对积极情感的频繁体验。因此,理想的日常活动应该包括:变化、新颖、挑战,并且对个体具有个人意义。

4.主动参与。Watson (2002)报告说强调行为的变化比强调思维的变化更有效。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是情绪提升的两种最有力的活动形式。因此,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活动都是积极情绪提升的最有力的活动形式,此外,休闲娱乐也能够成为提高积极情感和愉快感的一个重要方式。

5.发展其他资源。积极的社会关系和乐观是同积极情感明显相关的两种资源。另外,Ryan和Deci(2001)的胜任能力 (competence)、自我效能、自我觉察 ( self -awareness)、真实性 ( authenticity) 、自主性 (autonomy)等都是提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资源。其他策略,如日常生活中追求有意义的个人目标;对各种情感和正常情感波动的监控 (monitoring)、接受 (accepting)和适应 (accommodating);保持忙碌,花更多时间交际,发展积极的思维,用保持人格健康的方式工作、放松等,所有这些策略都有可能使人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二)心理幸福感:发挥积极的人格特性

1.利他行为。Lyubomirsky提出利他或善意的行为,如探访亲人,帮助他人,给他人写封感谢信等都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快乐感。心理学家认为对他人友善,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使人感到大方和能干,从而带来强烈的归属感,赢得微笑、赞赏和善意的回报,产生快乐和胜任的内心体验。

2.积极关系。心理学家认为重视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对获得快乐是非常重要的。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邻居的脚步,最重要的是,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从与他人的互动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人格展现。Waterman (1993)认为人格展现是实现心理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人格展现在活动中产生,这些活动包括:(1)要求热情参与;(2)通过发展个人的技能与才干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3)同自我的生活目标一致;(4)提供和谐、满足和成就感。

4.自我决定。Ryan和Deci(2001)认为人类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即能力、自主性和关系,对这三种需要的满足可以产生心理幸福感。他们还指出,这些需要的充分发展对心理成长(如内部动机)、完整性(integrity)(如文化的内化和同化)、幸福感(如生活满意感和心理健康),以及对活力(vitality)和自我和谐(self-congruence)的体验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积极品质。拥有积极品质的人其积极乐观的情绪会激发他的适应力、热情和坚毅精神。积极心理学家发现所有的文化都推崇六种美德:智慧、勇气、爱、公正、自我节制和崇尚真善美的情操。当人们了解了自己在品德和能力上的长处以后,并在生活和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它们,这样就能经常地经历到“心流体验”,心理学的“心流理论”认为:当人们投入到一项活动中,且活动难度与其能力相匹配时,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流”的感觉,类似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 。

(三)社会幸福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1.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Seligman (2002)建议个体需要拥有机会为他人、社区和社会作出贡献,在这些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和体验到社会幸福感。通过自我决定和娱乐活动,能够为个体提供一些“制造意义”(meaning making)的机会。而社会服务和娱乐参与提供了发现力量和能力的环境,也提供了个体为他人服务的环境。志愿行为、指导(mentoring)和创造活动都是对社会作出贡献的途径,而且都是娱乐参与的有价值的形式。

2.积极融入社会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的幸福是个体幸福的来源之一。集体威望和集体荣誉会给人带来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体验,从而对他们产生吸引;当然,若集体所发起的各种活动能够与人的诸多兴趣相结合,也会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为此,心理学家提出以下见解:一是尽可能保持群体的稳定性,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使个体自愿逗留在群体中的时间延长,从而保证群体积极、良好的凝聚力;二是满足群体的成功需求,给群体安排或引导他们自己设计各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从而激发这些群体的积极动机或导向,以获得群体的成功;三是引导群体适应,就是通过活动、交流等形式,促使群体成员间进行动态的、相互的适应,从而获得彼此之间的协调。

3.积极实现人生价值。人的生命具有“三重性”,即“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生理生命”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存活;“内涵生命”指人生的幸福程度,即单位时间里经历的事情越多,内涵生命就越丰富,就等于延长了生理生命的存在;“超越生命”则是人对生理生命限囿的超越,即人寻找永恒与不朽的冲动与努力。因此,快乐的实现,不能停留于生理上一时的快感,需要的是生命的不断超越与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奋斗和进步。创造和奋斗的人生是充实的、快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和奋斗的过程也是感受快乐的过程。这些追求包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各种目标行动。

马丁·塞里格曼认为,“积极的力量让幸福可以永恒。”懂得快乐、善于快乐是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一种气魄,积极心理就是获得这一快乐的基础、动力与保障。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幸福感,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人心理的发展,使个性丰富而舒展,使人格正直而强健,使人生幸福而美丽。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教育与幸福-理论与实证研究》(DAA080081)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97.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

[3]沈贵鹏.什么是心理教育——基于教育学反思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54~60.

[4]刘仁刚,龚耀先.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量表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1999(2).

[5]张卫东.应对量表(COPE)测评结构维度研究[J].心理学报,2001,33(1):55~6.

[6]谭和平.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编制研究[J].心理科学.

[7]Keyes C L M. Mental illness and/or mental health? Investigating axioms of the complete state model of health.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 73(3):539~548.

[8]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08(2):90~94.

[9]苗元江,朱晓红,龚继峰.转折中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论略.萍乡高专学报.2007(5):85~90.

[14]严标宾,郑雪.幸福感研究对娱乐治疗法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0):123~128.

[15]陈浩彬,苗元江.积极人格研究概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3(2):14~17.

[16]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22(5):17~20.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教育学院。电邮miaoyuanjiang@yahoo.com.cn)

编辑/何 妍 终校/李益倩

猜你喜欢

幸福感
北京市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
结婚不是幸福的唯一途径
PRIZONE 随行冰箱
获得幸福感很简单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幸福感与感幸福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再谈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