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猪肉不当食品
2009-02-11徐小平
徐小平
“年薪8万~10万,只招研究生,不限专业,不限性别,职业:卖猪肉,招聘名额:30名。”这样的招聘条件,会有多少人前去应聘?答案是:1300名!
然而,要想从1300人中脱颖而出,上岗去卖猪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据介绍,从投递简历到最终录取,求职者需要在长达两个月的考察期,经历集体面试;分组辩论赛;和公司高管“单挑”;进入猪肉档进行三天实操;人力资源软件测评等多重“门槛”;公司高管还将在此过程中或明或暗地对求职者进行多方考察。
这个新闻,引起了我的胃痉挛。因为我知道,它反映了几个无情的事实:第一,大学生就业难;第二,研究生就业也难;第三,中国教育和职业市场有点像猪肉不犯牛肉,研究生教育与人才的就业前景结合得还不够……在这个残酷的就业形势下,青年人应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前途。
我想寄语这些研究生,既然你申请了这家公司并且得到了录用,你就要尊重自己的选择,努力工作,看好这家公司的职业前景和发展机会。猪肉是一种商品,卖猪肉是一种商业行为。这家经营猪肉的公司,其实和经营牛肉的麦当劳、经营鸡肉的肯德基、经营糖果小吃的雀巢、經营碳酸饮料的可口可乐,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他们都是经营食品的公司!
别拿猪肉不当食品!
我们可以把“硕士生卖猪肉”这个事件,理解为硕士生进入食品商业机构就业、发展、开始人生奋斗、寻求职业梦想这么一个循环往复了千年的老故事,这个新闻,就失去了耸人听闻的效应。
1.高学历并不能保证我们高位就业,这则新闻不幸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保证青年人“高位”或“正位”就业的,是对自身学历就业出路的提前把握,和对企业需求的深入了解。是要求你在就读任何学位的同时,确立自己的职业意识——就是学习目的、就是就业目标、就是学以致用、就是服务社会并且获得经济回报。
2.像重视智商那样重视你的“职商”。“职商”——是就业意识、职业意识、求职能力、职场竞争能力等与专业知识和学历无关(但平行),而与就业和职场发展相关的那些能力之总和。
3.做人如山,“做工”如水。做人如山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而做工如水,则是指如果你得不到理想的就业机会,不妨以水的姿态,接受比理想低一些的工作,“水往低处流”一下,并且还要像清流出涧,一路欢歌——而流水再低,其实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直奔人生成功的大海啊!
4.读书一定要有明确的就业目的。学以致用的机会在于学为所用,无论你是专升本,还是本升硕,还是读博士,无论国内国外,你都必须确立一个以就业为核心的职业目标。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了猪肉和学习相撞激起的两次讨论:一次是长安城里的陆步轩。当他成为新闻人物引起社会关注时,他传递的信息是“北大学生卖肉是屈才”,“卖肉谋生是无奈”,“能教书,就不卖肉”,这些信息是有害的。而同样北大毕业、作为羊城猪倌的陈生,他的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他把猪肉当成了确保自己肉身不朽的事业,他的公司也就成了人们追捧的焦点,成了1300名研究生“争相应聘”的宝座。
最后,我要再次寄语这1300名研究生朋友,也许陈生的猪肉食品公司不是你们三年前考研时神往的桃花盛开的地方,但既然猪肉煮到这个火候,需要你去卖它,那么,该公司老板陈生就是你们的光辉榜样,卖肉也要卖出个黄金屋、颜如玉和就业率来!
(久久摘自《21世纪》2009年第2期 图/辛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