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巫见大巫,学术之“巫术”

2009-02-11

杂文选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学术界巫术头衔

心 龙

●老巫

達到此类巫术有如下典型特征:掌握着当前中国学术界部分的话语权和分赃权,以其自身在学术界的权威和人脉,把持着国家一些重要的研究项目和经费,扮演着学术界最大包工头的角色。打压竞争对手,为自己圈项目圈钱是其主要工作。项目的研究由手下的大小头目来做,最后的功劳则记在其本人身上。文章通常是不用写的,大猫小猫的文章都会挂上此老的大名,也就等于是此老的文章了。

此类巫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收益最大的境界,通常名利双收,大杀一方。达到此类境界者,院士头衔与某某学者头衔两者必居其一,其余的头衔不管大小,也是多多益善。

此类巫术同时也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不是圈内人,不知圈内事,外行人士是很难看出其圈钱圈项目的门道的。圈内有人兼之上面有人,即使被人揭发了,按照现在的国情和圈内的潜规则,也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待得风平浪静时重出江湖,舞照跳,马照跑,圈钱继续搞。

腐败等级:★★★★★

收益等级:★★★★★

安全等级:★★★★★

●大巫

此类巫术特为具有校长院长某某长等头衔但还未奋斗成为院士或长江学者或黄河学者的学术腐败人士通晓。此类人士的典型特征如下:小范围内具有一定权威和人脉,能够利用其手中职权,在本单位内部一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此类巫术的典型特征是“葵花在手,江山我有”。只要屁股下的位置坐得稳,腐败就能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工资不动,奖金不用,老婆孩子的一切支出全靠各种名目繁多的经费来支付,时不时地还有人送钱送物以求通融。虽没有老巫的声名远扬,但也是乐不思蜀啊。

腐败等级:★★★★

收益等级:★★★★

安全等级:★★★★

●洋巫

此洋巫不是指外国人士,而是特指中华民族人士在国外留过学镀过金而后又回国的学术腐败者(中国人和×籍华人均算在内)。典型特征如下:简历通常是注水的,泡沫通常是必备的,文章通常是伪造的(国内人民群众的眼睛再雪亮也有太平洋大西洋挡着呢,不吹白不吹),兼职和全职的概念通常是可以互换的(当然钱只能按全职的给),“空手套白狼”总是必须的(要把自己包装成人才中的人才),“乾坤大挪移”是必练的(一年中十个月在国内十个月在国外的必备武功)。

某些混得不错的人士通常可以平步青云,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被领导和组织委以重任,迅速升级为大巫和老巫。不过毕竟是外来的,“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一旦东窗事发,丑闻暴露,很可能就会被更高级别的领导踢出局。

腐败等级:★★★★

收益等级:★★★★

安全等级:★★

●中巫

此类巫术为无权但有关系的学术腐败者所掌握。其典型特征为傍着若干老巫大巫或者某些掌握经费分配大权的要人。此种境界安全系数颇有保障,只要大树不倒,只要关系过硬,自己总能发财。

特举我读硕士时的导师为例,此公非院士非××长非留洋人士,混就两个字:关系。傍着本校的和外单位的若干老巫大巫要人,在我读硕士期间此公每年的经费两百多万,打点通融用去四五十万,研究项目花去三四十万,保守估计年收入不下百万。现在此公老婆儿子孙子均为美籍人士,车子豪宅均在美国境内,可以称得上是功成名就,只等身退了。

腐败等级:★★★

收益等级:★★★

安全等级:★★★★

●小巫

小巫是最低层的学术巫术,属于道行较低也较容易被揭露的学术腐败,其典型特征为伪造数据,抄袭剽窃,一稿多发,乱造垃圾文章等等。所幸现在网络发达,此种手段极易被网络上的打假人士及业内同行所曝光,因而安全系数较低。

对于乱造垃圾文章和一稿多发的行为,在当前学术界惟文章论,惟SCI论的大环境下,曝光后通常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处罚,往往不了了之,最多是当事人面子上挂不住而已。倒是伪造数据,抄袭剽窃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严重扰乱了学术界实事求是的基本规则。无职无权的小巫犯了此类错误,才会被倒霉地清理出局。不愧为中国特色啊。

腐败等级:★★

收益等级:★★

安全等级:★

结语:本文根据学术腐败的不同方式,将学术腐败的行为分为五种不同级别的巫术。现在最容易被揭露的是小巫和洋巫,而其他层次的学术腐败则非常隐蔽,危害也更为严重,在当今的情形下,是很难被揭露出来的。古语常说“上行下效”,不解决老巫和大巫的学术腐败问题,中巫、洋巫、小巫级别的学术腐败仍将如长江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原载2009年5月16日《羊城

晚报·花地》】

题图 / 为钱而作 / 亚拉兹

猜你喜欢

学术界巫术头衔
国内学术界马克思民生思想研究述评
破除教师头衔功利化倾向需“名”“利”分开
国内学界关于日本“印太战略”分析的研究综述
闲聊“头衔”
“讨厌”来自巫术用语
新时期红军长征研究文献综述 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我的团长我的团
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